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浅谈新课标下小学语文命题研究
作 者:赵 莹
(安徽省合肥市长丰县实验小学,安徽 合肥 231100)
大
中
小
摘 要:新课标背景下,优化小学语文教学,在日常教学工作中渗透更加多元的知识,提升学生的学习体验是语文教师需要深度探究的教学重点,为了培育学生群体的核心素养,教师应该从多个端口展开探索。比如在命题端提高命题质量,用反向的思维去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也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教学选择。本文通过对新课标评价的解读,详细阐述了小学语文命题研究。 关键词:新课程标准;小学语文;命题研究
“教、学、考”的不一致,一直困扰着一线语文教师,也对课程评价的价值导向造成了极大的负面影响。新课标背景下命题是达成“教、学、考“一致的有效路径,它从儿童的视角构想教学测评,它蕴含着鲜活的温度:促进素养落地,关注生命成长。我国的基础教育其实一直没有真正摆脱应试思维的捆绑,一方面,这是我国教学体制的特点所决定的,很难从根本上转变这种情况。但在新课标下,提升学生思维品质,锻炼学生的能力发展,顺应科学教育的节奏,科学命题也可以在某种程度上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提升语文能力。
一、考察基础语文知识,培育语文素养
从近年来合肥市绿评命题题型综合来看,小学语文考试题目越发灵活多样。命题人会在结合课本与生活实践,进行广泛多元化的考察。很多综合能力还没有培养到位的学生,就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难题。在此背景下,教师整合语文命题技巧的时候,应当注重更多的考察语文基础知识,用更加扎实的基础能力去培养学生们的语文素养[1]。
例如:语文试卷前几个大题最好都是考察语文基础能力,以考察学生对生字和词语的掌握为例,有时候教师会结合语境,根据拼音要求学生写出汉字,有时候给出一组不同类型的词语,要求学生进行分析、判断,这些都是考察小学语文基础水平的经典题型。命题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在经典题型的基础上进行适当创新。先给学生提供汉字,让学生写出这个汉字的形近字。比如教师给出一个汉字“墨”,学生要写出这个汉字的形近字,这个过程学生可以任意发挥,和“墨“行进的汉字有很多,学生可以写“默”,然后分别给两个汉字组词,这个过程其实更加考验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综合掌握水平。做完这道题目之后,学生可以自己整合行进字,并且自行辨析,有利于从本质上培养学生的语文水平,提高核心素养。
二、重视阅读理解命题,培养阅读能力
小学阶段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需要从命题端开始做出转变,很多学生并不是很喜欢语文阅读,阅读课上教师好不容易安排了系统的阅读任务,学生只是敷衍了事,不愿意投入更多的精力完成阅读任务。如果加入一些应试因素,学生往往能够真正意识到语文阅读的重要性。考试时,如果学生遇到难度较高或者题型较为特殊的阅读题目,考完试以后,学生会聚到一起讨论这类新题型,由此,这类题目可以在学生的脑海之中停留更久的时间,从而全面培养自身的阅读能力。
例如:常规的考试中,语文阅读题目经常会让学生在一篇文章之中找出自己比较喜欢的句子,并且谈一谈原因,这种题目对于小学生来讲,就像是送分题一样,这种送分题的占比应当尽量减少,侧重考察学生语文能力的题目应当增多。将这类题目转换成“请你在阅读文章之后找出一个拟人句,用横线画出来,谈一谈你为什么喜欢这个句子?”这种题目往往可以有指向性地拓宽学生对某个语文知识点的理解程度,借助同样的命题逻辑,教师还可以在题目中让学生找出一个比喻句,找出一个排比句综合考察不同的阅读内容,让学生掌握更多的阅读技巧。此外给阅读理解命题的时候,教师要注意考察学生自主思考的能力。教师要尽可能摆脱模板化的问题,让学生有更加丰富的思考空间。比如原本的“请你简要分析文章中某个人物的性格“常规性问题,可以引申成“请你在文章中找出自己喜爱的人物,分析他的性格,并且谈一谈你对他的感情。”这种问题就是从三个维度来考察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首先,基础层面,考察学生能否在文章中找到关键性的主人公;其次,进阶层面考察学生能否清晰地分析人物性格;最后,高级层面,考察学生能否组织属于自己的语言,抒发自己对文章人物的感情。这样命题有助于全面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三、重视语文写作命题,培养写作能力
写作文永远是一个具有难度的任务,要组织好语言调整文章结构,还要把握句子细节,运用优美的描写。新课改背景下,侧重自主思考与表达能力。针对写作题目进行命题的时候,教师可以转变命题策略,指向性地引导学生在作文之中抒发一些自己的想法,可以帮助学生进行个性化表达[2]。
例如:为了探究学生对某个问题的真实想法,教师可以在命题的时候给作文赋予几个条件:“请你想象一下20年后的自己会成为一个怎样的人,是否已经实现了自己小时候的梦想?如果梦想实现了的话,请你谈谈20年后的你对于自己的成就有怎样的想法,如果没有实现梦想,请你谈谈20年后的自己是如何接受这个现实的?将作文的题目设计得更加细致,给出明确的写作条件,让学生去作文中探究一个问题。过去写作文,学生总是要纠结字数凑不够的难题,但当教师把作文题目逐渐细化的时候,学生的思路也在某种程度上被延伸了,学生可以在更短的时间内写出更加丰富的内容。同时,还能够在作文里面融入自己的个性化想法。这种命题方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培养语言表达方面的语文素养。
结束语
总之,新课标背景下的语文学习不再以获得多少知识为终极目标,而应当透过事物的具体现象看到事物的本质,掌握事物的规律和特点。命题主要指向考查知识在具体情境中的应用方式,以此检测学习者的学习过程与结果,所以,教师必须转变教学行为,创新教学模式,遵循小学语文命题注重学科整合等原则,促进小学生语文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洪秋丽.核心素养下小学语文测试命题走向[J].中小学教学研究.2020(04):14-16.
[2]韩小艳.新形式下的语文阅读命题策略分析[J].考试周刊.2020(63):31-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