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经济、文化的全球化,当代大学生团员的团员意识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思想、行为逐渐游离共青团。本文针对新时期团员青年思想动向,对团员青年的思想现状进行调研和分析,探索新时期下如何提高团员意识几点对策与途经。
[关键词]新时期 大学生团员 意识 对策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先进青年的群众组织,是中国共产党的助手和后备军,是党联系青年的桥梁和纽带。高校是共青团工作的主阵地,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大学生团员在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规范方面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一些大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仰模糊、价值取向扭曲、社会责任缺失、组织意识淡薄等问题,从而在思想与行为上逐渐脱离了团组织。因此,在当前形势下,高校共青团组织需要不遗余力地抓团员的思想觉悟,强化团员意识,这是保持共青团先进性的必然要求,是加强团的组织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增强团组织凝聚力和战斗力的重要保证。
一、大学生团员的思想现状
(一)对团组织的向往与热情减少,组织观念降低。少数团员的价值观转向注重“自我价值”,片面追求自我实现,错误地从自我本
位出发,而不是从集体角度出发来处理个人与集体的利益问题。有的团员认为接受团内思想教育、过团的组织生活与自己的前途关系不大,他们在价值选择时往往热衷于自我,崇尚自我设计、自我奋斗、自我实现,即使是参加团的活动也是心不在焉,对团组织的活动持漠不关心的态度,导致集体主义、爱国主义、社会主义等观念被淡化。同时,高校扩招、办学体制变革和后勤社会化、网络世界的吸引,以及团工作自身建设的不完善,团的活动、教育手段的滞后等原因,造成了团员参与组织的热情降低。
(二)缺乏理想信念,学习失去动力,成才意识淡化。全球化如同一柄“双刃剑”,各国在加强政治、经济、文化合作与交流的同时,一些西方发达国家的价值观念也迅速地在全球蔓延。一部分大学生团员的共产主义立场不够坚定,容易受到西方腐朽思想的侵袭,一味的崇洋媚外,觉得西方的所有东西都是好的,享乐主义、实用主义思想成了新的时尚,他们视团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为“过时”,不少的团员青年提交入党申请的动机不纯,为了一己私利,加重所谓的自身“砝码”,在专业学习上也是“混日子”,不愿吃苦,得过且过,新的“读书无用论”有所抬头,不少团员把精力放在玩游戏、拉关系、吃喝玩乐、谈恋爱等方面,在大学期间不去好好珍惜与努力,缺乏成才意识,浪费了青春与时间。
(三)团员意识淡漠,应有的先进性体现不明显。所谓团员意识是指团员在观念上自觉形成的区别于一般青年的意识、是团员在团内生活和社会生活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思想基础和行为准则。在调查中发现,团员在对待“履行团的义务,承担团的工作任务时”,“找到我才去接受”的占62.4%,而表示“借故推脱”或“拒绝担任”的有8.4%;在“交纳团费”这个问题上,每月主动上交的仅占8.4%,半年交一次的占一半;在活动中“佩戴团微”这一栏中,经常佩戴的占3.6%,而从不佩戴的占52.3%。在公共场合,文明礼貌、维护公共秩序、爱护公物等都是最基本的道德行为规范,而在我们的大学校园中却有部分团员习惯于书桌上涂写、墙面上踩脚印、随地丢垃圾、吃饭乱插队、不送餐盘到回收处等不文明行为;当这种现象出现时,一部分团员为不给自己“惹麻烦”,选择熟视无睹。对于共青团员的标准要求,责任和使命已变得很淡薄。
二、原因分析
(一)大学生绝大部分是在初中或者高中阶段加入团组织的,而中学阶段往往只重视文化课的学习,在发展团员的过程中也总是根据学习成绩来发展的,使得许多团员没有参加过团的基础知识的学习。此外,中学阶段以班代替团组织,以班级活动代替团活动,以思想品德课代替团课也是造成团员对团员意识淡薄的主要原因。
(二)网络信息时代的冲突和诱惑,使得大学生团员对团组织的活动兴趣降低,部分团员除了上课就是在寝室里上网、玩游戏,沉迷在网络世界,对团组织的活动和工作显得非常冷漠。
(三)高校扩招使得大学生面临的就业压力不断增加,竞争日益激烈,部分大学生团员进入大学后就忙于学业、考证、考级、找工作,无暇顾及团的活动,觉得参加这些活动没有实质性的好处和用处,久而久之,团员与团组织的距离越来越远。
