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年来,无数的专家、学者、老师对新课标的投入使用做了大量的工作,经过反复的定稿、调研、讨论、再修订、再讨论的过程,才探索出符合我国国情、适应我国现阶段义务教育要求的大纲。作为教育一线的教师,更应该学好、运用好“课程标准”,为我国教育事业尽到自己的一份责任。 在教学中,经常碰到这样的情况:同样的教材和内容,同一个老师讲课,为什么有的同学掌握、运用的好,有的同学就不好呢?当然这里面的原因很多,但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教师能否根据不同学生认知的差异性设计出合理的教学方法。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从实际出发,用新的教育教学工作。这是我在研修中需要思考的问题,下面就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浅谈几点看法:
一、课堂上学生是主体 积极参加讨论 激发学习兴趣
自课改以来教学方法发生显著变化, 老师在课堂上传授,学生被动接受的教学模式已经跟不上现在教育理念的脚步。现在课堂上学生是主体,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学习中去。课堂上良好的气氛会使学生讨论问题热烈,注意力集中,积极思考,踊跃发言,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进一步得到升华。
例如教学“三角形面积”时,学生利用课前准备的完全一样的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各一对,课堂上学生用三角形摆一摆、拼一拼,看看能不能转化成以前学过的平面图形。通过分组讨论、整理,学生拼成了平行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根据以前学过的知识,学生说出长方形、正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通过观察,学生发现平行四边形的底等于三角形的底,平行四边形的高等于三角形的高,通过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与三角形的面积关系推导出三角形的面积公式。以前在课堂上推导出三角形的面积公式,知识点就完成了,现在为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发挥学生的创新思维,老师会问:“还有其他方法推导出三角形的面积吗”?各小组的同学又进入研究、讨论中,通过整理,某组中一名同学站起来发表自己的看法,说:“用一个三角形也能拼成平行四边形,从三角形的顶点到底边的中间画一条与底边平行的线段,沿着线段剪开,把上面的小三角形旋转后再平移,也到到一个平行四边形,并且平行四边形的底等于三角形的底,平行四边形的高等于三角形的一半。也能推到出三角形的面积公式。”
在教学中,学生都开动了脑筋,踊跃发言,学生通过学习扩展了思路,体会到现实生活问题和数学的紧密联系,激发了学习兴趣,提高了教学效率。
二、空间观念的培养
针对新课标提出的要求,如何使学生理解图形对今后生活的帮助和用处,渗透数学思想,建立空间观念呢? 我以为有以下几点:
1、注重观察
小学生对图形的认识,主要依赖于直觉观察。因此,在教学中要让学生多观察事物,教具,全方位、不同角度的去观察它,并且用手去触摸、感知到存在,通过观察、感知有助于形成初步的空间观念。
2、加强操作
实验操作使学生认识立体图形,有助于学生关注立体图形的想象,图形之间的转换,使实物形象在头脑中真实的反映出来,完成由具体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转变,建立空间观念。
3、突出比较
加强图形知识间的联系和区别的比较。学生在观察不同物体时容易找出物体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的,对同一事物知识的不同方面往往容易混淆,总结它们的联系和区别。更全面、具体的建立空间观念。
4、注重联系实物
要重视知识的运用,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完善几何图形的空间形象。使学生利用所学的几何知识对不同的事物进行运用,加深几何知识与实际的联系。
三、掌握知识的目的是应用
数学教育的过程就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现实生活中的一些实例运用到教学中就是培养应用意识很好的载体。
例如教学“圆柱体的表面积和侧面积”时,我讲到:“过年时我们我们家里都喜欢挂灯笼,根据我们现在学过的圆柱体的知识,你们能不能自己扎一个圆柱体灯笼呢”?学生一听可高兴了,都说能。我接着说:“我们班有50名学生,假如过年时每一个同学都轧制一个底面直径是20厘米,高是20厘米的圆柱体框架,在框架的侧面和一个底面糊上红纸,让你们去采购50名同学需要的红纸,需要多少纸就够了?”同学一听很兴奋,提笔在本子上做起来:侧面积:3.14×20×20=1256(平方厘米)一个底面积:3.14×(20÷2)2=314(平方厘米) (1256+314)×50=78500(平方厘米),学生结果算出来后我说:“你们算的结果很对,但是这些纸如何去买啊,你们在商店里能买到这么大的纸吗?”学生听到这儿恍然大悟,是啊,买不到这么大的纸,即使能买到纸回来分开也很麻烦,怎么办呢?学生陷入沉思当中,部分同学开始讨论,一段时间之后,有一个同学说:“求的结果从理论上说是对的,实际上按照前面的结果即使把纸买回来也不够,因为要在纸上剪底面圆,这样会剩下一些纸不能再利用,所以不够。根据每个圆柱体灯笼的特点,可以选用长时31.4厘米,宽是20厘米的纸,可以用两张纸的长接起来围成圆柱的侧面,用一张纸剪一个底面直径是20厘米的圆,这样一个圆柱体灯笼需要三张纸就够了,一共需要50×3=150(张),需要纸的面积:31.4×20×150=94200(平方厘米),这样就可以买到所需要的纸”。
学生从实例中体会到如何运用所学的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再应用于生活,这就是数学的乐趣。
总之,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的改进都是为了培养学生在学习中养成爱学、好学、关注问题、探索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养成数学教育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