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社会科学»教育学>>初中体育教学中如何做到以学为主探讨

初中体育教学中如何做到以学为主探讨

作 者:吴健一 (浙江省金华市婺城中学,浙江 金华 321025)

摘   要:当前,对于如何做到“以学为主”促进学生有效学习方面的研究,受到了很多一线教师们的关注,本文以笔者所教初中体育学科为例进行探索,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并结合实际出发,探索初中体育教学中如何做到以学为主,促进学生的有效学习策略。
关键字:体育教学;学生;主体作用

一、优化课堂结构及教学方式,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
(一)做好教学课堂结构的设计,促进全员参与
教师应该以教学目标为依据,对学生群体进行充分的分析,根据学生的性格特点以及心理特点精心安排教学结构。并且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及时的发现存在的问题,对学生的各种行为作出及时的引导并给予正确的评价。
以排球教学为例,在整个排球教学的学期,对于每一节排球课,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身体素质以及对排球的掌握情况安排一些排球游戏竞赛。根据学生的喜好和游戏的特点,让学生集思广益为这些游戏制定游戏规则以及对游戏进行命名,比如 “闯关龙”以及“过街老鼠”还有“欧洲袋鼠”等等。这些游戏竞赛以提高学生的灵敏性和反应速度为关键点进行游戏过程的设置。在每节排球教学课的结尾,让学生自由分组,自己选择自己认为合适的人选组成一个团队,以组为单位进行游戏竞赛的开展。教师在整个比赛的过程中,负责对各个团队进行引导与监督,并提供一定的辅助帮助。对学生在游戏中表现出来的一些不规范的排球动作,比如抛球方法,投球动作等进行及时的纠正。
(二)采用循序渐进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根据不同项目的特点,了解学生的心理情况以及客观存在的一些问题。根据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的原则,完成每一个项目的教学。
以排球的教学为例,很多初中女生对排球课都有抵触心理,教师可以了解一下为什么女生会有抵触心理。事实是,很多女生在练习排球的垫球过程中,胳膊都会被砸红,砸疼。鉴于这个问题,教师在教学生们垫球这个排球技能的时候,可以选择使用比较软的排球,这就可以有效的减少女生的抵触心理。女生们对排球的接触多了,练习的机会多了,其排球垫球的技能就会逐步的得到增强。慢慢的等学生们都已经适应了排球课程,已经习惯了对排球的接触,再改用为比较硬的排球进行训练。为了降低学生们的不适应性,可以在最初的时候,让学生们使用没有充足气的排球,随着学生们各项技能的掌握,对排球接触的适应,一点点的将排球充足气。这种循序渐进的教学方式,可以有效的解决学生心理抵触的问题,使之慢慢的习惯排球并且随着对技能的掌握,慢慢的对学习排球产生兴趣。
二、让学生参与教学课程内容的设计,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参与性
人们在学习、生活以及工作中最重要的一个能力就是学习能力。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才市场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学生的学习能力,不但决定了其以后的职业能力更决定了其以后适应社会的能力。因此,学校对学生的教育方面,学习能力的教育是不可忽视的内容。同样,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也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让 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
根据教学目标让学生们亲自设计体育教学内容,不但可以提高学生们对体育学习的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还可以更好的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以健身操课程的教学为例,在健身操基本的知识讲解完成后,让学生们根据健身操课堂的教学目标,自己去搜索大量的资料,通过对网上资料的理解和对光盘内容的欣赏,对自己学习的知识元素进行一个整合。然后让学生选择自己的喜欢的音乐,选择一套可以体现自己个性的动作,进行表演。这个环节可以作为一个考核环节,即考核的内容大多都是随意性的、自主性的,都是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来为自己选定考核的内容。这个过程,不但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还有效的发挥了学生在体育教学中的主体作用。
三、发挥教师主导作用,优化提导,促进学生兴趣的提高
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发挥着主导作用,学生发挥着主体作用。教师的主导作用就是对学生的学习进行教授、指导以及帮助。学生的主体作用是,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教学的活动中,由被动的接受转为积极主动的学习。在初中体育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该以指导和服务为基本思想,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以及教学目标制定一定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以及教学方法。
比如在组织游戏活动的时候,可以让学生想一些和教学内容相关的游戏,让学生自己制定一些游戏规则。但是这个的前提是,体育教师必须设定一些限制条件,比如,游戏的内容必须要和所学项目有关,而且必须是积极向上的,不能存在很大的危险因素等等。在游戏具体的操作过程中,对学生们遇到的一些小困难,教师要及时的对其进行指导,并及时的帮助其解决困难。比如,在游戏过程中需要添加一些辅助教具的时候,教师可以提出建议:是不是可以添加一些什么教具以使游戏更加完美呢?如果学生一致认同,教师应该及时的帮助学生添加一些辅助教具;在学生比赛过程中遇到和所学项目有关的技术难题的时候,教师可以及时的提醒指导一下,比如,在投球的时候,可以指导学生:换一个站位也许会更好。这样,在教学中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教师充分发挥其指导作用,给学生提供一个可以很好地展示自己的平台,让学生自己去完成学习的整个过程,不但可以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好的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还能有效的促进教学效率的提高。
四、结论
近年来,教育教学改革在不断地深入,我国教育大力发展素质 教育。因此,现代的教育理论强调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应该是主动的学习而不应该是被动的接受。学生的主体作用得以充分的发挥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更好的提高教学的效率。因此,这就需要初中体育教师在制定教学内容、教学方法,选择教学方式的时候,以学生为中心, 尊重每一个学生的特点及个性,根据学生的特点制定适合他们的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荆秀兰.初中体育教学的几点尝试与思考[J].学周刊,2020(05):11-12
[2]龚海勇.田径.浅析拓展活动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作用[J]. 2019(02):8-9
[3]刘志华.刍议初中体育教学中如何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J].当代体育科技,2020(36):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