(四)在入党、推优工作中,一些基层组织不重视团组织的工作,基本上由辅导员、班主任的推荐为准,党团组织没有进行很好的衔接,团组织发挥不了相应的影响,使得团的地位不高。
(五)基层团组织活动太少。 高校共青团往往是由校团委、院团委来举办大型活动,班级除了收缴团费和团员证,很少以团支部的名义开展活动,这样就使得参加院校大型活动的团员往往是表现突出、能力较强、有特长的团员和一些学生干部,大部分团员很难有机会能参加这些大的活动,甚至作为观众参加这些大型活动的观看和互动的机会都很少。
三、提高团员意识的对策与途径
(一)加强共青团基础知识教育,强化团员意识。
共青团组织是广大青年在实践中学习共产主义的学校,加强共青团的基础知识教育是帮助团员青年用“三个代表”与邓小平理论及科学发展观来武装自己,使团员进一步了解团的历史和优良传统,明确团员的义务和权利,自觉发挥模范作用,掌握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的基本知识,自觉遵纪守法。所以,要把开展团员教育作为团组织的一项重要的、经常性的工作来提升团员意识,提高自身素质。
(二)开展理想信念等主题教育活动。
以“五四”青年节、“7.1”建党节等节日为契机,开展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的主题教育活动。激励引导广大团员青年继承五四运动光荣传统,积极践行科学发展观。如举行“五四”表彰大会。通过举办表彰大会对上一年度为团工作做出突出贡献的组织、个人进行表彰。并充分利用广播、海报等形式,集中宣传受表彰的组织、个人的突出事迹,通过树立典型,积极培养广大团员的学习意识、参与意识和实践意识,在全校营造积极向上、健康文明、奋发有为的五四活动氛围;开展“向祖国致敬”爱国主义教育活动。以建党节为有利契机,集中开展红色文化宣传教育、红色歌曲演唱、重温入团入党誓词等爱国主义主题教育活动。通过对广大团员青年先进文化的学习,进一步营造健康高雅的文化环境,体现向真、向善、向美、向上的文化特质;观看革命影片,缅怀丰功伟绩,强化理想信念教育,激励广大团员坚守团结互助的品德和坚贞不屈的信念。
(三)增加团组织在推优入党中的作用。推荐工作是把优秀团员作党的发展对象,完善党的新生力量的需要。 “推优”工作的立足点是对团员的培养教育,提高团员的思想涵养。在党的领导下,利用“学生干部培训班”“业余党校”以及其他社团研究会等形式,引导团员青年热爱党、跟党走。在推荐团员的入党工作中,要积极引导团员的入党动机,注重在思想与行动上入党,杜绝通过各种关系让不合格的学生进入党组织,影响党员的质量与组织的荣誉,因此,要进一步发挥团组织在培养团员过程中对团员的考核作用,规范团员的推优程序,而不是完全由辅导员、班主任说了算。
(四) 大力开展有实效性与凝聚力的活动。新形势下,大学生面临着就业与自身发展的压力,团组织不仅是大学生团员的思想引领者,更应该结合大学生团员的实际情况为他们做好服务工作。可以通过开办免费的考证讲座、考级讲座、创业讲座,还可以根据本校特点,收集学生关心的政策、时事动向提供免费的咨询服务,使得团组织无论是思想还是实际需要都与大学生团员保持一个紧密的联系。另外,要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与体育等活动,大学生团员是最有年轻活力的群体,所以团组织要多开展歌手大赛、舞蹈大赛、篮球赛、足球赛、社团文化节等类似的活动,去丰富大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让大学生走出寝室,增强体能。在推进大学文化繁荣的同时提高大学生的整体素质。
(五)利用微博、微信增加与大学生团员青年的交流、互动,进一步拉近团组织与团员青年的距离。目前,最流行的社交网络工具就是微博和微信,现在的大学生基本上都有智能手机,绝大多数大学生都有使用微博和微信的习惯,团组织应该充分利用这个平台,与大学生团员建立一个网络关系,进行一个很好的互动。定期的在微博、微信上对大学生感兴趣的话题进行讨论,从而拉近与大学生团员之间的距离,使得团组织能贴近他们的心里,引导他们的思想,树立他们正确的观念。
[参考文献]
[1]陈倩龄,高校团组织增强90后大学生团员意识的探索,内肛科技,2009年第10期
[2]王凡、尹志平、张坚、潘国辉,高校团员意识的调查与思考,广东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6
[3]徐元彬,团员意识的现状分析及其对策,西华大学学报,2004,(4)
[4]张吉东,新时期高校团员意识教育的再认识,中国成人教育,2007年6月.
[5]林颖,新形势下强化大学生团员意识的途经,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第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