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对新时期做好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的思考
作 者:陈建华
广东省汕尾市海丰县龙津中学 516400
大
中
小
摘要:人们的生活方式跟随时代的变化而改变,新时代中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也较以往有很大差别,一切都在默默改变,根据新课改背景下德育工作的特点,初中的班主任老师要围绕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胆创新德育工作方法,敢于尝试新的德育模式,摸索出科学合理的方法把学生培养成理想远大、道德高尚、文化知识渊博、纪律严明的全面型发展人才。 关键词:新时期;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有效策略 引言 德育工作就是“以人为本”的教育,重视培养学生的人格发展,挖掘学生的主体意识,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因材施教,培养学生的道德修养和品德,促进学生的多方面发展,让他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德育教育的过程就是不断提升自我,不断雕塑自己的过程。德育教育是与体育教育、智力教育、美术教育等相互联系、互相渗透的。 一、加强德育理论教育,提升学生的认知水平 初中学生大多数都是13到15岁的年纪,人生阅历浅、心智不成熟,对于善恶、美丑、是非,缺乏有效的判断能力。而信息技术的发展,导致有些不良风气在校园中的流动,影响着学生的心身健康成长。然而,由于缺乏辨别能力,学生的思想往往被这些不良社会风气侵蚀,继而发生价值观扭曲的现象。通俗来说,很多初中生走入歧途,并非是“故意为之”,而是他们并不知道那是“歧途”。所以,在班级管理工作中,班主任需要对学生进行系统化的德育理论教育,以此提升学生的认知水平,让学生懂得区别善恶、美丑、是非。例如,班主任可以利用班会课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如为了教育学生诚信做人,班主任可以组织学生开展故事会,主题为“诚信”,要求学生课前收集古今中外有关于诚信的故事,或者发生在自己身边的故事等,并且要求学生在讲完故事后谈一谈自己的想法。又如,如今很多初中生盲目追星,甚至为了追星不断找父母要钱,为了教育学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班主任可以组织学生开展主题为“中学生应不应该追星”的辩论赛。通过激烈的辩论,学生对于“追星”这一行为有了更加深入、客观、全面的认识。相较于班主任摆事实讲道理,这类教育方式更能加深学生的理解,提升学生的道德认知水平。 二、严于律己,模范带头 俗话说,打铁还需自身硬。班主任是班级管理的灵魂,是学生成长的引导者。在日常的教育实践中与学生交流时间最长、相处时间最久的就是班主任。为了提升班级德育的实效性,促进班级德育工作顺利展开,班主任就应该强化自身的品德,严于律己,起到模范带头作用。想要提升学生的道德观念、人生观念、价值观念就必须要求自己有正确的三观,这样才能够真正在班级中做好示范,成为学生行为的榜样和精神的追随者。初中生正处于青春叛逆期,他们的身体和心理尚未成熟,具有很强的模仿力,班主任在德育工作展开的过程中,应该真正将为人师表放在心中,从初中生的特征出发,规范自己的教育德行,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形象。 班主任真正的肩负起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学教育任务,用自身良好的品德和行为感染学生,真正做到言传身教,起到良好的表率作用,引领每一位学生都能够向真、向善、向美。行为示范要落实到日常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例如,班主任每日都要规范自己的穿着打扮,穿着朴素大方,教育学生要穿符合自己身份的衣服,要做符合自己身份的事情,要说符合自己身份的话语,每位学生在班主任的引导下不攀比,不跟风,实事求是,艰苦朴素;另外,每日上课提前到达,下课时没有特殊情况,绝不早退,既能够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同时,还能够培养学生守时的良好品质;再如,班主任要将自己的工作区域,或是自己的办公桌,或是班级的讲台桌都打理得井井有条,干净整洁,用自己良好的生活习惯教育学生,让他们懂得要做生活的主人,要科学地规划自己的生活;又如,班主任要对学校的集体活动、日常的班级活动充满热情,运用自己高涨的情绪,热情积极的生活态度影响学生,感染学生,让他们了解生活就需要热情,需要充沛的精神。班主任应从日常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影响学生,感染学生,真正在提升自己的道德修养、规范个人的言行举止中,做到以身作则,让每位学生真正受到自己的影响,改变生活态度,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 三、创设情景,兴趣导入,开展课内体验式学习活动 通过对初中教师的分析和研究可以发现,大部分教师并不重视德育工作的开展,导致德育效果并不好。因此,教师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开展相应的德育实践活动,如辩论会等。教师可以将“德育更重要,还是智育更重要”作为辩题,让学生自由分组,正方持“德育比智育更重要”的观点,反方持“智育比德育更重要”的观点。经过激烈的讨论,学生能够更为清晰地认知和明确德育的重要性,并且认知其与智育的关系,实现自身全面健康发展。此外,教师可以开展角色扮演活动,比如让学生扮演盲人,使学生认识和了解残障人士生活的不易,进而培养学生关爱残疾人的品质,呼应德育活动主题,达到预期效果。教师可以设计几个场景:第一个场景是学生A向学生B诉苦,可是学生B一直东张西望,对学生A的话不感兴趣,更没有安慰他;第二个场景,学生A又碰到了学生C,于是向学生C诉苦,可是话刚说出口,就被学生C无情打断,认为学生A打扰他写作业。对于这两个场景,学生能够感同身受,进而学会倾听和理解他人。 结束语 总之,初中班主任的德育工作是必不可少的,德育工作也是重中之重的,班主任要重视自身的道德修养,也要注重学生的德育教育,要做好德育工作既要提升教师自身的德育水平,还要帮助学生提高他们的德育修养。最重要的还是要“以人为本”,采取形式多样的德育活动,做好德育工作,把德育工作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孙春雷.新时期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的有效探索[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20,5(06):19-20. [2]程守民.新时期初中班主任如何开展德育教育工作[J].华夏教师,2019(21):87. [3]李国侨.新时期初中班主任如何开展德育教育工作[J].考试周刊,2019(03):18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