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抓好船舶领导班子建设对于加强船舶管理有关键性作用,要在船员管理实践中探索构建“服务型、学习型、廉洁型、创新型”船舶领导班子,不断提升船员管理水平。
关键词:船舶领导;班子建设;管理水平
船员是国家的战略资源,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在建设海运强国、经济社会发展中负有特殊使命,其作用与贡献无可取代。对于以航运公司来说,船员是保障航运主业发展的核心资源,也是整个生产经营的主力军,建设一支高素质船队队伍对航运公司争创世界一流这一目标愿景至关重要。
在船员队伍建设这一系统工程中,抓住船舶领导班子这个牛鼻子无疑是关键。船舶领导班子由船长、船舶政委、轮机长组成,他们是船员队伍的一部分,属于“关键少数”,同时也是船员队伍的排头兵、领头羊,是船舶一线现场管理者,处于船员队伍管理链条承上启下位置,起到桥梁纽带作用,重要性不言而喻。从客观上看,船舶远离陆地,独立性较强,工作环境相对恶劣,世界各地形势复杂,在这个浮动的国土上,需要有一个坚强的领导集体把向定舵,稳定军心,带好队伍,发动群众,战风斗浪。从实践经验上来看,一套船员班子,它的执行力、纪律作风、稳定性等等,无不取决于班子的力量—船舶领导班子强,则队伍团结,凝聚力强,有主心骨,有战斗力,解决问题井然有序,安全生产有保障;反之班子弱,则队伍涣散,管理混乱,相互之间推诿扯皮,闹内部矛盾,执行力差,时不时出现这样那边的问题。
本文围绕如何加强船舶领导子建设这一课题,结合笔者所在单位中远海运船员管理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的探索实践,进行分析研究,提出对策思路,与兄弟公司探讨交流。
一、船舶领导班子建设现状剖析
当前,对于船舶领导班子建设的认识和重视程度主要存在下列三种情况:
(一)对船舶领导班子建设重视不够。
表现在船员管理上侧重于围绕提升船员个人能力素质下功夫,没有把船舶领导班子为作一个整体、一个项目、一个重点来抓,忽略了船长、船舶政委、轮机长作为船舶领导班子成员的双重属性,他们除了必须具备良好的岗位专业能力外,同时还应具有过硬的政治能力、领导能力、管理能力和纪律作风能力。
(二)相关规章制度和工作机制不完善。
有的针对船员能力素质提升制定了较为系统全面的制度和操作流程,内容覆盖到招聘、培训、考核评估、晋升、约束激励各环节,但对应于船舶领导班子建设则没有建立相应的制度体系,有的仅仅在有关制度中一语带过,或通过派前培训、领导接见会谈、上船调研等场合和渠道,以嘱托口气交代船舶“三长”要搞好班子团结,加强配合等,属于“‘三长’派上船,修为看个人”情况,由于缺乏制度依据,没有约束力,班子建设效果没有保证。
(三)随机搭配船舶领导班子,作用难以保证。
在派员调配环节,没有充分考虑船长、船舶政委、轮机长之间的能力、经验、性格等各方面差异和互补,更多的是调配主管人员随机把三名船舶“三长”拼凑在一起,让其上船后自行磨合。有的班子由于磨合不理想,搞不好团结,产生矛盾,发生冲突,各行其是,各立山头,那么这个班子的领导作用、在群众中的威信、执行任务的能力,必然大打折扣、经不起实践检验。
二、船舶领导班子建设缺位对船舶运营的影响
统观近年来船舶和船员队伍中发生的各类事故事件,虽因由各异,但通过深入剖析,绝大多数事故事件都与船舶一线现场管治能力有关。换言之,就是船舶领导班子能力不足,发挥作用不到位,对多数事故事件负有一定的责任。
(一)服从意识较差,船东、租家不满意。
有的船舶在执行航次任务、维修保养任务或其他特殊任务时,船舶领导班子意见不统一,有畏难情绪,讨价还价,阳奉阴违,没有及时向船员做好动员宣传,存在马虎应付、消极怠工行为,最后造成船期延误、货差货损或海损机损事故,受到租家投诉、船东处分甚至海事管理部门处罚。此类事故反映出有的船舶领导班子政治站位不高,大局意识不强,服务定位没有摆正。
(二)知识结构老化,不适应形势要求。
