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小学语文教学如何实施“减负增效”
作 者:马亚青
(河南省济源市教育体育局,河南 济源 459000)
大
中
小
摘 要:随着双减政策的全面落实,增效减负已经成为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原则和目标。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做到减负增效,是一线教育工作者要思考与解决的重要问题,在全新教育政策的指导下,教师要构建高质量的语文课堂,还要降低学生的课业负担。只有明确当前语文课堂教学的现状,开发具有针对性的教学模式,才能让小学语文教学工作顺利转型。 关键词:课堂;语文;双减;质量;氛围 前言 在素质教育模式普遍推广的教学环境下,小学语文学科的教学地为大幅度提高,课堂教学手段也更加灵活。越来越多强劲的师资力量渗透到义务阶段的教育工作中,教师所选择的教学方法,所坚信的教学理念,对小学生语文学科综合学习能力的提升有直接影响。教师要在增效减负的当下,关注学生的学科认知和学习感受,通过激发兴趣培养思维的方式,大幅度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一、突出主体地位,改变被动学习 改革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模式,是双减政策下小学语文教育工作者参与改革的重要举措。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学生一直被动学习,教师作为课堂时间的主要使用者,按部就班地给学生讲解课本内容,引导学生勾画重难点,并记忆学科知识。在被动的学习过程中,学生缄默不语,虽有好奇心或语文学科探究欲望,也不愿意表达出来。小学生正处于认知自我和探索万物的重要时期,他们对未知事物的探索欲望旺盛。只顾着教学任务的完成,忽视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会影响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形成和发展,也会让课堂学习过于枯燥和乏味。 在构建高效课堂,降低学生个人学习负担的过程中,教师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提高课堂教学过程的活跃度。只有学生自主探究,自主学习,有自己的课堂学习收获,才能真正找到语文学习的技巧,发展语文学科能力。教师要关注课本内容和实践活动的结合,在学科教学过程中,给学生提供更多自主探究的机会。像在讲解《植物妈妈有办法》这篇文章时,课文为诗歌体裁,以自然常识为主要内容,诗歌的第一节就提出重点问题,“植物靠什么办法传播种子?”在教学时,教师可以大胆创新教学空间,引导学生到机房进行语文学习。在课堂导入环节,给学生5分钟的时间,利用网络环境和搜索引擎,在网络上了解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看谁了解的最多。促进学生以自主探究的方式和阅读文本主题亲近起来,有自己的收获和分享内容。以此为前提开展的课堂互动,是以学生的探索结果为基础的,学生有信心参与其中,也能在分享的过程中形成自主探究的成就感。 二、尊重个体差异,表达个性想法 每一位小学生的语文综合水准不同,在增效减负的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学会接受学生的不同,并尊重学生的个性。只有师生关系足够和谐,教师拥有正确的学生观,才能让课堂氛围轻松化、和谐化。教师要改变以往教学权威的死板印象,多与学生交流,增强个人亲和力。以良好的师生关系为前提,促进学生大胆表达自己的个性化想法,展示自己的优势和不足。只有突破师生之间的屏障,才能让教师发现更多真实的学情信息,在教学设计环节,让教学方案和内容更加符合学生的个性化特征。 像在学习《王二小》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在前一节课的课后时间,与学生就民族小英雄进行交流,了解学生对小英雄王二小的了解程度。如果学生对其了解不足,则要将小英雄王二小的故事作为重点的教学内容进行深入剖析。如果小学生对其了解较多,则可以将课堂教学重点放在情感态度的探究上,并拓展课外内容,引入另外一篇或两篇民族小英雄的阅读文章。利用群文阅读的方式拓展学生的视野,让教学内容符合学生的能力水平。又如在讲解《回乡偶书》这首古诗时,班级内学生的古诗学习兴趣不同,诗句中的字词感知能力不同。教师要结合学生的能力水平,为学生安排不同的学习任务。在利用同样课堂时间的过程中,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够有所收获。教师可以组织小组学习活动,让能力较弱的学生在10分钟的时间内完成古诗词的朗读练习,能够流利朗读,并在朗读的过程中感悟作者利用这首古诗传递出的情感。让能力强的学生在小组合作的过程中,找到古诗中最能传达情意的字眼,对字眼进行分析,品味诗句语言美。 三、改革课后作业,实施减负增效 课后作业的改革,是教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课后作业,可谓是课堂教学活动的延伸,有效的作业,能够调动学生的自主复习积极性,也能巩固课堂所学。在以往的课后作业设计中,大多数小学语文教师为了让学生记忆学科知识点,总是给学生布置抄写类作业或大量的练习题目,使得学生的课后负担较重,占用了大量的休息时间。 在构建减负增效小学语文课堂的过程中,教师要提高课后作业的趣味性。利用不同形式的作业,转变小学生的语文作业完成态度。从以往的题海战术的设计模式中走出来,站在学生能力和思维发展需求的角度,对课后作业进行全面设计。像在学习了《呼风唤雨的世纪》这一课后,学生能够充分感受现代科学技术给人们生活带来的改变。教师让学生畅想30年后的科学技术和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提出五个个性化的看法。这样的作业,能够锻炼学生的想象思维,也能让学生在轻松的状态下,将课内学习内容和未来的生活相联系。 结语 综上所述,借助双减政策的东风丰富课堂形式,营造开放、平等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在轻松的状态下与教师共同探究学科内容,才能促进小学生个人学习负担的降低和学习兴趣的养成。鼓励自主探究高效的学习方法,在快乐的学习过程中提高个人文学素养,才能实现双减目标。 参考文献 [1]张瑶函. "双减"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有效落实减负提质的路径探究[J]. 科普童话·原创,2023(2):41-43. [2]林婉莹. "双减"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如何做到减负增效[J]. 考试周刊,2022(14):30-33. [3]陈小军. 新时期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增效减负策略探讨[J]. 考试周刊,2022(8):22-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