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基于“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中立德树人的思考
作 者:王英梅
(阜阳市颍州区清河办事处五里示范小学,安徽 阜阳 236000)
大
中
小
摘 要:近年来我国不断对教育事业做出各种改革,双减政策的提出,让学生在保证学习质量的同时,减轻学生的作业负担以及课外辅导压力,在这样的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师就要在数学课堂上珍惜课堂上的时间,提高教学质量,在小学数学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还要渗透德育教育,这样学生才能在数学课程的学习中既学会了基本的数学知识,还能树立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在实施双减政策的过程中,小学数学教师在上课的过程中就要将立德树人的思想贯彻到教学中,本文结合教学经验,探究在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课程教学中的立德树人的方式,以供广大教师在小学数学德育教育中的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双减;小学数学;教学;立德树人
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也是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小学生通过教师的德育教育,不仅能够提升数学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还能树立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在教育双减政策的大背景下,老师要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渗透德育教学,以中小学生的实际学业状况及其身体生长发育特征为出发点,在小学数学教育的课程中渗透思维道德课堂,作为小学数学教师要知道培育学生的思维道德观念是非常关键的,可以影响学生终身的发展及其未来的选择,所以,在小学数学的教育过程中,老师不要只讲授书中的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点,还必须培育学生正常的思维道德观念。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要摆脱传统教学方式的束缚,创新教学方式,改变教学手段,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展情境教学,引导学生进行深层次的思考,能够理论联系实际,提升学生的思维意识,进而提升学生对数学学习的欲望,从而建立更加高效的数学课堂学习氛围。
一、在双减的背景下,将立德树人思想与教学紧密结合,推动学生的德育教育
在双减政策的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从传统教师讲学生听的方式转变成教学要以学生为主,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学习,探究,通过教师的指导让学生自主完成教学任务,基于此,教师就应当结合当代教学设备,给学生创造出更好的教学环境,所以,数学教学中应该培育怎样的人才,数学课程的教学中要完成什么样的任务?成为了当代小学数学教师值得思考的问题,数学教师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要将立德树人的观念潜移默化地渗透到教学中,教师在教学中应当找到能够承载德育理念,适应德育要求的全新教育资源,进行深度的教书育人,多元化的互动,创造新型的德育机制,让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能够更好地掌握的课本中的知识内容的同时还能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观念[1]。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首先是通过教师的讲解进行学习的,所以,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就要抓住机会,将德育教育渗透到课堂教学中,在双减的背景下,教师既要保证课堂的教学效率还要保证学生能够有更多的时间进行课外活动,所以,教师要珍惜课堂教学时间,将课堂教学时间进行最有效地利用,在加强基础知识学习的同时还要将德育教育紧密联系起来,让学生能够从简单到复杂的进行学习,从而更好的培养学生数学学习的核心素养,使学生能够正确认识数学课堂的教育功能,从而深度落实立德树人的思想。
例如,在学习“分草莓”这节课程时,本节课程的教学重点与难点是探索有余数除法的试商方法以及能够用所学内容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师在进行着节课程的教学时,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出这样的两道计算题:5÷5=?5÷2=?学生在看到这两道试题时,第一时间就能将5÷5=1计算出来,当看到5÷2=?时,学生会认为这道题出现了问题,根本不能这样算,教师就要带领学生进行进一步思考,结合教材知识内容,找到书中有关余数的概念,通过教师带领学生找到余数的概念后,让学生自主进行计算,看看学生在计算过程中还有哪些不清楚的地方,教师做进一步的讲解,在学生完成这道试题的计算后,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在解决这道题中需要注意的问题,教师通过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总结,可以得出有余数的除法应当在被除数无法被余数除尽的数学计算中,所得到的余数应当小于除数,通过教师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让学生能够认识到数学学习的精彩之处,通过这样的教学渗透德育教育,这种有余数的除法计算过程就像是做人要给自己留下余地,将育人的标准无形中渗透到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
