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2021年随着《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的颁布实施,推动教育教学迎来突破性变革,将教育焦点重新回归到学生的全面发展上来,需要老师着眼学生核心素养培养,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构建高效的教学课堂。在双减背景下的高中数学教学,通过将课堂教学与现代信息技术进行高效融合,实现了数学课堂教学的提质、增效。
关键字:双减,高中数学,信息化教学
科技的高速发展带来了现代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逐渐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与学习方式。在双减背景下,高中数学教学亟待对教学模式优化,将现代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进行有机融合成为了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使高中数学迎来了信息化教学时代。在现代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有机融合的过程中,多媒体教学、微课教学、几何画板等多种信息化教学模式走进了高中数学课堂,改变了传统数学教学枯燥、乏味、沉闷的印象,用新颖、有趣、直观的信息化教学打造出寓教于乐的高效课堂[1]。
一、运用多媒体教学,创设教学情境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多媒体教学是较常使用的一种教学手段,老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来为学生创设教学情境,使学生通过多媒体课件的灵动演示将原本静态的文字描述转化为生动直观的动态观察,学生在情境中亲自经历观察与探究过程,不仅增强了教学过程的直观性与趣味性,同时也推动学生展开自主探究,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以“周期变化”这课教学为例,老师借助多媒体课件为学生创设生活情境,通过展示现实生活中的周期现象,将学生代入情境中,结合自身的生活经验和生活观察对周期建立起认知,将周而复始重复出现的现象与周期的概念联系起来。在多媒体课件的演示过程中,栩栩如生的生活情境在学生们眼前展开,引导学生从生活中的周期现象延伸到本课的周期函数上来,增强了周期函数的直观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和质量[2]。
二、运用微课导入,激发学习兴趣
一堂高效的数学课离不开老师精心设计的课堂导入,老师可以巧妙的利用课堂导入环节来快速集中学生的课堂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使学生主动全身心投入到思考与探究中来,从而达到课堂教学提质、增效的效果。以“生活中的变量关系”这课教学为例,本课是函数教学的第一课,为学生接下来学习函数的相关内容做好准备。为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老师运用微课进行激趣导入,微课制作简单而且属于视频教学,老师将动画元素融入微课视频中,使导入环节更加生动、有趣。老师以学生感兴趣的车和动画为主要内容,为学生展示高速公路上行驶车辆的动画视频,用储油量、油面高度、油面宽度之间的变量关系,引发学生广泛的生活联想,发现了新的变量关系---两个变量发生变化,同时变量之间具有依赖关系,都有唯一固定的值与之相对应,进而引发学生对函数的探究兴趣,领悟到生活中常见的变量关系与函数之间的密切关联,感受大数学的价值与魅力。
三、运用微课演示,降低理解难度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不能依靠简单记忆就能完成知识消化吸收,而需要在原有知识基础上建构新的知识体系,以达到触类旁通的学习效果。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概念教学一直都是教学的重难点,学生理解起来困难也非常容易混淆,为学生带来不小的学习压力。为了使学生在概念教学中走出一知半解的状态,老师可以利用微课视频生动、直观、动态的教学优势为学生进行动态数学实验,将学生带入一个有趣的实验情境中,既能够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同时也降低了学生对数学概念的理解难度,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和质量[3]。
以“正弦函数和余弦函数的概念及其性质”这课教学为例,老师利用微课为学生演示了“简谐运动”实验,学生通过观察能够直观感受到运动图像的生成,缩短了原本数学演示实验的时长,使学生用更短的时间看到实验结果,对学生理解正弦函数和余弦函数的概念带来了很大帮助,学生在观察与思考中较轻松地完成了本课的概念学习,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四、运用几何画板,促进探究学习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现代信息技术也带来了教具的变革,几何画板作为一种现代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融合的产物应运而生,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取得了良好的使用效果。几何画板将数学教学中画图演示与动画教学软件融为一体,老师可以根据教学需要编制出相关的图像和动画过程,尤其是在数学函数教学、平面几何教学中,使用不仅方便而且演示灵活、直观,使学生更乐于利用几何画板展开自主探究学习。比如在进行“空间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教学时,老师鼓励学生利用几何画板来探寻空间点、直线、平面三者之间的位置关系,通过平移、旋转、反射等命令来实现几何图形的灵动变化,为学生提供了自主探索的实验平台,学生在操作过程中完成从发现到猜想到判断的完整探究过程。几何画板的动画功能对学生带来了强大的视觉冲击,既灵动又有趣,既生动又直观,点燃了学生的思维火花,提高了学生自主探究积极性,为高中数学教学带来了生机和活力,更构建起高效的信息化课堂,促进了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
总结
在双减背景下,高中数学老师积极探索新颖高效的教学方法,将现代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进行高效融合,为数学教学带了生机与活力,不仅达到化抽象为具体,化繁为简的教学效果,也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自主探究平台,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下完成数学知识的理解吸收以及综合能力的培养,完成了传统教学模式向信息化教学的转变。
参考文献
[1]初怡冰.浅谈高中数学教学与信息技术的高效融合[J].试题与研究.2020(28).
[2]曾玉洁.核心素养下高中数学与信息技术相结合的教学研究[J].明日.2021(20).
[3]刘彩琴.信息技术与高中数学教学的融合应用探讨[J].数学学习与研究.202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