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来,随素质教育的逐步深入,语文课堂教学的改革风起云涌,旨在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效率”的含义,就是指单位时间完成的工作量和取得的收获。衡量一堂课的教学效率如何,主要看有效教学时间,即在教与学活动过程中学生学习知识、习得技能、形成能力和提高认识真正起作用的时间。因此,教师在课堂上必须千方百计地提高40分钟的利用率。对此,我谈谈以下几点肤浅的认识:
一、教学反思要及时
有效的课堂教学是智慧的教学。语文课堂教学除了需要激情,还需要智慧,那么如何追求课堂教学的智慧呢?途径恐怕只有一条,那就是学习实践反思——再学习实践反思。教学反思对与我们每一位任课教师来说并不陌生了,备课、上课与反思是课堂教学的基本环节,而教师、学生、语文教材则是教师反思的三个基点。反思的目的在于提高教师自我教学意识,增强自我指导,自我批评的能力,并能冲破经验的束缚,不断对教学诊断、纠错、创新,逐步成长学会教学。因此,为了学生的成长,我们要自觉地反思,为了我们自身的发展,我们要自主地反思,把它变成教师的“习惯动作”。只有及时的实践反思,才能不断完善我们的教学理念,提高我们专业素养,改善我们的教学方式,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实现教学教育最优化。
二、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鼓励学生质疑和创新
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即以学生为本,发挥学生的潜能;在课堂教学中,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实践过程,他们是课堂学习的主人,而教师的作用是隐性的,是为学生的学习服务的。教师在提供了一些丰富的素材后,学生就要进行大量的自主探索。同时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学习方式,如自己独立学习,也可以与他人合作,与老师交流……如我在教《太阳》这一课中,我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现在请大家用自己喜欢的学习方式,学习课文4-7小节,想课文是从哪几方面介绍太阳和我们的关系密切的?请用课文中关键词语来回答。我刚一说完,同学们,有的在高声朗读,有的在窃窃私语,有的在互相讨论,有的在边默读边思考……课堂上学生的学习气氛非常活跃。当在我交流反馈时,绝大部分同学都能回答出从太阳和动植物的关系、和我们人类生活的关系;和气象的关系;和预防疾病的关系。我认为这样的课堂教学不仅让学生了解有关知识,完成了学习任务,而且真正把学习的自主权还给了学生,进一步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这说明,为学生的学习创设独立思考、自主探索的时间和空间,大部分学生是完全可以自己获取知识、自己质疑并解疑的。但是,对那些差生的学习情况不容忽略,也要予以关爱,进行协调,对他们遇到的个别问题要进行个别解决,以此促进差生的学习进程,让全班同学都有不同程度的收获和发展,都能分享收获学习成果的喜悦。
三、探究教法学法,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我们常说:“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这就是说,教学的法则、规律是比较稳定的,而教学的具体方法是变化不定的。
首先,根据教学目的选择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是实现教学目的的手段,是为实现教学目的服务的。方法选用得当就能实现教学目的,就能提高课堂效率。以《丰碑》为例,如果以学习描写人物外貌为教学目的,则可以军需处长的外貌描写为范例,对学生进行肖像描写训练;如以学习对比手法为教学目的,就要抓住人物和景物描写的几组对比,进行讲读分析。如:学习《燕子》一课,作者对春天里的小燕子的描写“一身乌黑光亮的羽毛,一对俊俏轻快的翅膀,加上剪刀似的尾巴,凑成了活泼机灵的小燕子。”“青的草,绿的叶,各色鲜艳的花,都像赶集似的聚拢来,形成了光彩夺目的春天。小燕子从南方赶来,为春光增添了许多生机。”体会燕子的可爱和生机勃勃的春天的景色。教师可指导学生在观察的基础上看作者是怎样抓住景物的特点描写的。
其次,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教法。任何教学活动总是与教学对象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不同的对象,教学方法也就不同。
再次,根据教师本人的风格选择教法。每个教师的个性、气质、素养、专长等不同,在教学中表现出的风格就不同。一种好的教法未必每个教师使用都有效,这也是有些教师模仿别人往往不成功的道理。所以,教师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教法。
四、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激发兴趣
学生的思维活动是建立在浓厚的兴趣和丰富的情感基础上的,只要能够唤起他们对学习对象的兴趣,他们自然会进入学习的境界中,进行自觉自主地学习,比教师的主观灌输更具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针对小学生好奇、好动的性格特点,现代教育技术以其特有的形象性、直观性、生动性,通过图文、动画、音响及色彩等形式,从视觉、听觉、触觉等多方面刺激学生的感官,实现多渠道信息传递,加强学生对知识感知的鲜明度,从而迅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自觉自主地参与学习活动。如教学《桂林山水》一课时,课文中虽然有许多优美、生动、形象的句子,学生们单纯从文字中获得亲切体会与每感美感的熏陶,单凭教师着意的渲染赞叹似乎也颇显费力与空洞,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不如让他们眼见为实,适时地播放一段桂林山水的录像片。那清澈碧绿的漓江水,形态万千的险峻山峰顿时清晰地展示在学生的眼前,在一片情不自禁的由衷赞叹中,学生的兴趣一下子被激发起来,争先恐后地抒发自己的观感,对眼前的奇妙景象赞不绝口,为大自然的神奇壮美深深折服。在浓厚学习兴趣的促进下,学生们畅所欲言,情绪高涨,满怀激情朗读起课文来。在优美的旋律中,全班学生以陶醉在美妙的境界里。
可见,恰当地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把真切的画面展现在学生眼前,可以使他们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充分调动多种感官展开丰富的想象或联想,激发起浓厚的学习兴趣,获得对课文的整体感知,从而培养学生丰富的语言表达能力、理解力及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
总之,课堂是我们教学的主阵地,要切实提高教学效率。只要我们勇于面对问题和困难,冷静思考,勤于实践,善于总结,一定会不断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