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纸质《新闻周刊》数字化 国内报业网站盈利模式待考

第一财经日报 作者: 时间:2012-10-26 阅读:

近日,美国老牌杂志《新闻周刊》宣布于12月31日出版最后一期印刷版杂志,明年初读者将会看到数字版的《新闻周刊》。
       “《新闻周刊》现在处于进退两难境地。”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范以锦告诉《第一财经日报》,其销量下滑严重,不转型只会越亏越多;但向数字化转型,却没有找到合适的盈利模式。他还介绍,截至目前,国内外都还没有传统媒体数字化转型的成功案例。
       “我们正在改造《新闻周刊》,而非和它告别。”《新闻周刊》主编蒂娜·布朗在她创建的“每日野兽”网站上发表声明称,之所以作出转型决定,是为了应对印刷媒体出版和发行所面临的挑战。据其判断,目前已到必须以全面数字化形式来有效吸引读者的“临界点”。
       布朗称,《新闻周刊》未来的全数字版杂志将名为《新闻周刊全球》,将在全球范围内采用统一版本。数字版杂志将基于用户订购的模式,并将通过平板电脑和网页的电子阅读工具发布。
       和大多数美国的传统媒体一样,《新闻周刊》在过去五年内一直受到广告严重下滑、发行量大幅下跌以及读者大量流失的困扰。美国报业协会发布的一份统计数据显示,2011年,美国报纸行业的广告收入同比下降了7.3%,其中印刷广告收入同比下降9.2%。
       “《新闻周刊》的转型可以说是为国内报业敲了一次警钟。” 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常务副院长支庭荣对记者表示,对于国内媒体来说,今年是分水岭,目前国内的网络广告市场规模已经超越了传统媒体广告。
       据艾瑞咨询数据,2011年中国网络广告市场规模达到512.9亿元,已经超过报纸广告规模。
       国内媒体在数字化转型方面的探索也已颇多,包括设立报纸网站、开发微博与APP应用、发行阅读终端等。范以锦称,“但是从全国范围来看,报业网站还处在艰难的探索当中。”他认为,之所以说艰难,主要原因在于市场盈利模式不清。绝大多数网站都在烧钱,与商业门户网站相比,用户的认可程度还不高。
       范以锦告诉本报记者,报业网站无法重复商业网站的成功道路,必须发挥自身的内容优势和品牌优势,同时与新技术充分结合,才能探索出一条新路。

[责任编辑:qikan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