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社会科学»教育学>>多元文化教育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应用

多元文化教育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应用

作 者:白文军 (吉林省白城市镇赉县莫莫格乡中心小学 137100)

[摘   要]多元化已经成为当前世界发展的总趋势,音乐教育作为世界文化教育的重要内容,顺应多元化文化发展特征是推动音乐多元化教育的时代需求。本文结合多元文化教育实际,从小学音乐教学实践中融入多元文化教育理念,促进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效果的提升。
[关键词]多元文化 小学 音乐教学

多元文化现象的发展具有时代性特征,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新课改强调“弘扬民族音乐,理解多元文化”重要性,从而对小学音乐课堂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方法和评价提出了新的要求。小学教育肩负着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的关键期,尤其是小学音乐教育,更是从学生的艺术什么和音乐文化中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关键课程。在全球化多元文化发展的大背景下,探讨多元文化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实践中的应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多元文化的内涵及与小学音乐教学的关系
文化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在长期实践中的对立统一物,她融入了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历史、风土、习俗、生活、艺术、规范及思维价值等概念。多元文化是文化多元性的简称,也是世界多民族文化相互并存下,在认同、平等的基础上开展多向交流,以吸收和借鉴有效民族的文化来实现文化大融合。中华民族是多民族共荣的大家庭,在其漫长的历史长河中逐渐形成的以华夏文明为中心的文化统一体,同时随着世界经济、文化一体化的发展,来自全球的文化得以共存、共荣。学校是多元文化教育的重要场所,也是继承和选择优秀文化,促进文化教育多向交流的关键时期。小学音乐教育是以声波振动为存在形式,通过对人类听觉器官的共鸣而引起情绪和情感体验,音乐作为文化教育的主要内容,在文化大家庭中占据重要的位置,小学阶段是音乐审美教育的最有效的途径,迫切需要从音乐的多元性上来通过聆听、感知音乐,从而提升学生的鉴赏力、表现力。
二、 例谈多元文化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渗透
《音乐课程标准》对小学音乐教学的要求有四个方面:一是审美体验价值;二是创造性发展价值;三是社会交往价值;四是文化传承价值,而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更多的是从音乐审美体验和文化传承上来推动学生全面发展。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是通过有组织的课堂活动形式,有计划的设置课堂教学内容,有步骤的激发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从而开发学生对音乐的感知力和鉴赏力。为此,以《卖报歌》为例来探讨对多元文化的渗透。
1.课堂导入环节
在《红星闪闪》的音乐背景中,首先从课堂导入上来引入石雷,通过讲解一个生活上无依无靠的小朋友,在风雨里以卖报为生,饭吃不饱,觉睡不好,可是他仍然以积极的心态来面对生活。为此,音乐家聂耳写了一首歌来纪念这位懂事、坚强的孩子。然后引入《卖报歌》的音乐。
2.师生互动环节
音乐响起的时候,也是歌谱显示的时候,从音乐中来一起跟随歌谱来让学生了解本次课堂教学的内容和重点。起始部分5 5 5 | 5 5 5 |……老师模仿卖报的,一手举着报纸,一边吆喝着,并用重复的方式说出“卖报卖报,卖报卖报……”,孩子们很激动,也很兴奋,也都跟着一起吆喝着“卖报卖报,卖报卖报……”,现场氛围在音乐与模仿中得到了烘托和渲染。接下来的歌词转入“我是卖报的小行家,不等天明去卖报,吃不饱,睡不好……”此刻,暂停音乐,通过与学生交流,为什么天不亮就要去卖报?而同学们也发出疑惑,“是不是想多卖点报纸,是不是想多赚点钱……”学生们开始思考和探讨。
我们从歌词中,既看到了2份报纸只需要七个铜板,又看了报童因为摔跤而沾满了一身的泥巴,这时候,通过询问学生“当你们看到满身是泥的报童时,你们在想什么?是可笑?还是同情?”,学生们立即调整身姿,表情严肃地说“同情”。音乐暂停,对报童艰苦的生活环境进行点评,并从他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上,面对困难没有退缩,面对挫折,毫不气馁,勇敢而坚强地继续着生活。课堂角色扮演是关键环节,也是调动学生积极性的重要引线,通过安排学生去模仿卖报的身姿和情态,让学生从活动中体验报童的艰辛,更加认识到歌曲的现实意义和审美价值。
3.课堂总结环节
对于《卖报歌》的学习是融音乐知识教育和思想文化教育为一体的,从报童艰苦的生活中,通过课堂角色扮演上,培养学生的不怕艰难、勇于承担的品质,从而激励学生正确对待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奋发有为,让学生从中获得精神上的感悟,同时,对音符5、6,以及音乐常识和节奏的把握,来陶冶学生的音乐素养和情操。
三、多元文化教育的课堂反思
在本次课堂教学实践中,引入多元文化教学理念,通过课堂设计和导语来渗透文化常识,如对聂耳的了解,对历史知识的认识,对报童生活的介绍,以及从音乐欣赏和歌词中来引导学生理解作曲家的创作意图和意义。在课堂教学手法上,引入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如对《卖报歌》歌词及内容进行启发式教学,通过提问、讨论以及体验表演等方式来融进报童的生活,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在电子琴的伴奏下,来对音乐知识和传统文化的熏陶。对于学生的积极回答,要引导学生继续开拓思维,对于表演优秀的学生,要鼓励学生发展创造力,并从集体评价和个人评价的结合中,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帮助学生从音乐课程实践中获得更多的知识与体验。
四、结语
结合学生的情感体验,从表演中来深刻领会作曲家的情感文化,发挥学生的想象力,从而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积极进取的精神风貌。多课堂教学评价中,依据新课标对多元文化的要求,从学生的情感、态度,以及参与积极性上,充分发挥课堂评价来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薇.小学音乐综合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 东北师范大学 2012
[2]薛金.关于提高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D]. 辽宁师范大学 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