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社会科学»教育学>>在“SQ活力课堂”中如何让学生自己去发现美

在“SQ活力课堂”中如何让学生自己去发现美

作 者:陆 欣 (南宁市武鸣区双桥镇腾翔初级中学,广西 南宁 530104)

摘   要:“SQ活力课堂”在农村学校中实行的过程是不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相结合。经过课堂实验,才能够去筛选出适合农村学校美术课的教学模式。以下的内容都是在本校美术课堂中实践过的,其中经历几次修改、磨合,得到的教学方法、方式是当前本校学生比较能够参与、并实现“活力课堂”的。
关键词:活力课堂;农村学校;小组协作

自2010年我进入农村学校的美术课堂里,一路看着美术课的演变发展,从单维纸面到三维的多媒体,美术课的形式发生了质的转变,让学生对美术的兴趣越来越高。课堂的形式变了,学习的形式也会随之而改变。
有了音频、视频的加持,美术课的学习方式也从静止、单一的纸面变成移动、丰富的三维视听体验。有了优秀的课堂环境作为基础,就可以进一步加强欣赏课的核心——学生主动性。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就可以达到课堂的完全活跃。
如何能够在美术课上让学生主动去成为活力课堂的主导者,课堂的预备工作要做足。以下是本人根据“SQ活力课堂”进行了课堂改革,实施并得到了以下获得较好效果的方法。
一、美术课本里的内容要接地气
以八年级下册第一课《建筑与环境》为例,第一模块内容为故宫、凡尔赛宫及圣彼得大教堂的欣赏,重点提出故宫的欣赏。故宫是在北京中心,是中国古代的权利中心,但农村的学生并没有条件去北京看一看真是的故宫,因此故宫的华丽和大气靠教师的语言来表述,会显得高高在上,离学生的感受太远,课堂氛围会变冷。要让学生自发的去了解故宫的美学,教师要先准备好各类小视频。具体的内容可结合近几年质量较好的国内清宫电视剧进行欣赏,视频可以引导学生去理解故宫的宫殿高低分布与权力的关系;将故宫的功能区域划分与电视剧剧情作对比;还有通过几何的思维看故宫的鸟瞰图,找到中心轴;以及故宫的色彩、分割布局体现中国哪些传统的内涵。近几年的清宫剧比较多,学生接触的
随着社会知识水平的逐渐提高,现在在各大视频平台都可以找到与美术相关的介绍视频,制作非常精良,知识的切入方向也非常符合当下,更符合当代学生的喜好。特别是CCTV、优酷视频、爱奇艺视频近两年的文化综艺节目,都与初、高中美术教学的内容相契合,视频的制作也非常简短且表述到位,非常适合插入到课堂中,也不会担心视频时长会影响课程进度。以课外资讯带动课内知识,把材料抛出,结合相应的问题,学生的兴趣就可以跟着问题的由浅入深,这样对课程进行独立学习的压力就可迎刃而解。
二、丰富美术课的学习方法、方式
以八年级下册第一课《建筑与环境》为例,该课分有三个模块,第二模块为园林的欣赏,重点是私家园林即苏州园林的欣赏。
“园林”这个内容蕴含很多中国传统文化,山水花鸟、亭台楼阁的搭配,以及在门、窗、石、林上注入的士大夫情结,是古代建筑与环境结合的最佳体现。富有中国传统内涵的园林建筑对于现代初中这个年龄层的学生来说有些难体会,所以需要教师对园林中出现的部分图样做解释。
图样可以有象形比对,但园林的景物布局就需要一定的空间想象力。因此这个内容可以利用纸模型拼接来辅助。市面上所售卖的苏州园林纸模型价格较贵,不适宜农村学生的课堂教学,所以可以用更经济的方法来完成。学生可以根据老师所提供的素材,在纸上进行绘制并剪切、拼接。一节课的时长很紧凑,这个内容就可以充分发挥小组协作的作用。拼接内容以单个建筑及周边环境为主,小组内各个成员进行分工制作,完成个人部分之后再进行全体拼接。在绘制的过程,学生可以体会其中窗花、屋檐的巧妙设计,可以体会怪石嶙峋体现的大自然的魅力,还可以体会花草树木如何映衬出建筑的精美和谐。
这种方式即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更重要是增强了小组协作的凝聚力,完成的作业更是能够让学生拥有成就感。SQ135活力课堂中,小组协作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学生之间一旦发起了讨论协作,就可以保证了课堂的活跃度,同时,小组成员间的合作可以保证每个学生都参与其中,根据每个学生的个人能力进行分工,学生之间会互相督促,互相帮助,就杜绝了有少部分学生怠学的情况。
三、利用学生的喜好增加素材,让课堂中处处中惊喜
以七年级下册《日记本的封面设计》为例,该课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的欣赏,在展示常见日记本的封面时,适当的选取课本的原有图片,可较多的使用课外的图片进行展示。学生在课前已经将课本中的图片反复观看,已产生了疲态,新鲜的图例可以让学生眼前一亮,激发学生的活跃性。第二部分学习日记本的制作方法时,教师先展示范本,可以使用初中阶段的学生喜欢的卡通、漫画类内容。为了能在当堂课完成制作作业,教师推荐给学生的素材可使用可爱的卡通和简约的线条画。有了这些素材的加持,在课堂进行的过程中,能够时不时的给学生一些新鲜,保持学生的课堂热情。
学生自主学习美术最大的核心,就是兴趣。在课堂中引入新的学习方式,让学生不再懒洋洋的猜中老师想要做的事情;在传授过程中保持内容的新颖,学生才会不断的被吸引并带动着往下学;在课堂上以学生的喜好进行发挥,学生才会觉得这堂满是惊喜的课是他们的专属课程。
教师在课前进行许多的准备,有没有实际用途,还要根据不同的学生素质做出调整,班级性格的不同,得到的学习成果也不同。但课改的最终目标不过是让学生能够带上教师给他们准备好的各种资料,进行自主、独立的学习过程,完成课标需要学生去领会的知识。
参考文献
[1]赵丹.创新教学方式让小学美术课更富有活力[J].当代家庭教育,2019(17):161.
[2]王培.农村小学美术游戏化教学实践研究[J].新课程,2021(03):97.
[3]孟婷.开展游戏化教学,构建小学美术有效课堂[J].新课程(上),2018(12):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