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社会科学»教育学>>浅谈中学生作文指导

浅谈中学生作文指导

作 者:张 烨 (四川攀枝花市向阳实验学校,四川 攀枝花 617000)

写作,在语文中占有突出的地位,它既是人们表情达意、交流信息的需要,又是一个人语文能力的综合反映。目前,语文教学改革正朝着加强学生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的方向发展,这从考试增加主观题和作文的份量反映出来。这种改革方向可谓抓住了语文教学的关键。古人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当你把生活中喜,怒,哀,乐用文字经过加工,修饰.整理,也就是我们说的作文了。
有学生作文内容空洞,言之无物,学生怕作文,老师叫头疼,这就是较为突出的问题。那么,治标不如治本。找到原因,在进行“对症下药”很重要。下面,我将就中学生作文指导和大家进行交流。
一、多阅读
要写出好文章,就必须多读书。“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鲁迅先生也提倡多读书,“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这才能酿出蜜来,倘叮在一处,所得就非常有限,枯燥了。” 一个从不阅读的人,想写好作文,那无异于指望公鸡下蛋。
我提出的读书方式是“联想读书”。佳词妙句、精彩片段,可以借鉴;联想和思考,就可能成为我写作的重要素材了。所谓联想读书,就是一边读着别人写的书,一边联想自己的写作,这样,读书就不是一种消遣了,是有心人在“开矿”。通过“开矿”,常常会有所发现,有所触发。这种发现和触发,会点亮你的记忆,活化你的生活经验,连接你隔远的某几个人生片段。你写出来的东西,与书上的内容毫不相干,绝无抄袭之嫌,可是你借鉴了书上的经验或提醒。我们常说书海拾珠,收获就在这里。
说到底,读书就是借智慧。读一本好书,就像与高尚的人对话。我曾在《道德经》里体悟上善若水;在《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里感受革命的不屈;在《撒哈拉的故事》里感受对生活的热爱。阅读让我们接触到古今中外的思想精华,不断拔高我们的思想境界,有助于我们在更高的精神境界下高屋建瓴地进行写作。
在阅读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学习书中遣词造句的方式,积累故事情节的设置方式。随着阅读量的提升,读过的词和句会对我们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哪怕没有刻意诵记,也会在不知不觉流露笔端。可见阅读那些“无用”的好处也会潜移默化、逐渐塑造我们的作文能力。
二、常练笔
要想入作文的大门,并求得不断进步,更重要的是多练。谚语说的好:“文章读十篇,不如写一篇。”这就道出了作文实践出真知的道理。我们学习了一篇文章之后,弄懂了文章的结构方法,弄清了文章的写作特色,就要学着运用这些知识与方法去实践,去练习,使之变成自身的作文能力。
家长可以引导孩子写日记,要引导孩子实事求是地写自己的真情实感,不能虚构编造。在日记里。要有话即长记,无话即短写,避免牵强拼凑。
还要引导孩子不要写成生活的“流水账”,每天总是老一套。要有选择性,对一天的所作所为、所思所想进行比较,挑出一件或几件事情记录下来即可。
要求孩子广泛选取内容,采用各种各样的形式,即力求做到写这一篇与下一篇不雷同、不重复。写日记,能检查孩子的思想、学习和生活等方面的情况,帮助孩子锻炼思考能力。日记的表达方式灵活自由、记叙、说明、议论和抒情等都可用。每天记一点自己的感知、表述一点自己的感情,日积月累,用词造句、表情及达意等的综合能力就会逐渐有所提高。
家长还可引导孩子写读书笔记。学写读书摘记时,家长要引导孩子在读书时把遇到的重要材料、重要论点、自己最为欣赏、感受最深的段落、语句及名言警句等。
根据自己的需要,细心地把原文摘录下来,抄录在笔记本或卡片上。摘记便于复习、查考,能起到积累资料的作用,还可以丰富词汇,训练孩子的读写能力。
三、作文时要抓住细节,把握人、事、物、景的特征。
例如景物描写时可以先选好观察描写的角度,可以定点观察,可以移步换景,也可以取某一部分三点观察。固定地点的话你可以多角度去写,如仰视、俯视、远视等;移步换景就是一边走一边看,走到哪儿,写到哪儿;散点观察是选取一范围内的若干景点分别观察,如《济南的冬天》抓住了济南的山和水进行描写。
 其次,可以抓住景物本身的特征,如:颜色、形状、大小、状态等。在写作的时候就可以从景物的颜色、形状等入手,在朱自清《春》中描写雨“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抓住了雨细、密、多的特点,“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抓住了颜色;又如《紫藤萝瀑布》中“紫色的大条幅上”,泛着点点银光,就像迸溅的水花。
最后,调动视觉、嗅觉、触觉、听觉等感官进行细致描写。我们在观察景物的时候可以闻闻它的味道,用手摸一摸它看是什么感觉或者它给你带来了什么视觉冲击。比如:“花里带着甜味儿”从嗅觉入手描写,“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嗡的闹着”抓住了听觉,“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抓住了触觉,像这样抓住感官进行描写,也给读者多维的感受。
写人的文章时,外貌描写要有特点,不要泛泛而写,要抓住最能反映人物特征的外貌,三言两语,直接勾勒,避免千人一面。如魏巍《我的老师》:“她那时有十八九岁,右嘴角边有榆钱大小一块黑痣。”语言描写要符合身份,在生活中,不同身份的人,说出来的话是不同的,什么身份的人说什么样的话,写出来作文不要带着学生腔。如鲁迅的《孔乙己》:孔乙己便涨红了脸,额上的青筋条条绽出,争辩道:“窃书不能算偷,窃书!读书人的事,能算偷么?”这样的语言就非常符合一个迂腐的读书人的身份。将语言、动作、神态、心理描写综合运用。如:奶奶激动地跑过来,一把把我搂在怀里,嘴里不停地说:“我的大孙子回来了!”通过神态、动作、语言描写,表现了奶奶的喜悦的心情。
当然,在具体的描写过程中,还应根据事物的具体情况,综合运用多种描写方法,并抓住事物的特点,恰当地运用词语,贴切地采用修辞手法及叙述、描写、抒情等表达方式,具体描绘出事物的特征,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学会了这样的描写方法,我们的作文就会更上一层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