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社会科学»教育学>>高考地理特征类综合题的答题方法

高考地理特征类综合题的答题方法

作 者:文有庆 (甘肃省嘉峪关市酒钢三中 735100)

[摘   要] 特征类综合题是高考地理试题中常见的一种题型。考试中由于考生没有完全理解试题的设问要求,答题方向不明,不知道从那些方面去回答,导致答案要点不全,得分率不高。为解决这一问题,笔者根据多年的高三教学经验,总结出常见特征类综合题的答题模板,并在平时教学中有针对性地强化训练,让学生熟练掌握答题模板,明确答题方向,高考中就不会出现要点不全或无话可答的现象,能最大限度地提高知识转化成分数的效率。
[关键词] 地理  特征  综合题  方法

特征类综合题是高考地理试题中常见的一种题型,如推测攀枝花1月份的天气特征(2013年课标全国卷Ⅰ);描述美国西部年降水量的空间分布特点,并分析其原因(2013年浙江卷);描述图示区域气压的分布特点(2013年安徽卷);描述M城气候特征(2013年福建卷);2011年西宁市工业结构的主要特点是什么(2013年广东卷);与甲国东部城市比较,指出该国西部城市分布的突出特点(2013年四川卷);充足的水源补给是地下水资源形成的重要条件,指出图中地表组成物质和地形起伏的特点(2013年重庆卷)等。高考中由于考生没有完全理解试题的设问要求,答题方向不明,不知道从那些方面去回答,导致答案要点不全,得分率不高。因而每年高考之后,部分学生特别是中等偏下的学生感觉自己精心钻研学习到的知识没能完全转化为高考分数。为解决这一问题,笔者根据多年的高三教学经验,总结出常见特征类综合题的答题模板,并在平时教学中有针对性地强化训练,让学生熟练掌握答题模板,明确答题方向,高考中就不会出现要点不全或无话可答的现象,能最大限度地提高知识转化成分数的效率。
特征类常见的设问形式有“简述……特征”、“说明……特点”、“描述……分布特点”等。
常见的特征类模板及其所包含的内容如下:
1.自然地理特征:地理位置、气候特征、地形地势、土壤、水文、植被、自然资源。
2.地理位置特征: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相对位置、交通位置。
3.气候特征:气候类型;气温的高低和气温日较差、年较差;年降水量的多少和季节变化、年际变化;光照强弱;光热水的组合。
4.天气特征:气温高低、降水多少(或阴晴雨雪)、气压高低、风向、风力大小。
5.地形特征:主要地形类型;地形类型的分布;地势起伏大小及地势高低的变化方向;特殊地貌。
6.地势特征:地势起伏大小;地势高低的变化方向。
7.水文特征:径流量的大小;径流量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含沙量的大小;结冰期及其长短;凌汛;流速及水能资源的丰歉程度。
8.水系特征:流程;流向;流域面积大小;支流多少及分布;水系形状;落差大小;水能资源的丰歉程度。
9.矿产资源特征:矿产资源的种类及其多少;储量大小;品位高低;矿产资源的分布(集中程度和组合状况)。
10.产业或农业、工业结构特征:组成部分;各组成部分所占比例大小;是否合理等。
11.工业生产特征:工业的发达程度;工业的内部结构特征;工业技术水平的高低;工业品的销售市场;工业原料和能源的来源地及其对国际市场的依赖程度。
12.农业生产特征:农业地域类型;农业的内部结构特征;农作物种类和单产高低;农产品商品率的高低;生产规模的大小;农业机械化水平的高低;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地区专业化程度。
13.点状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特征:均匀程度(均匀或不均匀);疏密分布(密集区和稀疏区的空间位置);分布位置上的趋向性(点状地理事物与其他地理事物在空间上的趋同性,如沿交通线分布、主要分布在平原地区等)。
14.线状地理事物(包括等值线)的空间分布特征:走向或延伸方向;疏密分布(密集区和稀疏区的空间位置);曲直;弯曲方向;数值大小的变化趋势;数值范围和极值(最大值、最小值、局部小范围闭合等值线的数值)。
15.面状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特征:空间位置;分布范围;面积大小;轮廓形状;延伸方向等。
不同地理事物的特征包括的内容有多有少,高考中考生应该根据不同的试题灵活运用答题模板,切忌生搬硬套。首先根据行为动词和试题分值大小确定答案的详略程度,如行为动词为“说明”、“描述”、“分析”、“阐述”等应该详细回答,如行为动词为“简述”、“指出”、“说出”等应该简略回答,试题分值大应该详细回答,试题分值小应该简略回答。其次是定性与定量描述相结合,特别是图文材料中呈现出相关地理事物的数据时一定要定性与定量描述相结合。最后答案组织时应尽量使用地理专业术语,答题时间紧张时可使用关键词有条理地答出要点,最大限度地提高得分效率。
[参考文献]
[1]历年《全国普通高校招生考试文科综合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