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社会科学»教育学>>民办高校组织员队伍 在思想政治建设工作中的实效性研究

民办高校组织员队伍 在思想政治建设工作中的实效性研究

作 者:郑沫涵 (天津天狮学院,天津 武清 301700)

 摘   要: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民办高校的规模和数量也在不断增长。然而,由于其相对独立的办学特点和历史沿革,民办高校的思想政治建设工作面临着一些独特的困境和挑战。因此,研究民办高校组织员队伍在思想政治建设工作中的实效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本文结合相关理论和实证研究,探讨了民办高校组织员队伍发展在思想政治建设工作中的问题和对策,为民办高校的思想政治建设工作提供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支持。

关键词:民办高校;组织员队伍;思想政治建设;实效性
引言
民办高校的组织员队伍是高校思想政治建设工作的重要力量。组织员队伍作为高校党建工作的主要组成部分,负责推动高校思想政治建设工作的深入开展,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然而,在民办高校中,组织员队伍的数量和质量存在着一些问题,如组织员队伍的数量不足、思想政治素质不高等。因此有必要对民办高校组织员队伍在思想政治建设工作中的实效性进行深入研究,探索有效的解决办法,提高民办高校的思想政治建设工作水平和实效性,对于民办高校的长远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
一、  民办高校的思想政治建设工作的背景和现状
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迅速,民办高校的数量和规模也不断扩大。据教育部最新公布的2022年全国高等院校名单,全国共有本科院校1270所,而民办本科院校有412所,占本科大学总数的32%。这也就意味着有接近三分之一的学生在民办本科大学完成自己的大学生活,因此民办高校在高等教育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然而,民办高校在思想政治建设方面面临着一些困境和挑战。一方面,由于民办高校相对独立的管理体制,缺乏外部监管和引导,容易出现教育资源浪费、思想文化单一等问题。另一方面,民办高校的师生群体相对年轻、社会阅历较少,容易受到外界的各种干扰和影响。为了推进民办高校的思想政治建设工作,教育部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规定,加强了对民办高校的管理和监督。同时,民办高校也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加强思想政治建设工作,不断提升办学质量和社会声誉。
二、  组织员队伍在民办高校思想政治建设工作中的作用
首先,组织员队伍是民办高校中的骨干力量,他们具有丰富的教育经验和理论素养,在师生中具有很高的威信和影响力。他们能够通过自身的言传身教,引领师生树立正确的思想和价值观,带动全校师生形成良好的思想政治氛围。
其次,组织员队伍是民办高校中的党建力量,他们在党组织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他们能够协助党组织制定和落实各项工作计划,组织和开展各种形式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提升全校师生的思想政治素养。
最后,组织员队伍是民办高校中的行动力量,他们能够积极参与和推动各项工作,为民办高校的思想政治建设工作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
三、民办高校组织员队伍在思想政治建设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困境
首先,一些组织员队伍在思想政治理论水平、实践经验、工作能力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一些组织员队伍缺乏思想政治理论素养,无法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准确把握政治方向,也无法在实践中运用科学的方法和手段开展工作。这就影响了思想政治教育的质量和效果。其次,一些组织员队伍缺乏动力和激情,不能够充分发挥自身的作用和优势。一些组织员队伍对思想政治建设工作缺乏热情和投入,缺乏创新和思考,不能够提供切实有效的建议和方案,从而影响了思想政治建设工作的实效性和可持续发展。第三,一些组织员队伍的思想观念和意识存在不足,不能够有效地引领全校师生树立正确的思想和价值观。一些组织员队伍缺乏对思想政治工作的认识和理解,对当前形势和任务的把握不够,也不能够把握时代发展大势和社会发展趋势,从而影响了思想政治建设工作的质量和效果。
四、提高组织员队伍在民办高校思想政治建设工作中的实效性的对策和建议
