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社会科学»管理科学>> 浅析提升烟草基层员工创新积极性的措施

浅析提升烟草基层员工创新积极性的措施

作 者:陈 黎 (三原县烟草专卖局分公司,陕西 咸阳 713800)

摘   要:纵观基层,近些年来,行业陆续出台了各类关于创新的各类文件、奖励办法等,开展了各类专题活动,但成效仍不是很显著。然而,创新才是企业发展的第一驱动,创新不可或缺,创新的根本是人,人的参与活跃度、参与成果应用率在其中占有很大比重,如何有效调动基层员工参与创新的积极性更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关键词:基层员工;创新;积极性

 当今时代,创新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也是不竭的动力源泉。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体学习时讲话指出,从全球范围看,科学技术越来越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力量,创新驱动是大势所趋。最难得的勇气,是思想的勇气,是思维火花碰撞的驱动力。对于企业来说,人才是创新发展的关键。
一、当前企业员工创新积极性的制约因素
(一)基层创新现状分析
1、对企业创新认识不到位。一提及创新,一部分基层员工主观臆断创新难度太大,自身能力不够,与创新这个阶段差之甚远,进取意识、创新意识不强,直接导致行动无法跟进、行为能力直接受限,谈何创新。
2、基层创新机制建立不完善。行业内部下发相关制度、考核办法等文件,基层县级局虽对文件进行传达学习贯彻落实,对员工目标、信心、荣誉、环境激励等驱动方面未进行细致的考量与研究分析,缺少创新的文化氛围与创建目标。
3、创新带动牵引力不明显。面对日新月异的内外部环境变化,在发展进程中一部分人危机感、紧迫感不足,基层整体呈现创新劲头不足、成效不显、工作缺乏亮点等问题,源于学习不够、思考不深、思想不够解放等原因,创新愈发滞后。
(二)基层员工创新参与情况分析
1、创新参与度不高。部分员工满于现状、贪图安逸,不推不动,对创新之事更是不闻不问;部分员工倚老卖老,认为创新就是青年职工之事,与自己毫不相干,言明干不了创新;基层创新工作、任务安排大部分指向确定到某人,与“人人参与创新、创新人人有关”的理念相悖。
2、创新探究性不深。近些年来,行业内部精益管理工具逐步导入,A3报告、6S管理、精益课题、QC项目、合理化建议等稍有起色,但不够持续,认知度与探究度较为浅显,没有充分利用工作中一些小改小革衍生延伸出更具探究性的创新亮点,没有达到举一反三效果,没有真正应用于企业管理中。
3、创新载体式不广。传统式创新理念惯用理论引导,输入对象长期处于一种被动植入,主观抗拒略凸显,认同感、共鸣力不足,精益思维理念仍停留于纸上谈兵,实践锻炼不够、理论功底不实、思维层次不深、工作能力不强,载体依托不开阔。
二、提升基层员工创新积极性的措施
(一)探究思想层面的提升措施
1、注重机制建设精细化。依据行业要求制定与基层县级局相适配的机制,坚持严管与厚爱结合、激励与约束并重,用好机制建设,建设形成做好安排、落实工作、精准研判、持续改进的工作落实闭环,灵活制度应用,跟进制度保障,以制度激励和保护员工担当作为,让想进步、敢创新的员工全心投入、安心工作,用更饱满的激情投入企业发展改革进程当中。
2、深化意识形态时代感。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认真学习相关重要论述和指示批示精神,聚焦企业思想政治工作重点难点热点问题,教育引导全员增强政治认同、思想认同、情感认同,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机制,强化创新驱动主题宣传,利用微信群、网络学院平台、学习强国等平台传播最新理论知识,推动思想建设展现新气象。
3、增强企业目标引领力。多方调研,关心关注基层员工在工作中所思所想,确定基层创新建设目标,梳理形成年度创新工作要点,完善对标体系,突出企业创新与党建、业务深度融合,搭建平台、分层分类,推进创新型企业建设,持续深化“双基”建设,以此带动各个年龄段员工同心同向,共同提高专业能力和创新水平。
(二)探究行为层面的提升措施
1、提升基层员工创新参与度。坚持以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为目标,围绕行业各级企业管理建设工作要求,紧扣理论提升、以上率下、先锋引领、全员参与这四个环节,树立全员信心,不断增强全体干部职工的认同感、归属感、责任感,增强企业发展活力,提高运行效率,让员工想创新、敢创新、能创新。
2、强化基层员工创新执行力。优化考核体系,深入开展流程优化活动,将创新工作纳入绩效考核机制,导入精益管理理念,在设置考核目标时注重灵活多样性考核,确保绩效考核管理工作阳光、透明、有效,构建全面覆盖、分类实施、对标找差、持续改进的创新管理新机制,提升治理效能推动改革发展。
3、汇聚基层员工创新源动能。深化宣传,营造创新氛围,扎实开展各类活动,加强软、硬件建设,让全员在参与创新中感受氛围,让创建成果惠及全员。打造专业结对创新平台,鼓励各岗位员工对标先进,精进业务能力,逐步实现科学合理的老中青梯次结构,不断推动干部职工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激活专业领域最大动能。
三、结束语
企业创新不是一朝一夕的,而是要有源源不断激活企业发展动能,在持续实现思想认知质的飞跃,不断迸发思维碰撞新的活力,汇聚起奋进力量走好新的时代赶考之路。以文化软实力作为高质量创新发展硬支撑,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全员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行为习惯,努力造就高素质队伍,充分释放职工创新激情、创造活力,做到积极创新,人人参与,引导基层员工攻坚克难、创新进取、精益求精,解决好发展的持久活力、创新的内在动力,以破冰之势为新的驱动,踔厉奋发、振奋精神,焕发新的活力,以解放思想为新的动力,奔赴新的征程。
参考文献
[1]张辛欣.精益求精 勇于创新—工匠精神述评[DB/OL].求是网,2021-9-28.
作者简介:
陈黎,1989年1月,大学本科,文秘机要员, 助理政工师。研究方向:基层党建、政研、企业管理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