有的船舶领导班子成员认为自身职位已到达“天花板”,已经没有进步空间,满足于已有的成绩,对学习新知识、接受新事物缺乏动力和钻研精神,对新设备使用方法、新出台的海事法律法规、港口国新的规定和要求不愿花时间学习掌握,一知半解,心中无数,习惯于用老眼光看待新事物,用老办法对待新问题,由此而导致的港口国滞留事件、设备误操作事件亦不在少数。
(三)廉洁意识不强,违纪违法事件时有发生。
检视近年来系统内外船舶上屡禁不止的盗卖货物燃油事件、走私违禁物品事件、贪污公款事件、侵占集体利益和船员利益事件等等,折射出当事船舶领导班子道德品质和纪律意识存在不少问题。有的船舶领导班子成员纵容唆使,甚至带头参与其中,有的则装聋作哑,不闻不问,明哲保身。对法律法规无所敬畏,为了一己私利而不惜践踏道德底线、触碰法律红线,让这样的班子当家作主,只要一有条件和机会,只要一有空子和漏洞,什么事情都可能发生。
(四)缺乏创新进取精神。
船舶的创新主要围绕节能减排、降本增效、安全管理这些主题,以专题活动、合理化建议、课题研究等为主要载体,需要船舶领导班子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发动广大船员积极参与,集思广益,凝心聚力,攻坚克难,以此推动船舶管理提升,巩固安全态势。然而一些船舶领导对此认识不到位,认为舶舶日常工作已经很忙了,能把船开好就不错了,没时间搞这些东西,于是不免沦为走过场搞形式,致使创新创效成为一句空话。
(五)领导班子不够团结有力。
一些船舶领导班子成员志不同道不合,势如水火,工作上明争暗斗,生活中拉帮结派,三个人大搞三国演义,这种情况对船舶安全管理的影响是非常致命的,同时也是非常危险的。船上多数工作牵一发而动全身,需要各部门、各岗位密切配合才能完成,同时在船舶这个特殊环境里,大家抬头不见低头见,个人情绪容易放大,矛盾容易激化。
三、构建“服务型、学习型、廉洁型、创新型”船舶领导班子实践
针对船舶领导班子建设存在的问题,我们坚持把加强船舶领导班子建设作为一个重点课题来抓。充分认识到船舶领导班子建设既是船员管理的问题,同时也是党的建设的问题和干部人才培养的问题 。
为推动该项重点工作,特别成立了加强船舶领导建设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设立办公室,以构建“服务型、学习型、廉洁型、创新型”四型船舶领导班子为目标导向,全面启动调查研究和建章立制工作。经各部门共同努力,经深入调研探索,先后制定了以《船舶领导班子配员管理规定》等8个制度为主干的一系列规章制度,年中全面实施以来,有序推进,取得良好实践效果。
(一) 以提升“五个能力”为目标,建立完善船舶“三长”培训管理办法。
围绕“五个能力”(政治能力、领导能力、管理能力、技术能力和纪律作风能力)建设目标,目的在全面提升船舶领导班子把握方向、把握大势、把握全局的能力,组织动员的能力,沟通协调与决策能力,专业知识和技术能力,廉洁自律和遵纪守法能力,从而全面提升班子政治站位和能力素质,贯彻公司党委政治统领和质量引领战略。在提升船舶“三长”能力素质培训上,充分考虑船员高度流动分散的特性,设计制定了培训具体目标、具体内容和培训形式,可操作性强,覆盖面广,最大限度地保证了培训效果。
(二)强化“4+2教育”,确保船舶领导班子廉洁从业和遵纪守法。
“4+2教育”即党章党规、宪法法律、外事纪律、企业规章、“五条禁令”和“十项规定”。在实施“4+2教育”过程中,明确教育覆盖要“实”:对船员纪法教育全覆盖情况加强监督,不定期对船员纪法教育台账和遵纪守法承诺书的签订情况进行检查;教育方式要“活”:坚持分层分类施教,开展有针对性的廉洁风险提示,严防偷盗、盗卖船舶燃油、备件、运输货物、仓储物资和油污水,严防发生境外走私贩毒、嫖娼、赌博等可能造成恶劣政治影响、引发外交纠纷的事件;教育内容要“新”:教育内容要紧密结合当前国际国内形势,国家出台的与船员工作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政策,以及上级相关规章制度,充分发挥典型案例反面教育的警示作用;教育效果要“评”:对船员教育的效果进行测评,以结果导向督促“五条禁令”“十项规定”入脑入心,强化廉洁自律意识,筑牢思想防线。在强化“4+2教育”的同时,坚持派前廉洁谈话全覆盖,念好紧箍咒,把警示提醒工作做在前头,与每一位派船船舶领导班子成员签订廉洁从业承诺书、遵纪守法承诺书,多管齐下一体化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建设,增强船舶“三长”纪律规矩意识和廉洁从业自觉。
