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有效的班级管理工作,不仅能够构建积极向上的班集体,也能规范小学生的言行举止,提升小学生的自我约束意识和教学效率。小学阶段,是小学生习惯养成与品德塑造的关键时期,班级管理工作则能为其提供支持。激励机制的应用则能为小学生提供动力,也能提升班级管理工作的有效性。因此,教师应将激励机制应用到班级管理之中。本文主要探究了小学班级管理中激励机制的构建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班级管理;激励机制;构建策略
引言
班级管理工作关系着小学生的学习与成长,在班级管理工作中构建激励机制,能够对班级管理工作进行优化。小学生都喜欢得到表扬,得到肯定,得到激励,激励机制的构建则恰好符合小学生的心理特征与需求。因此,小学教师应意识到班级管理工作以及激励机制构建的重要性,结合新时期教学改革的要求与特征积极构建激励机制,对小学生进行相应的激励,让小学生能够在教师的激励下获得发展,以充分发挥激励机制的作用。
一、简析小学班级管理中构建激励机制的必要性
激励机制顾名思义重在对小学生的激励,教师需结合具体的目标与小学生的特征构建相应的机制与制度,通过不同方面的激励,让小学生能够从中获得成就感与自豪感,使小学生有动力、有热情、有积极性。小学生的年纪较小,教师一句简单的鼓励,小小的奖励都能成为小学生前进的动力,让小学生能够感到开心、收获自信,能够相信自己,坚信自己可以做到,也能够有继续努力的动力和目标,并为之付出相应的努力。因此,在小学班级管理中构建激励机制是十分必要的。
二、简析班级管理中激励机制构建的策略
(一)注重情感激励机制的构建
课程改革的深入对于教师与小学生之间的关系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教师与小学生之间既是师生,也是朋友[1]。小学生的年纪尚小,在其学习与成长的路途中可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小学生还不能正确的面对困难,很容易受到困难的影响,滋生不良情绪,陷入自我怀疑。因此,教师在班级管理中要融入情感教育,增加对小学生的关心,注重对小学生的激励,让小学生能够在与教师情感交流的过程中收获自信,提升积极性。
例如:教师不管是在教学中还是在课下,都要积极观察与关心小学生,拉近与小学生的距离,让小学生能够感觉到教师的关爱,感觉教师就是自己的朋友,有被认可和被关怀的感受,以满足小学生的情感需求。小学生遇到困难,教师要加以引导和鼓励,让小学生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与鼓励下发现自己的优势,能够建立自信,收获信心,振作起来与困难做斗争,正确面对困难的同时,小学生的积极性也会得到提升。
(二)注重竞争激励机制的构建
小学生争强好胜,有着较强的好胜心,这是其特征,教师要加以利用,以为其班级管理工作提供支持[2]。每个班级中都有在学习以及班级事务上不积极的小学生,教师则将主要精力放在了这部分学生上,忽视了其他小学生,影响了班级管理工作的效率。因此,教师应从班级整体入手,构建竞争激励机制,将班级管理工作从个体转向整体。
例如:教师可以结合班级中每个小学生各个方面的情况对小学生进行合理分组,让组与组之间展开竞争,小组的胜利与否关系着小组的荣誉,也与每一个小组成员的努力程度有关。将小学生置于小组中,能够提升其团队意识,使其既能够积极参与到小组合作之中,也能倾尽自己的全力,积极努力,争取获得小组的胜利。教师则要在小组之间的竞赛中做到公平公正,不因自己的喜好偏向任何一个小组,也要在小组竞赛的过程中,给予每个小组激励和鼓励,为每个小组打气加油,让每个小组都相信自己所在的小组就是最棒的小组。教师在班级管理中从个体转向整体,班级管理工作的水平必然会得到提升。
(三)注重物质激励机制的构建
在班级管理工作中构建激励机制,教师不仅要注重情感激励、竞争激励,也要注重物质激励[3]。物质激励顾名思义就是给小学生物质上的奖励,也就是给小学生实物奖励。物质激励的方式更为直接,教师可以结合小学生的喜好对其进行激励,同时教师也要考虑所激励物品的价格,价格如果太贵重一则可能会影响到小学生的价值观,二来则与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美德不相符。因此,教师在选择物质激励的物品时,应兼顾小学生喜好与价格两个因素。
例如:教师可以关注小学生的表现,对于小学生的进步教师要了然于心,并给予一定的物质激励,如小学生学习会用到的笔记本、文具盒、书包等,教师也可以从小学生的喜好入手,给予适当奖励。在此之前,教师可以做一个详细的调查,给小学生发一张调查表,让小学生依次罗列写出自己最喜欢却还没有的物品。如小明最近进步较快,表现较好,教师则可以找出之前小明所写的喜好表,从中选取一件价格合理的物品买来奖励给小明,并在奖品上附上精美的卡片,卡片上则是教师鼓励和肯定的话语,希望小明能够再接再厉,有更大的进步。在颁发奖品时,教师也应注重仪式感,要当着全班的同学的面,当众表扬小明、肯定小明的进步,并为其颁发奖品,以表达教师的肯定和欣慰,在激励小明的同时,也能激励到其他小学生。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激励机制的构建与小学生的身心特征相符,其在班级管理中的运用是教学改革背景下的必然选择,能够促进班级管理质量的提升。因此,教师应在班级管理中积极构建多样的激励机制,从多个角度、多个方面对小学生进行激励,给小学生带去动力与信心,让小学生能够在教师的激励下有出色的表现,有自我提升的主动性,以促进小学生的成长与发展。
参考文献
[1]罗瑞,王树美,张豫兰.论小学班级管理中建立激励机制的重要性[J].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7,(28):209-210.
[2]步艳荣,张开吉.浅谈小学班级管理过程中激励机制的构建[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5,(01):111-113.
[3] 董新玲.刍议如何在小学班级管理中构建激励机制[J].中国校外教育,2018,(11):59-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