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小学红色文化教育的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以上饶市为例
作 者:李 云
(上饶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江西 上饶 334000)
大
中
小
摘 要:本文通过对上饶几所小学的教师和学生采取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小学红色文化教育的现状进行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了分析,最后从学校、教师、家庭乃至社会层面探索加强红色文化教育在我国小学阶段发展的对策,提供解决思路和方法。 关键词:小学教育;红色文化;课程思政;上饶
一、背景
2019年,习总书记在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时指出,为了培育好作为祖国未来和民族希望的青少年,为国育才,为党育才,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育才,需要在大中小学循序渐进、螺旋上升地开设思政课。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有效载体之一,红色文化可以说为其提供了取之不竭的源泉和深厚坚实的的力量,有利地促进了学校立德树人目标的实现,红色文化反过来也丰富了思想政治课的内容和提升了思政课的教育实效性。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而红色文化更是其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包含着难以想象的育人价值和独特的历史文化底蕴。有鉴于此,在我国,红色文化在整个青少年时期所特有的育人价值历来受到党和领导人的高度重视,诚如习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讲话”中所指出的那样,要抓好青少年时期的学习教育,倾力讲好党、革命、英雄的红色故事,从娃娃开始,厚植深厚的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真挚情怀,传承革命先辈的红色基因,让革命薪火代代相传绵延不绝。
然而,岁月如流,时移事迁,上一代人耳熟能详的红色记忆渐渐地被后人遗忘,更不消说生活在二十一世纪的青少年们,他们往往对网络文化信手拈来如数家珍,却对革命先辈的红色文化一知半解语焉不详,着实令人痛心与惋惜。众所周知,小学阶段正是人一生最重要的起始阶段,对青少年性格习惯的养成至关重要,对于个体成长乃至社会国家层面发展皆意义重大。
因此,将我国深厚的红色文化资源充分利用起来,对小学生的成长大有裨益。可见,在小学教育阶段加强红色文化教育,推进落实“立德树人”的教育根本任务,既是使命使然,亦是时代要求。
二、小学红色文化教育的现状分析
(一)针对学生的调查情况分析
1. 大部分小学生对红色教育和革命历史人物有一定的了解,但是对革命历史人物的具体英雄事迹并不清楚
调查发现,85%的同学都听过红色文化教育,92%的同学都愿意接受红色文化教育,有86%的同学都听过毛泽东、周恩来、朱德、方志敏等革命历史人物的名字,但并不清楚他们的具体事迹,而且很少有同学熟悉邵式平、黄道、刘和珍、贺子珍、康克清等江西的红色革命人物。
2. 大部分小学生听过红色革命遗址和纪念馆,但很少实地参观。
对于革命遗址和纪念馆,有90%的同学听过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有88%的同学听过八一南昌起义纪念馆,有80%的同学听过方志敏烈士墓,有50%的同学听过新四军军部旧址,有40%的同学听过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馆,但是只有20%的同学去过八一南昌起义纪念馆,10%的同学去过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和方志敏烈士墓,有5%的同学去过新四军军部旧址和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馆。
3. 小学生对红色文化的认知主要来源于课堂学习、书籍报刊以及网络
在了解革命历史人物的渠道方面,有82%的同学是通过课堂学习,也有70%的同学是通过书籍报刊,75%的同学是通过手机网络,50%的同学是通过长辈讲授和电视新闻网络,只有30%的同学是通过学校宣传和同伴交流获得。
4.大部分小学生认为学校领导和老师偶尔会介绍革命历史人物的英雄事迹
60%的同学认为老师偶尔会在课堂上会介绍革命历史人物的英雄事迹,30%的同学认为老师在课堂上没有介绍革命历史人物,只有10%的同学认为老师在课堂上会介绍革命历史人物。
55%的同学认为学校领导偶尔会在讲话中提到革命故事、革命精神或者革命历史人物,30%的同学认为学校领导没有在讲话中提到革命故事、革命精神或者革命历史人物,15%的同学认为学校领导经常会在讲话中提到革命故事、革命精神或者革命历史人物。
