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社会科学»教育学>>在幼儿教育中开展游戏教学的策略探讨

在幼儿教育中开展游戏教学的策略探讨

作 者:张薇薇 (宁海县实验幼教集团凤凰城园区,浙江 宁波 315600)

摘   要:幼儿阶段课程内容教学活动的开展,需要在现有教材理论知识、游戏玩乐设施的基础上,尊重不同年龄幼儿的思维意识、个性特征,设置游戏化的课程内容、课程实践方式。本文从幼儿游戏课堂教学的角度着手,探讨当下幼儿园对不同年龄幼儿的游戏教学现状、存在的问题,创设符合幼儿需求的导入问题、游戏实践情境,引导其开展思维意识、知识内容的开发学习,培养与增强幼儿本身的思维认知能力、动手实践能力。
关键词:幼儿教育;游戏教学;开展;策略

前言
近年来小哈佛、德培(DAP)、安奇星球等知名私立幼儿园,都开始将幼儿课内外的引导式教育,作为不同课程内容教学的主要方式。基于此,通过围绕着幼儿游戏课程教育活动,构建起基础知识内容、游戏实践案例结合的教学体系,设置“交互式”的游戏课程情境、教学内容、教学实践方式、互动交流模式,引导与指导幼儿在自由空间中,开展自身感兴趣的、多样化的游戏活动,促进幼儿身体素质、思维意识、智力水平的全面健康发展。
一、幼儿课程教育的游戏教学内涵、教学意义
(一)幼儿课程教育的游戏教学内涵概述
幼儿园游戏教学是将不同课程的教材内容,融入到具体的游戏项目、游戏实践活动,包括课内游戏、户外游戏活动等互动交流之中,属于一种知识教学、游戏实践相融合的教育模式。[1]相比于传统的课堂讲解与演示教学而言,幼儿游戏化的课程教学方式,通常具有以下几方面特征:(1)教育目标的隐藏化。幼儿游戏课程并不是单纯的游乐活动,而是将课程教材的知识内容,融入到具体的游戏活动之中,引导幼儿积极主动的参与游戏实践,即可完成相应的教学与学习目标。(2)教学方式的潜移默化。幼儿课程中以教师为主导,带领多媒体视频观看、拼图游戏、动手绘画、歌曲演唱等的实践体验过程中,属于潜移默化的、交互式的教学方式,可以充分迎合幼儿的好奇心、自主探究意识,对其留下深刻的游戏学习印象。
(一)幼儿课程教育中开展游戏教学的重要意义
(1)创新与完善幼儿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传统幼儿教育以教材知识的传达为主,而幼儿游戏实践的课程教学,会更多引入课外的游戏化教学内容、交互化教学方式,改进以往单一刻板的课堂教育流程,设置“寓教于乐”的课程教学流程、互动沟通环节,以降低幼儿在知识学习中的厌烦心理[2]。(2)促进幼儿身心素质的全面发展。幼儿游戏课程实践的教学活动,不仅仅是对幼儿进行身体素质的教育,而且会对学生的思维意识、知识学习能力、智力能力作出锻炼与塑造。通过将不同的启蒙知识、学科知识内容,融入到相应的课堂游戏、户外游戏实践之中,可充分发挥游戏教学的理论结合实践作用、引导与指导作用。
二、目前幼儿课程游戏教学存在的问题分析
针对不同幼儿学校的游戏教育实践,笔者梳理出当前幼儿游戏课程教学存在的共性问题,具体总结为以下几方面内容:
(一)幼儿课程教学忽视幼儿主体的游戏需求
现阶段幼儿园游戏课程教学的设置,虽然会引导幼儿全部参与具体的游戏实践活动,但通常是以幼儿教师为主导,由教师根据自身的教学经验,进行不同课程、不同教学环节的游戏项目设计。对于不同年龄阶段的幼儿,教师并未考虑到幼儿主体认知、思维意识、身心发展的差异性,制定针对化的游戏教学模式、实践互动环节,而是对幼儿作出统一的游戏讲解、演示、实践与互动教育,产生的游戏课程教学效果较差。
(二)幼儿课程游戏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单一陈旧
虽然大多数幼儿园在游戏教学中,都充分利用现有的多媒体软件、PPT课件、游戏设备等资源,进行幼儿学生的情境引导教育、实践指导教学。但总体而言,仍旧有部分幼儿园游戏教育,在教学内容设置、教学方式组织设计上,是以课程教材知识为主,缺乏更多的课外交互性内容引入,也较少带领幼儿参与户外实践活动,难以保证幼儿游戏情境引导、游戏实践指导教学的顺利开展。
三、幼儿课程教育中开展游戏教学的创新策略研究
(一)构建以学生为主的幼儿游戏课程教学体系
幼儿课内外自主游戏的参与互动,更符合幼儿本身知识内容学习的天性,也更容易启发、指引幼儿,参与到具体的开放式益智游戏、动手实践游戏之中。[3]因此,幼儿游戏课程教学体系、教学模式设置,需迎合低年龄阶段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知识学习与理解情况,引导幼儿开展游戏性的、创造性的学习实践,使其不仅学习到相应的课堂知识,而且能够在游戏中满足幼儿娱乐消遣、情感交流的内在需求,潜移默化完成幼儿思维意识、学习习惯的塑造。
(二)搭建幼儿游戏互动的课内外实践教学平台
为充分体现幼儿游戏课程的教育价值,各幼儿园应在室内、室外的自由空间中,搭建符合幼儿需求的游戏实践活动平台。如将校园、操场等作为课外实践教学基地,以幼儿兴趣为导向,引导其开展智力游戏、表演游戏、实践操作、角色游戏等的活动,一是能够有效增强幼儿的身体素质、运动能力,二是可以促进幼儿思维意识、智力水平、专业知识学习能力的提高。
 (三)创新与完善幼儿游戏教学内容、教学方式
幼儿课程游戏教学活动的创新设计,要在不同学科知识内容的基础上,结合课外的游戏运动项目、生活实践案例内容,进行不同幼儿游戏课程的指导教育。[4]如在环境保护主题课程的教学中,设置软塑棒、海洋球等的教具,由幼儿使用教具捡“垃圾”“水果”,这一贴近实际生活的游戏教学活动,既锻炼了幼儿的四肢、躯干力量,也深化其对环境保护、团结协作等主题内容的理解,促进幼儿学习实践能力、团体合作能力与沟通交流能力的全面发展。
结语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调动和激发幼儿的游戏学习兴趣、实践参与意识,可培养幼儿良好的探究学习习惯、综合素质能力。因此,幼儿园课程教育活动的开展,通过围绕具体的游戏项目、游戏实践活动,设置每节课的课程教学情境、教学内容,充分激发幼儿本身的学习兴趣、学习主动性,使其参与到课内外的游戏实践、互动交流学习之中,将带动幼儿德智体美的综合素质发展。

参考文献
[1]陈晓红.浅谈游戏在幼儿教育中的重要性及应用策略[J].  文理导航(下旬). 2021(11):85-86.
[2]段亚丽.浅谈游戏在幼儿教育中的重要性及应用策略[J].  科教文汇(上旬刊). 2021(04):157-158.
[3]王燕.浅谈游戏在幼儿教育中的重要性及应用策略[J].  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 2020(11):19.
[4]贺玲玲.游戏在幼儿教育中的重要性及应用策略[J].  读写算. 2020(21):38.

作者简介
张薇薇,女(1981-),浙江宁海人,幼教二级,宁海县实验幼教集团凤凰城园区,大学本科,从事幼儿园教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