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背景下如何调整我们的教学方法,才能做到事半功倍?一方面,初中生物新教材教学要把握教学大纲,因为生物学是一门实验科学,观察和实验是学习生物科学的基本方法,得实行教材版本、教学方法以及多种课型的有机整合。另一方面,作为教师,我们要努力创造条件,并结合学生心理、生理特征,按照大纲要求,完成教育教学任务,同时要在培养学生的能力,提高学生素质,提高生物教学质量等方面下工夫。为此,本文特就如何提高初中生物课堂教学效率这一论题作如下探讨:
一、精心设计“引言”,促使学生进入兴奋状态
“引言”是每节课的开场白,在教学活动中,设计精彩的“引言”能扣住学生的心弦,设疑激趣,促使学生学习兴趣的高涨,涉入积求知的兴奋状态,“引言”的设计方法有许多种,如讲故事、直观教具、设置悬念,歌谣引入,成语谚语,知识迁移法等。例如:在讲授《消化和吸收》时,我先提出如下疑问:在我们周围的人中,有的人饭量很大却很消瘦,有的人吃饭并不多,身体却很胖。这是为什么呢?在学完本节后,这类问题都会迎刃而解。通过设问,学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形成对新知识强烈渴求,这样就为教学活动的展开创造了前提条件。
二、更新课堂教学观念,渗透创新意识
课堂教学应以创新要求为归宿,创新是课堂教学的核心。创新课堂构成的要素是探究性、引导性、发现性、归纳性等有机的结合。这就要求教师在实践中创造性地运用现代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将多种教学方法进行优化组合,吸收由教育科学所提供的知识,实现教学方法的创新,用“创造性地教”为学生“创造性地学”创设环境和条件。要做到上述要求,教师本身应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即教师对每个问题的提出及教学过程都必须是再现式思维和创新性思维有机地结合的典范。教师要尽可能把教学过程设计成“发现问题一分析问题一解决问题”的创造型模式,从而使学生自行获取和运用知识,享受创造成功的快乐。在生物教学中,很多内容都可以开展启发式、讨论式教学。
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生物知识的乐趣
兴趣属于人的非智力因素,它对认知活动起着指导、调节和强化的作用,是学习顺利而的心理条件。“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才能使学生在观察、深思生物现象、认识现象本质及人与自然关系的中感到兴奋和激动,使之体会到学习生物知识的乐趣和成功的愉快。如在讲述《有机物的制造——光合作用》一节时,应将力放在事实和现象的联结点上,即“在阳光下每一片绿叶都在生命活动”。我对学生说:“在阳光下每一片绿叶都在生命活动,这生命活动在盛夏尤其活跃,复杂的生命活动,树木便活下来。生命活动决定植物的存亡,与人类的生活息息。科学家实验的策略毕业论文探索奥秘,并了很大的进展,论文范文生命活动粮食生产的工厂化还探索阶段。让站在前人的肩膀上仔细想想,生命活动是怎样依靠土壤、空气物质生产有机物质的,它又是怎样影响的环境与生活的,并畅想‘绿色与未来的生活’。”学生听后,有跃跃欲试之感,对大自然的奥秘感到惊异。生物界绚丽多彩,可学生观察、研究的十分。把生物教学的背景扩大到广阔美丽又蕴含奥秘的自然环境中,让学生生动活泼地学习生物知识,探索生物现象的本质。
四、通过实验,给学生以经历探究和体验
现行的初中生物新教材共安排实验、实习、动手制等,这为培养学生实践能力,获取终生有用的知识和技能提供了条件,也给学生通过实验体验,获取知识提供了舞台。教师要创造条件,选佳最佳的实验时间与传授理论知识相融合,可先让学生实验,再进行理论知识的教学,也可将实验贯穿在理论知识的课堂教学中。
生物学是一门实验的科学,教师不仅要开足用好初中生物教材中所规定的实验,还要开动脑筋,因地制宜,通过增加实验次数来增加学生的动手机会,这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途径,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效率有不可低估的作用,对掌握好生物知识能起到明显的作用。
五、注重教学方法的整合
改革的目的是教会学生学习,提高课堂效率。新课程要求主动的学习,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要求以学生主动参与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教材为主源,以问题为主轴,以训练为主线,以合作交流为主要形式,以探究为主要手段。课堂应是师生互动、心灵对话的舞台;应是师生舒展灵性的空间;应是师生共同创造奇迹、探索世界的窗口;应是点燃学生智慧的火把,因此作为教师首先应当教会学生一些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教学有法而无定法,无论是讲授式、合作式还是探究式,凡是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有利于发展学生个性的都是好方式。不同的课型可以选择不同的教学方式。特别在展示课时教师更要随时调控课堂,对学生的合作与交流或者展示过程中出现的疑难予以解答,错误加以更正,对于个别同学偏离目标甚至游离课堂现象进行及时制止,保证课堂教学顺利进行,使整个课堂紧紧围绕目标形散而神不散。教师在指导过程中,还应该注意多媒体网络与常规课堂教学相结合,为学生提供良好的问题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加大课容量。如在讲鸟类飞行特征时,笔者还从网上下载了相关视频,放映动物世界的部分内容,让学生身临其境,用心体会天高任鸟飞的感觉,再通过小组讨论交流鸟类适于飞行的特征。
在一种轻松愉悦的气氛中,难点迎刃而解,重点突出。
总之,课堂是变化多端的,“书是死的,人是活的”,教无定法,决定一节课效率高低的因素还有很多,比如如何备好课、如何处理后进生与大多数学生之间关系、如何进行有效课堂管理、课后辅导等等,但我们只要多思考、多探讨、多研究、多实践,课堂效率肯定会有不同程度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