(三)选优配强船舶领导班子,发挥“1+1+1〉3”效应。
首先要把好船舶“三长”调配关。启动调配时要坚持“任人唯贤、知人善用、优势互补”的原则,充分考虑船舶种类、船舶主要设备技术状况、船员队伍状况、船舶“三长”的知识结构和性格特征,科学合理配备船舶领导班子,优化资源配置,确保配搭起来的班子志同道合,和谐共处,同心同向,形成最大合力。推进船舶领导班子后备队伍建设,建立师傅带徒弟制度和操作流程,遴选资深优秀船舶“三长”带好见习船舶“三长”,发挥传帮带作用,传授知识经验,传承优良作风,培养合格接班人,为选优配强船舶领导班子提供人才保障。
(四)加强动态管理,确保船舶领导班子始终履职尽责。
在制度设计上,为此建立了三项制度:一是定点联系船舶工作制度,分公司每位领导班子成员定点联系一艘先进船舶和一艘后进船舶,与船舶“三长”建立一对一的直线联系,定期上船开展现场办公,对船舶领导班子加强政治引领,协助解决难题,为船舶领导班子履职提供强有力的支持保障。二是船舶“三长”述职管理办法,建立工作标准和考核指标,全面客观地评估船舶“三长”相互配合情况及在船履职情况,督促船舶“三长”高质量完成各项工作任务,秉持“店小二”精神,服务好船员和船公司。三是建立船舶“三长”季度例会工作机制,打造一个由船舶三长、船管部门、船员管理单位三方参与的学习交流平台,通过现场述职、现场沟通协调,答疑解惑,达成共识,压实责任,确保船岸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
(五)建立激励机制,发挥船舶领导班子主观能动性。
抓好船舶领导班子建设,不仅仅是建立工作标准、提出工作要求,还必须配套建立激励机制,善于用好各种抓手。岸基管理机构要通过完善船舶“三长”分等级管理制度、离船考核制度、推优评先制度、人才选拔使用制度,为船舶“三长”个人发展创造良好环境、拓展事业舞台,使之保持奋发向上精神状态,对事业前途充满信心、有干劲。历年来,系统内岸基管理部门都会组织开展创新创效活动、安全生产活动、劳动技能竞赛和合理化建议等,要组织各轮船舶领导班子用好这些抓手,坚决杜绝形式主义,通过形式多样的活动,发挥一线船员首创精神,发现新问题和新点子,凝聚群众集体智慧,推动船舶管理和船员管理水平双提升。
四、以标准化思维抓好制度落实
实践告诉我们,再好的制度,如果没有落实到位,最后就会成为一纸空文、一项摆设。在完成加强船舶领导班子建设制度设计之后,坚持运用标准化思维,推动各个制度落实落地。
首先是建立工作标准,明确职能部门工作职责。对8个主要制度和相关配套制度涉及到的各项工作进行任务分解,明确工作要求,制定工作标准,同时明确责任领导、责任部门和完成时限,层层压实责任,形成一个任务分解总表和5个任务分解分表。相关职能部门什么时间干什么工作,达到什么目标要求,在任务分解表中一目了然,防止出现疏漏。
其次是强化检查考核,确保各项制度有序推进。根据深圳分公司加强船舶领导班子建设领导小组部署,纪检监督部对照任务分表,定期对各部门工作完成情况进行检查,掌握进度,加强督办,相关情况及时反馈主管领导。人力资源部将相关职能部门落实工作情况纳为月度、年度业绩考核指标,以绩效考核指挥棒调动部门积极性,强化制度执行力。在此基础上,加强船舶领导班子建设领导小组定期组织相关部门召开专题会,通报工作进度,研究分析问题,加强沟通协调,及时解决落实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困难。
第三是持续开展调研,及时修正不合理规定。制度的完善是在实施过程中不断修订完成的,没有一项制度一出台就达到完美境界。国际形势、船舶运营环境、船员队伍状况都是日新月异,与此相关的管理制度同样必须及时更新和补充完善。这就要求岸基管理人员扑下身子,深入基础,加强调研,看实施效果、听船员反馈,准确掌握第一手资料,及时启动相关制度的修订工作,以此保持制度的合理性和可操作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