5.大部分小学生认为红色文化教育主要是通过语文和道德与法治课程来实现
85%的同学认为可以从学校的语文课程和道德与法治课程可以接受到红色文化教育,有35%的同学认为可以从学校的班会课程可以接受到红色文化教育,也有10% 同学认为可以从学校的美术课程可以接受到红色文化教育。
6. 大部分小学生认为学校红色文化教育形式比较单一,也没有开设专门的红色文化课程
90%的同学认为学校的红色文化教育课一般是通过播放视频开展,88%的同学认为学校的红色文化教育课偶尔也会通过实地参观来开展,80%的同学认为学校的红色文化教育课一般是通过老师讲解来开展,55%的同学认为学校的红色文化教育课有时候会通过讲故事的方式开展,20%的同学认为学校的红色文化教育课会通过小组讨论来开展。
所有的同学都有认为学校有专门的红色文化教育书籍,但是只有60%的同学自主学习过,90%的同学认为学校没有开设专门的红色文化课程。80%的同学认为学校的革命历史人物雕塑、励志名言、宣传栏等比较少。
(二)针对教师的调查情况分析
1. 所有教师都听说过红色文化教育和革命历史人物,但却有相当一部分教师对革命历史人物的事迹不大了解
所有的教师都听过红色文化教育,都听说过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刘胡兰、方志敏、江姐、董存瑞等革命历史人物,但是只有60%的老师比较熟悉这些革命历史人物的先进事迹,同时只有50%的老师听过邵式平、黄道、刘和珍、贺子珍、康克清等江西的红色革命人物。
2.大部分老师都认为国家和学校领导比较重视红色文化教育,有必要开展红色文化教育
对于学校领导是否重视红色文化教育,70%的老师认为领导比较重视,10%的老师认为领导非常重视,有30%的老师认为领导不大重视。
90%的老师都认为目前国家都非常重视红色文化教育,70%的老师认为红色文化教育非常有必要开展,30%的老师认为红色文化教育比较有必要开展。83%的老师觉得红色文化教育对学生的道德品质、爱国情感和集体荣誉感提升非常有帮助,17%的老师觉得红色文化教育对学生的道德品质、爱国情感和集体荣誉感提升比较有帮助。
3.大部分教师都认为学校的红色文化教育师资欠缺,红色文化教育的途径比较单一
95%的教师都认为所在学校没有专门的红色文化教育师资,学校招聘教师主要是招语文、数学、英语老师,少量招聘体育教师和音乐教师,近2年招过一位道德与法治教师。
90%的教师认为学校偶尔会组织教师开展有关红色文化方面的教育培训活动,10%的教师认为学校没组织教师开展有关红色文化方面的教育培训活动,86%的教师认为师资的红色文化教育培训形式有讲座和报告,57%的教师认为有通过专题培训进行,36%的老师认为有通过校园文化活动进行,24%的教师认为有通过外出考察活动。
4.大部分教师认为学校推广红色文化教育的激励措施欠缺
82%的老师认为学校没有推广红色文化教育的激励措施,只有18%的老师认为学校有通过给予荣誉来推广红色文化教育,有70%的老师认为更愿意接受通过带薪休假和旅游来激励红色文化教育的推广,有60%的老师认为更愿意通过颁发奖金和提高薪资来激励红色文化教育的推广,有55%的老师认为更愿意通过给予培训机会来激励红色文化教育的推广。90%的老师认为目前学校的红色文化教育激励方式不能调动教师的积极性。96%的教师都认为所在学校没有对红色文化教育课进行评价。
5.大部分教师认为红色文化教育课的教学模式单一,实践教学少
89%的老师觉得红色文化教育课的教学难点在于教学模式单一,87%的老师觉得教学难点在于实践教学活动量少,74%的老师觉得教学难点在于教学方法陈旧,72%的老师认为教学难点在于教学过程缺少连续性,67%的老师认为教学难点在于师生互动性不足,57%的老师认为教学难点在于教学评价方式不合理。
95%的老师认为红色文化教育课应该以案例式开展,84%的老师认为应该以体验式开展,81%的老师认为应该以音像式开展,76%的老师认为应该以讨论式开展,74%的老师认为应该以研究式开展,54%的老师认为应该以演出式开展,45%的老师认为应该以讲授式开展。
73%的老师认为学校偶尔举行过红色家书诵读、红色歌曲比赛、红色文化知识竞赛等活动,有27%的老师认为学校没有举行过红色家书诵读、红色歌曲比赛、红色文化知识竞赛等活动,83%的老师认为学校有校外红色文化教育实践基地,80%的老师认为学校没有发挥家长委员会在红色文化教育活动中的作用。
6. 大部分教师认为教材中红色文化教育内容丰富,但是学校宣传较少
92%的老师认为目前小学各科教材中有关红色文化教育的内容比较多,87%的老师认为红色文化教育在小学各年级教材分布均衡,86%的老师认为偶尔使用过《红色文化》系列教材,33%的老师认为学校有革命历史人物雕塑雕像、励志名言或宣传栏。
通过以上调查分析,我们发现小学阶段专门的红色文化课程欠缺,学校的红色文化的宣传也比较少,而且红色文化教育大都局限于视频播放和教师讲解,很少采用实地参观、案例讨论和故事讲授的方式,这导致红色文化教育不够深入,影响红色文化教育的实施效果。
三、加强小学红色文化教育的对策
(一)学校要重视挖掘红色文化教育中的德育属性,重视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