(一)加强组织员队伍的培训和学习
针对组织员队伍在思想政治理论水平、实践经验、工作能力等方面存在的差异和不足,应该建立全面、系统的培训和学习机制,包括针对性强的培训课程、专业化的学习班、有针对性的辅导指导等,以满足组织员队伍的需求。此外,还应该注重培养组织员队伍的实践能力,通过实践案例、工作实训等方式,让组织员队伍在实践中学习和提高,不断增强工作的能力和水平,为民办高校思想政治建设工作提供有力的支持。
(二)加强组织员队伍的思想教育和引导
加强组织员队伍的思想教育和引导是树立正确的思想和价值观的重要手段。组织员队伍要认识到思想政治建设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明确自身的工作使命和责任,通过自身的示范和引领,带领全校师生树立正确的思想和价值观。可以采取多种途径,如开展各种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注重思想政治理论学习,加强与基层党组织的联系和沟通,以及积极引导和倡导校园文化建设等,让组织员队伍在工作中更好地发挥作用,从而提高民办高校的思想政治建设水平。
(三)加强组织员队伍的激励和管理 
健全和落实组织员队伍建设责任制,完善组织员行为规范和工作纪律,努力提高组织员队伍的整体效能。加强表彰和激励机制,对于在思想政治建设工作中表现突出的组织员,及时给予表扬和奖励,激发他们的工作动力和创新意识,让他们更好地发挥作用和优势。同时畅通优秀组织员的发展渠道,通过明确制度要求,将其纳入党委职能部门副职、学院党委副书记等后备人选。在立足本职岗位的基础上,强化约束激励措施,切实提高组织员队伍能力建设。
(四)加强组织员队伍的交流和合作
针对组织员队伍之间的交流不畅和合作不够的问题,应该加强组织员队伍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可以通过组织一些研讨会、座谈会、学习班等形式,加强组织员队伍之间的交流和互动,让他们分享工作经验和心得,互相学习和借鉴,形成工作合力,共同推动思想政治建设工作的发展。坚持问题导向、任务导向、目标导向、需求导向,组建“组织员工作室”,学习党内重要制度文件、交流分享工作经验、研讨工作难点。定期组织队伍开展校外交流,与其他公办高校和民办高校开展研讨交流和参观走访,学习先进经验,分享工作成果,探讨党建工作新思路、新方法。
(五)建立健全组织员队伍工作考核机制
建立健全的考核机制是对组织员队伍工作进行有效监督和管理的必要手段,可以有效激发组织员队伍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考核机制应该具有明确的目标和指标,包括思想政治建设工作的实效性、工作方法和工作态度等多个方面,并在实际操作中注重公正、公平和客观性。通过定期的评估和考核,可以让组织员队伍更好地了解自身的工作表现和不足之处,及时调整工作方向和方式,提高工作的实效性和质量。同时,建立健全的考核机制也可以激发组织员队伍的工作动力和积极性,增强他们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进一步提高思想政治建设工作的质量和效果。
结束语
民办高校组织员队伍在思想政治建设工作中的实效性是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通过对现有研究成果的综述和分析,可以看出,民办高校组织员队伍在思想政治建设工作中的实效性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足,需要采取一些对策和建议来加以解决。在实践中,我们应该加强组织员队伍的培训和学习,激励和引导组织员队伍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加强组织员队伍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建立健全组织员队伍工作考核机制,加强组织员队伍的队伍建设等方面入手,从而提高组织员队伍在民办高校思想政治建设工作中的实效性和可持续发展。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推动思想政治建设工作的发展,促进民办高校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林小芸.新时代高校组织员队伍建设路径研究[J].闽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35(04):150-153.
[2]杨璐. 高校组织员队伍建设问题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21.
[3]李小倩.高校组织员队伍建设现状和存在问题研究[J].黑河学刊,2010(08).
作者简介
姓名:郑沫涵,出生年月:1989年3月,性别:女,民族:汉,籍贯:河南省,职称:政工师,学历: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单位:天津天狮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