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社会科学»教育学>>加强小学音乐课堂互动教学的实践探析

加强小学音乐课堂互动教学的实践探析

作 者:宋丽丽 (青岛鞍山二路小学,山东 青岛 266033)

 摘   要:小学阶段的教学,是教学的重要起步阶段。在音乐教学活动中应用创新的教育理念,能够开放小学生的音乐学习思想,促进其音乐学习行为的积极化。在新课程改革不断推进的今天,调整教学观念,促进学生在互动化的课堂中发挥更多的主观能动性,从传统的学习模式中走出来,才能让音乐学科的艺术素养培养价值得到发挥。

关键词:音乐;互动;课堂;地位;主体
前言
音乐,是小学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音乐课堂中,教师要带领学生了解音乐作品的美感,引导小学生从平时的课业学习压力中走出来。音乐学科的学习内容极其丰富,学生通过音乐作品了解作品本身、创作者、创作背景和音乐表达的情感。认真对待教学工作,在课堂中组织多样化的互动活动,让小学生切实参与到音乐学习中,才能解决音乐教学效率不足的问题。
一、营造氛围,促进音乐课堂互动
首先,教师要理解与尊重每一位小学生。一切教学活动的前提,便是理解学生、尊重学生。学生、教师都不应当成为课堂中的弱势群体,彼此尊重,才能优化课堂互动的氛围。以往的小学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师认为小学生的音乐学习能力有限,一味地讲解课本内容,没有给小学生表达的机会,使得学生的课堂参与兴趣不高。教师不关注学生的想法,只顾着追上教学进度,从不在意小学生天真烂漫的想法,也未尊重学生音乐学习过程中产生的新灵感,浪费了大量的师生互动机会。以理解与尊重小学生为前提组织教学,能够让课堂为小学生而设,让学习过程符合小学生的成长需求。
其次,教师要与小学生平等交流。教师与学生在课堂中是相对平等的关系,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教学内容的组织者和活动的实施者。一位和蔼可亲的教师,更容易获得学生的喜爱。关注小学生的交流需求,并像对待成年人一样对待小学生,才能促进课堂互动效果的优化,让小学生的主人翁地位得到肯定。
像在讲解《三只小猪》这首歌曲时,教师可以针对歌曲的名字,与小学生开展讨论,让小学生日常生活中所看的漫画、绘本、动画片作为谈资,让小学生有资格在课堂中说话,成为课堂的主要话语人。教师可以在课堂导入环节,提出“大家知道《三只小猪》吗?”这样开放性的问题,让小学生随意发挥。有的小学生会说“知道,老师,我看过这个动画片,里面有三只小猪和一个猪妈妈”。小学生给出这样的回答,是因为他们的认知水平如此,《三只小猪》这首歌曲与他们的生活联系如此。教师要表现出对学生发言的兴趣,并追加问题,像“那这个动画片讲了什么故事?你最喜欢哪一只小猪?”让学生的发言得到关注,使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表达。在这样的氛围下,其他小学生的交流热情得以调动,也会将自己知道的有关于《三只小猪》的信息分享给大家。每一位小学生都乐于在音乐课堂中分享信息,学习氛围更浓厚起来,接下来的音乐歌曲学习也会更加自然,学生模拟演唱主题旋律的效率更高,也能感受到歌曲中传达出的三只小猪勇敢与勤劳的精神。
二、分组交流,促进音乐课堂互动
学生是音乐课堂中的主人,在音乐教学中,教师可以采取分组交流的方式,让更多学生将注意力放在学习内容上,使学生通过自主思考与交流了解音乐学科的魅力,感受音乐学习的乐趣,在互动中提高音乐学习质量。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师要向小学生传播一定量的乐理知识,使学生乐于探究音乐现象,还要让学生理解音乐作品传递出的情感,找到演唱、聆听等情感宣泄的方式,促进学生在课堂中交流、尝试,以不同的方式参与到音乐学习中来。在实际教学中,部分教师只顾着讲解乐理知识,没有给小学生理解的时间。还有教师只顾着带领小学生演唱,力求音乐课堂学习氛围的浓厚,不顾学生是否理解了歌曲本身的意义。在教学时,教师要给小学生一定的时间,通过小组互动的方式,去表达自己对同一歌曲的不同理解,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个性化演唱。
像在学习《木偶兵进行曲》这一课时,教师可以就歌词部分的理解,组织分组讨论活动。小组长要将成员们分享出的观点分类整理,在小组交流后,向班级分享小组内产生的不同理解。以分组互动为前提,教师给学生呈现更为丰富的学习资源,像与歌曲相关的故事、图片等,让学生对比歌曲传递的真实信息与自己所理解到的信息。以端正理解为前提,进入到乐理与歌曲视唱学习环节,让小学生因互动而学得明白,有利于其学习体验优化。
三、感官调动,促进音乐课堂互动
调动小学生的多个感官,让学生们在音乐课堂中用眼睛看,用耳朵听,开口去唱,动脑去想,有利于其学习过程的轻松化。受到音乐学科特性的影响,教师可以将律动融入到日常教学中。让学生在动手打节拍,动脚踏节奏的学习中全身心地参与,通过多感官的联动,进入到音乐世界之中。
像在学习《赛马》时,教师先让学生用耳朵听,想象歌曲描述的画面。再给学生展示与歌曲匹配的图片与视频,让学生用眼睛看,用身体律动与音乐作品互动,使课堂的参与形式丰富起来,让学生的理解全面起来。
结语
综上所述,在音乐教学活动中加入更多的互动要素,给小学生提供丰富的互动机会,才能让学生的音乐学习需求得以满足,促进学生在音乐课堂中收获快乐。加强和谐、平等课堂氛围的构建,明确师生的地位,推进课堂中的交流,用多感官调动的方式促进小学生融入到课堂活动中来,有利于高效小学音乐课堂的构建,更有利于学生音乐思维的建立与发展。
参考文献
[1]蔡雨曦. 小学音乐课堂互动式教学模式的应用研究[J]. 读与写,2022(27):190-192.
[2]侯晓慧. 谈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的有效互动[J]. 科学咨询,2021(39):192-193.
[3]阮连智. 如何在小学音乐教学中运用互动式教学[J]. 南北桥,2021(13):24. 
[4]林津. 小学音乐课堂中互动式教学的开展[J]. 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21,6(12):102-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