学校是红色教育的主阵地,要加强宣传力度,充分利用宣传栏、广播站等宣传渠道宣扬红色文化。如学校的宣传栏可以开辟出专门的红色教育专栏,将经典的红色人物故事不断进行宣传,并定期更换,校广播站可以在课间播放红色歌曲,打造校园红色文化。
(二)学校要丰富红色文化教育的形式,创新红色教育方式方法
一是学校要开展实地红色教育活动。调研发现学生最喜欢的学习方式是体验学习,效果也比较好。因此学校要定期组织学生到当地的红色教育基地去参观,通过身临其境的观察和体味,重走红色遗迹,能够更好地让小学生体会红色精神的真谛。通过珍贵的照片和实物资料,可以让他们更好地了解历史,激发爱国主义和民族主义情感。
二是学校可以开展红歌会、红色诵读、红色经典电影赏析等活动。这样不仅可以丰富小学生的第二课堂内容,而且能够使他们主动参与到红色精神的传播当中,提高他们的红色素养。
三是学校可以让老红军或老战士到学校开展宣讲活动,听老红军、老战士讲述他们的革命故事,这样更能增进红色文化教育的真实感,提高红色文化教育的效果。
四是学校可以积极开展社会性服务活动,如成立爱心小分队,为敬老院老人和残疾人士提供服务;成立卫生小分队,帮社区清理卫生死角;成立红色小导游,解答游客的问询等,通过活动培养小学生社会实践能力,增强服务意识,身体力行成为红色文化的传承人。
(三)教师要结合学科进行红色文化的渗透教学
调研中发现95%的同学认为最喜欢的红色文化教育方式是讲故事,其次是播放视频,也有80%的同学喜欢通过小组讨论和说案例的方式进行红色文化教育,还有50%的同学认为还可以通过红色文化竞赛来进行。因此建议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可以根据自己的学科特点,多利用多媒体、课外实践和网络资源等教学手段。
例如语文教师和道德与法治的教师可以深入挖掘教材中的红色文化资源,多讲一些革命历史人物的先进事迹,同时引导学生案例讨论、情境模拟等形式,让红色文化教育与教学内容以及实际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在文化教育当中树立崇高远大的理想,使得红色文化入耳入心。美术教师可以让学生在“清明祭英烈”活动中亲手为革命英烈制作手工花,到博物馆、纪念馆等场所实地观摩浮雕,感受美术作品的材料、大小、主题、表现形式等专业细节,激发对革命先烈的崇敬之情,积极开发本土红色主题艺术资源。
(四)发挥家校合作的力量,引导家长主动参与到红色文化教育中
调查发现家庭在红色文化教育中未起到其应有作用。而家庭是每个人的第一所学校,父母则是学生最初、也是最重要的启蒙老师。对于每个人的成长来说,基本上会有一半以上的时间是在家庭里面度过的,家庭教育对孩子的人生观、价值观等等关键理念的培养上,起着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所无法替代的重要作用。从我国的现实情况来看,我国的家庭教育普遍缺乏正确的教育观念和科学有效的德育方法,而红色文化教育在家庭教育中的地位更是比较尴尬。为了更好发挥红色文化教育的作用,学校要善于引导家长完善家庭教育环境,主动参与到红色文化教育中,一方面家长要树立榜样以身作则,加强自身红色文化教育学习,关注时事政治,通过各种渠道提升个人思想政治素质,增强红色文化知识储备,另一方面,家长可利用假期带孩子进行红色旅游,参观红色革命遗址和纪念馆,与孩子们一起观看红色经典电影,交流革命英雄人物的先进事迹,引导孩子学习革命先烈远大的革命理想,激发他们努力学习,树立为国家和人民无私奉献的精神。
四、结语
综上所述,作为革命老区,江西上饶有着得天独厚的红色资源优势,燎原星火曾在这里点燃,拥有如上饶集中营、方志敏故居、怀玉山清贫园、闽浙赣革命根据地省委旧址等全国知名的红色资源。如何利用好本土区域红色文化资源使之得到继承和发展,是弘扬民族精神和传统文化的痛点和难点。学校、老师、家长、社会需携起手来,为上饶红色文化资源融入于当地小学思政教育探索更多可实施的路径。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讲话[J].求是,2021(7):1.
[2]李亚,王勇.论红色文化传承利用路径的优化[J].老区建设,2020(4):72.
[3]李康平.江西红色资源开发与教育研究——江西红色历史文化研究[M].中国科学出版社,2011.
[4]黄鹂.红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问题研究——以江西省上饶市为例[J].党史博采(理论),2018-5.
[5]程潇潇.红色文化与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研究[D].华东交通大学,2011.
[6]邓显超、邓海霞.十年来国内红色文化概念研究述评[J].井冈山大学社科版,2016.
[7]李蓉.红色文化与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研究[D].南昌:江西理工大学,2012.
[8]樊静.红色文化在小学教育中的发展探究[J].汉字文化,20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