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社会科学»教育学>>基于绿色指标评价下的小学语文命题探究

基于绿色指标评价下的小学语文命题探究

作 者:路贵菊 (安徽省合肥市长丰县实验小学, 安徽 合肥 231100)

 摘   要:要想命制出科学合理的小学语文试题,就要更新传统的命题方式,以绿色评价指标为依据,丰富命题形式,构建立足学生的学习基础,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和实际学习情况,注重知识的应用,注重创设真实语用情境,重视培养学生高阶思维能力的命题理念。

关键词:绿色指标评价;小学语文;命题方法
书面练习或测试作为对学生进行教育评价的一种重要形式之一,其目的在于充分了解学生的整体学习情况,方便教师能够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自己的教学方式、方法和教学进度。在提倡绿色指标评价,在新课标出台后的今天,在提倡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大背景之下,如何科学进行小学语文试题的命制,使命题既能考查出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又能更多地考查到孩子们高阶思维的发展水平,个人认为应该从以下方面着手。
一、立足学生学习基础
为学生打好坚实的学习基础,是培养学生掌握综合知识运用能力的关键,也是语文教师教学的重点。只有培养学生形成扎实的基础知识和基础能力,才能够促使学生利用已学知识分析更加高难度的问题,进行良好的阅读和写作练习。所以教师除了需要在日常的教学当中加强对于学生学习基础的培养之外,还应在命题时注重对于学生学习基础方面的考察,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命制出在学生学习基础和学习能力范围之内的试题,保证这些基础且难度较低的试题,可以充分考察学生对于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1]。
例如,教师在进行语文命题时,必须要命制一些考察学生学习基础的语文试题。可以命制一些简单的看拼音写汉字、多音字组词等一些基础的题型,同时按照2022版新课标的要求还应该结合学生这一阶段的学习情况增加古诗词考察,重点考查学生这一阶段所学古诗文中的名篇名句,努力提高学生的中华传统文化素养。这些有关于学生基础知识的命题,可以引导学生重视双基,为以后的学习打好基础。
二、注重知识的应用
教师在命题时必须注重题目的应用性这个导向,必须紧密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给学生传递这样的观念:学知识不仅仅是为了学,而是为了用,是为了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高自己的各方面能力,这才是学习的意义。所以教师在命题时一定要注重试题的应用性,以学生的实际生活为依托,多多命制一些与学生日常生活紧密相联系的试题,设置一些在解决实际问题中能提高学生思维与能力的问题,并帮助学生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2]。
例如,教师可以根据当前的社会实际情况为学生设置一道有关于新冠肺炎的试题。教师可以给学生出示一幅表格,表格上详细地标注出居民摘取口罩的具体方法和处理口罩的方法,以及一些具有发热咳嗽等症状市民居家隔离和处理自己用过口罩等物品的方法,并让学生结合表格中所提供的信息,分析具有发热咳嗽等症状市民,与无发热咳嗽等症状的普通市民相比,在处理口罩和用品时多了哪些步骤?并让学生联系实际生活说一说为什么要这样处理?这样的命题结合了学生的日常生活,既让学生更好地关注社会、生活,又了解了一些日常生活常识,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锻炼、提高了自己各方面的能力。
三 、注重创设真实语用情境
生活是错综复杂的,生活中出现的问题不可能像我们教学中那样就是简单的对与错,它需要学生学会利用已学知识去理解、去思考、去表达、去解决问题。所以教师在命题时就要为学生创设较为真实的情境,让学生在模拟的真实情境中去学会解决问题,为他们走入生活奠定基础,不再是书呆子。同时创设了真实情境的试题也让孩子们作答时不再感觉单调乏味,而是感觉充满温度。
例如,如果要考查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情况,我们应该给出具体的情境语段,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去判断到底是哪个词语,而不是就给出两个拼音,让学生去揣摩半天也拿不准到底是哪个词语,甚至会有几个同音词语的出现。想要考查学生对于说明方法的掌握,不是一个横线提问:你知道有哪些说明方法?有什么好处?而是应该给学生提供两种具体情境段落,让学生通过对这两个段落的认真阅读、比较、分析去得出作者为什么要选择文章中的事例?从而充分了解到文章中的举例较为典型,从而真切地感受到某种说明方法的优点。这种为学生创设思考的情境的方式,应是我们命题时的注意事项。
四、重视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
学生学习语文的认知过程,主要包括了解知识、记忆知识、理解知识、应用知识、分析知识和应用知识等环节,纵观当前语文的测试题,有很多试题还偏向于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重对知识的死记硬背的考查,缺乏高难度的思维训练,忽视学生在阅读和设计过程中的思维引导。因此教师在进行语文命题时,就需要多动脑筋,需要命制一些需要学生归纳、辨析、运用等高阶思维能力的试题,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去学会整合、归纳、辨析,从而提高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
例如,为了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教师可以为学生设计这样一道试题:在学生学习了众多寓言故事之后,教师为学生出示一幅表格,表格中分别呈现三篇故事及其主要内容,分别为《狐狸和葡萄》《狐狸和豹》《吃撑了的狐狸》,教师摘录出这三篇故事中表现狐狸角色特征和具体形象的原文,让学生阅读并思考每则故事中狐狸的形象是什么。这样的试题考查了学生对于文章细节描写的分析、归纳、概括等高阶思维能力,才是我们语文教师命题的目标所向。
总而言之,伴随着新课标新的评价理念的提出和逐步推进,我们更应该重视命题的导向、引领作用,通过命题引导孩子们重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让孩子们明确学习的目的在于到生活中的实际运用,培养孩子们的语文高阶思维能力。希望每一位小学语文教师都能重视命题,都能快速地命制出符合绿色指标评价的科学、合理的试题。
参考文献
[1]徐淀芳,纪明泽,汪茂华,刘中正,邵骁,赵雪晶.上海市中小学学业质量绿色指标综合评价的十六年探索[J].中国教育政策评论.2019(00):245-261.
[2]王秀梅.走向“素养立意”的小学语文考试命题改进[J].语文建设.2022(10):58-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