您的位置:首页»社会科学»教育学>>新课标背景下小学语文阅读生活化教学探讨

新课标背景下小学语文阅读生活化教学探讨

作 者:祝小凤 (合肥市安庆路第三小学安庆路校区,安徽 合肥 230061)

 摘   要:随着新课标的不断改革,新的教育理念对于学生的综合素质也提出了越来越多的要求。本文着重探讨了如何将生活化阅读引入小学语文教学中,以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首先,教师需要将课堂教学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结合,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通过引导学生进行生活化思考,使他们在思考中深化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最后,教师可以通过拓展生活化阅读资源和鼓励读写结合,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关键词:新课标;小学语文;阅读生活化
在新课标的指引下,我们期望学生能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不仅能掌握语言文字的基础知识,更能在阅读和写作中表达自我,理解他人,感知世界。为此,我们探索了一种将生活化阅读引入教学的策略,旨在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和语文素养。
一、营造良好生活化情境,生活氛围中强化阅读体验
新课标强调语文阅读教学要做到生活化,我们需要将生活元素与教学内容紧密结合,营造生活化的情境,让学生在真实生活情境中理解和掌握知识[1]。这样的教学方法既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又使他们更深入地理解和感受到课文的意义和价值。首先,我们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体验生活。在教授《落花生》这篇课文时,我们可以先让学生进行实际的种植活动,这样他们在亲身体验的过程中,不仅能感受到种植落花生的过程和乐趣,而且也能更深刻地理解课文中描绘的场景和情感。让学生从实践中体验生活,感受生活,这样可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增强他们的实践能力。其次,我们应利用真实的生活故事,让学生感受到生活的魅力。在教授《落花生》时,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去寻找与课文类似的生活故事,比如他们自己或者家人的种植经历,然后让他们把这些故事与课文的内容相联系,从而引发他们对课文的深入思考。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和感受课文中的意义,同时也能提高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需要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寻找生活的智慧,通过对这种生活智慧的理解和体悟,学生不仅可以提高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同时也能提升他们的生活素养。
二、重视引导生活化思考,在思考中深化阅读的感悟
新课标要求我们在教学中注重引导学生进行生活化的思考,让他们通过思考,深化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感悟,养成良好的语文核心素养[2]。
以《四季之美》这篇课文为例,来具体探讨如何进行生活化思考的教学。《四季之美》这篇课文以季节更替为主题,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四季的魅力。而教学时,我们可以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让他们思考和体验自己生活中的四季之美。首先,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去注意并思考生活中的季节变化。例如,我们可以让学生在一年的不同季节中记录下自己的所见所感,比如春天的花、夏天的阳光、秋天的果实和冬天的雪,然后将这些体验和课文中的描绘进行比较和对照。这样,学生就可以从自己的生活实际中理解和感受到课文的内容和主旨。其次,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去思考四季之美在自己生活中的表现。例如,我们可以让学生思考在不同的季节中,他们最喜欢的活动是什么,他们觉得哪个季节最美,以及为什么。通过这样的思考,学生可以深化自己对四季之美的理解和感悟,同时也能更好地理解和感受课文的情感。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在思考中去体验和欣赏生活的美好。例如,在教学课文中描述的“捧着暖和的火盆穿过走廊时,那闲逸的心情和这寒冷的冬晨多么和谐啊!”这个场景时,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去思考他们自己在冬天时的生活情境,比如包裹在温暖的被窝里看书,或者是在冬日阳光下玩耍的感觉,然后让他们去感受和欣赏这些生活中的美好。
三、拓展生活化阅读资源,读写结合提高学生的素养
在新课标的指引下,我们也需要重视拓展生活化阅读资源,鼓励读写结合,以提升学生的阅读素养和写作能力。
以课文《月是故乡明》为例,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月亮,并借此与课文中的情节建立连接。每当月圆之夜,学生们可以在家中的阳台、窗前或者户外公园等地,观察月亮的形状、颜色、光线等特点,同时感受它带来的情绪影响。他们可以记录下自己的观察和感受,并将之与课文中的描述进行比较,进一步理解课文中“每个人都有个故乡,每个人的故乡都有个月亮。人人都爱自己故乡的月亮”的意义。其次,我们鼓励学生去读诗、读故事、读名著中关于月亮的描述,如唐诗宋词、古文观止等。这不仅可以丰富他们的阅读量,也能让他们从多角度理解和感受月亮的美,以及月亮在人们心中的特殊地位。这样的阅读可以增强他们的语文素养,提高他们的综合能力。再者,我们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写作来深化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感悟。例如,他们可以写一篇关于月亮的小作文,表达自己对月亮的感受,或者以月亮为主题创作一个小故事。在写作过程中,他们可以运用课文中的语言表达和情感描绘,也可以尝试自己的表达方式。这样,他们在写作中实践阅读,形成读写结合的良好习惯。最后,我们鼓励学生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如网络、图书馆等资源,寻找与月亮相关的科普知识,如月亮的形成、月球表面的景象、月食和日食的原因等。这样既能拓宽他们的知识视野,也能帮助他们将课文内容与科学知识相结合,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
结束语
总的来说,将生活化阅读引入小学语文教学是一种有效的教学策略。它使课堂教学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结合,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它通过引导学生进行生活化思考,深化他们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它通过拓展生活化阅读资源和鼓励读写结合,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吴怡扬.与“生活”的对话——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生活化途径与策略的实践研究[J].天津教育.2023(07):122-124.
[2]支佩琪.将阅读教学植根“生活”——探小学语文阅读生活化教学策略[J].小学生(上旬刊).2022(10):124-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