二、在数学课程的学习中渗透立德树人的思想,深挖德育
小学数学的课堂上,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渗透,德育教育与立德树人的思想是相辅相成的,都是为了让小学生能够更好地发展,让学生成为一名对社会有用的人,所以教师在设计教学目标以及教学内容时,就要更加注重德育教育与立德树人思想的结合,将立德树人的思想无形中穿插进小学数学的教学中,教师要结合德育教育的特点以及教学任务之间的联系,更好的完善教学任务,用科学的教学素材,趣味的知识内容以及活泼的教学活动进行数学课程的教学活动,培养小学生的数学能力[2]。在小学生的眼里,数学知识的学习是充满未知数的,一道题的计算方式可能有很多种,学生要通过教师的引导,挖掘存在于数学知识中的不同解题方法,让学生的思维能够跟着题目进行更好的开发,教师在教学中就要给学生创造更多的空间,让学生有时间去交流,讨论,研究出最优解。当教师利用问题的形式对学生进行思维的拓展时,数学教学中的立德树人的思想也可以快速地快速地融入到课堂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在教学中深度挖掘数学问题的教育功能,能够实现数学教学与德育教学的有机结合,让原本要求数学综合能力更强的教学活动能够更好地落实德育教育,让学生在学习中获得知识的同时能够明白做人的道理。
例如,在学习“长方形面积”这节课程时,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会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找到一些图形进行引导,这样的引导方式缺乏新意,学生很快会对教学内容失去兴趣,教师可以将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内容紧密联系起来,引入一些有趣的知识素材,让学生更容易接受此章节内容的学习,比如,引入这样的古典作品, 今有霍氏良田出售,东山有田八顷,西山有田二亩,试问,霍氏共有良田几何?这样的知识导入,让学生充满了好奇心,教师这时就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在我国的计量单位中,顷与亩哪个计量单位表示的面积更大呢?他们之间又有着怎样的换算方式呢?在咱们的学习中知道了平方米与平方厘米,但是你们知道顷与亩与平方米之间的关系吗?教师只是引导,让学生进行自主进行翻找资料,进行自主学习,教师通过引导帮助学生进行解题,在探究习题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勤学多问的思想,让学生在学习时能够不怕困难,通过困难主动找寻答案,让学生能够在教学活动中自主学习,主动思考。
三、在双减背景下,将立德树人的理念与数学故事相结合,加快渗透德育教育
在当代教育的背景下,立德树人的思想是在人文教育思想的理念下演变出来的教育活动,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就要将德育教育与数学教学有机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在学习数学基础知识的同时,能够认同数学思想,认同数学学习带来的快乐,这样才能使立德树人的思想与数学课程的教学活动更好地结合起来,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就必须要考虑立德树人的思想与学生基本的学习意识之间的关系,通过开展多样化的教学活动以及多元化的教学方式,以学生能够更好地接受作为教学的前提,进行小学数学的教学,在小学数学的实际教学中,可以将富有文化气息的文字与文化渗透到教学中,这样的故事更加生动,能够让学生脱离数学知识的束缚,发散思维,还能让数学的历史更好地融入到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情感[3]。
例如,在学习“神奇的计算工具”这节课程时,教师用多媒体展示出图片,教师对学生进行提问,这是什么?学生会很爽快地回答出,这是算盘,计算器,算盘在当代的数学计算中已经不再涉及,但是学生还是可以通过课后的练习进行算盘的学习,接下来看到计算器,让学生拿出提前准备好的计算器,让学生进行认识以及运算,教师可以在教学中给学生讲述算盘以及计算器的来历,让学生能够通过这样的小故事更好地认识数学中应用到的计算用品。以数学故事来开展数学知识的学习,能够在教学过程中更好的渗透德育教育,让小学生能够主动思考,让学生能够通过故事中的历史来了解数学的发展,进行推进数学的学习之路不断地向前。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双减政策的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师要谨记双减政策的内容,将双减政策更好的实施在教学活动中,并将立德树人的观念融入到小学数学的教学中,让学生能够在探索中更好地体会数学文化知识中存在的内涵,让学生在减轻负担的同时,学到更多的知识内容,提升学习成果。
参考文献
[1]陈莎莎.关于立德树人理念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渗透的思考[J].读与写:中旬,2021(1):0122-0122.
[2]傅明玉.立德树人理念融入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实践探究[J].基础教育论坛,2022(14):93-94.
[3]吴晓平.德智互动:小学数学“立德树人”路径探究[J].教育界,2022(4):38-4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