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源于生活的低结构材料在数学区域中的巧妙运用
作 者:黄尔静
(莆田市城厢区南门幼儿园,福建 莆田 351100)
大
中
小
摘 要:在幼儿园中为幼儿所创建的教学以及活动区域中,数学区域是里面的一个重要板块,在数学区域里为幼儿安排、构建合适的数学活动设施,可以让幼儿对于数学的学习充满兴趣,以此在数学区域中得到启蒙的作用。教师在安排教学材料的过程中,应充分使用教学材料在数学教学中包含的启发性作用,并且让幼儿成为在主动学习的过程中找寻学习的乐趣,并且由此感受成功的喜悦,由此来提升幼儿在启蒙阶段的数学能力。 关键词:低结构材料;数学区域;生活实际;启蒙教育
引文
在幼儿启蒙阶段的数学学习一般是在运用材料的摆弄中进行的,也是在通过与材料之间的“交流”中进行延展的,实际上,材料是幼儿在摆弄中进行思维启蒙以及进行数学操作的物质前提。所以,在数学区域中为幼儿安排合适的数学学习材料,可以让幼儿积极投入到数学区域的教学中,由此在数学区域中得到成功的学习感受。
低结构材料,就像所说的那样,这种材料结构松软,可塑性强,内容延展度高,是一种无规定构造、无具体表象的一种材料。在进行“低结构”材料的操作时,幼儿可以通过自己的想法和心情随机塑造,这样可以为幼儿在学习活动的过程中,运用一次次地塑造,不断进行思考来探索新的世界。
一、制作材料库,给低结构材料一个家
教师可以试着在数学区里制作一个材料库,收集生活中一些不用的或一些做手工中的边角料如扑克牌、小绳子、扣子、小盒、小雪片、七巧板、树叶等放入材料库中,以此来在幼儿进行数学区域活动的时候依据学习内容的需要来随时进行使用,丰富材料提高幼儿的动手能力。
对于低结构材料库的使用方式,可以在中班数学区域规律的排序的学习中应用,如“我是大侦探”的游戏中,教师先布置一个“迷局”,即在一片空地上设置好三种颜色的木块,具体的组成可以是红蓝红蓝,红红空,红蓝空这三种形式,然后让幼儿在空缺的地方填补上符合规律(即按ABAB、AAB、ABC一定规律进行排序)的木块,这个问题看起来很简单,并且幼儿也可以比较好的完成相对应的规律,但是总会有意想不到的状况发生,比如有的幼儿在进行重复规律排序时很容易将“红蓝空”中的空白部分填上“红”,幼儿就没有按规律排序进行,教师设置的规律排序可以提高幼儿的观察能力,判断能力。同时在数学区域游戏中幼儿学会利用生活中其他物品进行规律排序并发现创造出按物体一种或者两种以上不同的特征进行排序增加排序的难度满足幼儿发展水平不同的需求,发挥了低结构材料的可塑性、探索性。
二、自主选择材料,充分发挥低结构材料空间优势
对于数学内容的学习往往是比较枯燥并且乏味的,为了让幼儿能更好地更好地学习,理解数学在生活中的实际意义。在数学区域活动中,教师可以提供一些低结构材料并结合幼儿已有的学习经验去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材料进行数学内容的学习。中班序数的学习内容:可以由两名幼儿一组,一名幼儿负责摆放材料并提出一些问题,另一名幼儿进行解答记录结果。如:生日会需要请小朋友帮忙布置场景请小朋友自主选择材料进行幼儿选择不同颜色的气球图片进行摆放后提出问题:小狗想要从左往右数第三个的气球?从右往左数第一个的气球?另一名幼儿进行回答记录结果,幼儿学会利用符号表示方位。游戏结束后看看谁记录表挑战的次数多正确率高获得小奖励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及动力。在自主选择材料进行数学区域学习的方式提高幼儿积极参与活动动脑思考,动手操作的能力。每次数学区域游戏操作都能有不同的结果让幼儿能保并持游戏的兴趣。同时可以感受在区域游戏中获得知识的快乐及自信。
这种方法的好处在于可以最大程度地增加幼儿对于数学学习的积极性并且采取自主式学习的方式,充分培养幼儿的对于数学内容学习的启蒙热情。同时通过“一个做。一个记”的方式,还能提高幼儿的表达能力与记录能力。
三、低结构材料的使用特点
首先低结构材料的使用方式要做到多层次,幼儿的数学思维是在具体的操作中将抽象的数学理念转化为具象的数学实践经验的一个过程。因此教师在低结构材料的投入方面必须展现出物品的层次性。教师可以运用棋盘来制作区域材料并且由此来展现低结构材料的多层次性,小班幼儿教师可需要引导幼儿学习手口一致点数及对颜色的认知,由此来体验数学知识带来的乐趣。中班幼儿根据学习阶段的特点,可在棋盘上设置障碍如:棋子走到三角形代表停一次游戏、箭头代表向前进、向后退对点数内容进行学习,抽答题卡(抽题卡可根据阶段性的学习内容进行跟换如:数的守恒、比多比少)幼儿在玩得过程中巧妙地学习有关数学的知识。大班幼儿则可以通过提供简单的棋盘格子让幼儿利用材料库的东西进行分解、加减的学习。使低结构材料最大发挥它在数学教育中的作用,而不限定于他们的形式。所以,教师要根据幼儿阶段的数学知识的一些要点以及幼儿在启蒙阶段思维逻辑发展的特点投放适当的材料,由易到难,让每个幼儿都能驾轻就熟地使用好低结构材料,实现学术层面真正意义上的自我式的教学探究与延展。
结束语
教师在运用低结构材料提供具有引导式的数学教学运用时,也要思考每一个幼儿的实际学习能力,以及对于幼儿对于材料之间关联性的考虑,从幼儿的角度,也要考虑好材料所提供的相关的线索对幼儿进行的启示。并且在借助低结构材料的暗示性思考导向,让每一位幼儿都能成为自主操作与自发探索行为中的活动主人公,并且由此获得成功的感觉,深化促进每一位幼儿在启蒙阶段的基础数学能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刘莲.童真教育下低结构材料在中班区域活动中有效运用的策略研究[J].人文之友,2020年第15期12-13.
[2]陈丹青.关于小班低结构材料在区域活动中的投放,使用情况的研究——以妙桥幼儿园为例[J].山西青年,2020年第5期31-32.
[3]冯雪梅.幼儿园中班区域活动中教师的观察与指导策略优化探究[J].基于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改革研讨会,2019年第12期45-4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