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社会科学»教育学>>生活与童趣:幼儿美术教育创新对接

生活与童趣:幼儿美术教育创新对接

作 者:鄢小月 (重庆市涪陵区珍溪中心幼儿园,重庆 涪陵 408000)

摘   要:幼儿美术教学是一项艺术教育,它能提高孩子们的审美能力、创造思维和动手操作能力。同时也会提升他们的自信心以及对美的欣赏能力。所以,在幼儿教育中开展美术教学活动时,幼儿教师应该根据幼儿年龄特点进行合理设计,将其融入到幼儿日常生活中,从而有效地促进了幼儿素质全面发展。

关键词:生活与童趣;幼儿;美术教育;创新

前言

幼儿园作为儿童学习知识及技能的场所,不仅需要幼儿教师具有一定的专业水平,而且还要求有丰富的实践经验来为幼儿提供良好的环境和氛围,让幼儿能够感受到浓厚的文化氛围,并产生强烈的求知欲,进而激发出无限的潜能。因此,要想培养优秀的幼儿美术教育人才,就必须从多方面着手,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同时还要注重教育的生活化,使之更加符合幼儿身心发育规律,更好地发挥幼儿绘画才能,最终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

一、注意观察生活,捕捉生活乐趣

美术与生活密切相关。在美术学习中中,孩子可以通过自己的想象和思考来表现现实生活中的事物,这就要求幼儿教师要重视对孩子进行审美教育,引导他们用不同的方式去感受世界、表达自己、感悟人生,这样不仅能够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发展,而且还能激发出学生创造美的愿望和能力,从而使绘画艺术更加丰富而深刻地影响着孩子们的成长过程。因此,幼儿园应该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及身心发育规律,从多方面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幼儿在生活中体验到各种有趣的事情,培养幼儿热爱自然、热爱劳动、善于动手动脑等良好品质。

例如,在美术教育中幼儿教师可以开展“仔细看世界”这一主题活动,要有意识的引导幼儿去观察生活中常见的现象,比如幼儿教师可以让幼儿去观察天空中云朵的形状,在幼儿天真烂漫的眼中会对看到的云产生不同的奇思妙想,一个幼儿看到的可能是一条活蹦乱跳的小鱼,另一个幼儿看到的可能是大大的棉花糖,还有幼儿看到的是一个大大的勺子。这些形象生动的想象画面都可以给孩子以无限遐想和惊喜。之后教师组织幼儿在纸上画出自己所看到的景象,然后把它们放在画板上展示出来,并请小朋友为他们讲述发生过的故事,从中得到启发,提高了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也增加了幼儿对大自然的认识,进而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

二、巧用生活材料,创新美术形式

新《纲要》中要提出“在幼儿教学过程中,幼儿教师要引导幼儿能够利用身边的废旧材料或物品去探索、发现和创造。”生活是孩子学习艺术最重要的途径之一。因此,如何把绘画素材转化为生动形象的美术作品就成了幼儿教师应该研究解决的问题。为此,幼儿教师可以结合自己的经验,通过一些简单有效的实践活动来丰富和拓展美术素材的来源,从而达到让幼儿在生活中接触到更多美的东西。在我们的生活中会产生许多废旧材料或物品,如:玩具、塑料、纸张等,这些都是可以作为幼儿进行创意创作的源泉。为此就要求幼儿教师要加强对幼儿的引导和教育,在美术教学中要巧用生活材料,让幼儿在实践中感受美并从中得到启发;同时也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及年龄特点创设各种情境,激发他们的创造力,使其充分地发挥想象力,提高艺术创作能力,通过不断创新美术形式,更好地为幼儿提供展示才华的平台,以促进儿童身心和谐发展。

例如,幼儿教师可以将课前准备的废旧纸箱应用到课堂上,并将废旧纸箱裁剪成大小不一的形状,让幼儿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去制作成小模型或者小画板,然后再将它们粘贴在一起做成一个精美的画框。这样不仅能很好的表达出一幅美丽又充满情趣的画面,而且还能给幼儿带来一种全新的体验和享受,使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里受到情感熏陶,学会欣赏美的事物,从而增强幼儿的自信心、表现力以及审美意识。

三、创设生活化美术情境,提升幼儿审美能力

幼儿园作为儿童艺术教育的重要基地之一,在实施素质教育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而幼儿教育专业教师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不仅需要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还必须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社会责任感等基本素质。因此,为了更好地满足家长对幼教人才的需求,推动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幼儿教师要不断提升自身综合素质,加强对“寓教于乐”为目的的教学实践活动的探索与研究,使其成为促进孩子健康成长的有效手段。通过创设生活化美术情境,能够帮助幼儿从感性出发进行学习,在潜移默化的影响下逐渐养成健康的审美观和爱好,增强自信心。同时,将这种观念融入到教学活动中来,可以激发幼儿自主探究的精神,培养其动手动脑的习惯,从而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例如,在“动物,我们的朋友”这一主题活动开展过程中,幼儿教师可以在教室内布置动物园场景,可以将不同动物的剪纸去进行张贴,这样既可营造出一种温馨和谐的气氛,又能让小朋友们了解动物世界,并从中获得许多关于动物知识。同时幼儿教师也可以引导幼儿去画出自己喜欢的小动物,并将其置入画面当中,给孩子提供了更多想象空间,从而使幼儿感受到美的存在,加深对事物的理解,使幼儿身临其境中学会用绘画来表达内心情感和认识自然之美,并且在这个基础上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这对于幼儿的成长有着非常积极的意义。

结语

综上所述,幼儿教师在进行幼儿美术课堂教学设计时必须从实际出发,尊重幼儿的认知规律,遵循儿童心理发育规律,以生活情境为载体,结合游戏化教学方式,注重师生互动交流,才能真正实现教学内容与幼儿兴趣相结合,符合现代幼儿身心特点及要求,进而提升幼儿综合素养,培养良好的审美意识,塑造高尚的道德情操,培养儿童创造能力和创新思维,提升幼儿美术教学效果,从而为幼儿的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魏红.陶行知幼儿美术教育生活化研究[J].读写算,2020(15):42.

[2]李文文.幼儿美术教育中幼儿创新能力的培养[J].当代旅游,2019(12):288-2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