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社会科学»教育学>>浅谈“慢教育”下小学高年级经典民族器乐曲的欣赏教学

浅谈“慢教育”下小学高年级经典民族器乐曲的欣赏教学

作 者:吴如美 (常州市星辰实验学校,江苏 常州 213161)


摘   要:“慢教育”下的素质教育目标指出学校要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老师不能只一味重视学生的音乐技术理论知识,而是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让学生能够自主欣赏民族音乐作品,进而通过民族器乐曲来进一步增强学生的民族责任感及使命感。
关键词:“慢教育”;民族器乐器鉴赏;教学策略分析

民族器乐在我国音乐领域占有重要地位,蕴含着丰富的艺术价值。因此在小学高年级音乐教学中,老师应当积极开展民族器乐曲教学,培养学生民族乐曲的欣赏能力,进一步强化学生的民族责任感。随着社会多元化的发展,探讨如何将民族文化融入到教学中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小学音乐学科也应当积极突破多种限制,在民族器乐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民族优越感,让学生积极弘扬我国民族文化。
上学期学校就“慢教育”理念,请了省内特级教师向我校老师展示了公开课,其中特级教师黄美华的《渔舟唱晚》让我印象深刻,课中不再是强调理论知识,而是借助了多种教学手段,让孩子积极主动地欣赏了民族器乐作品,整节课让我们茅塞顿开,原来这就是器乐欣赏课中的文化!原来这就是在践行“慢教育”理念!本文即将分别从文化内涵的重要性、“慢教育”下的教学方式以及拓展延伸等方面浅谈民族器乐曲的鉴赏教学策略,并以此来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
一、“慢教育”中,跨学科融合更有利于学生掌握音乐本身的文化内涵
从本质上讲,音乐教学片面强调知识技能的传授实际上是把音乐作为一种技术而不是一种文化来理解,它所带来的最终后果是音乐教学缺少文化内涵。
从音乐教学本身来看,其基本观点应该是学科性的学习,就是通过音乐作品学习音乐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但任何音乐知识和音乐教育的理念都依托于它所在的文化语境,故,拓展文化视野,提升音乐素养,探寻音乐中的文化密码,丰润学生的情感体验才是“慢教育”下小学高年级的必要之路。
如阿炳的《二泉映月》知道了音乐的结构、音乐旋律的进行、力度的变化,虽然也能从音乐中获得一定的感受,但这是很不够的,还必须从文化的角度去理解音乐,这样才能获得更胜的感悟,就像外国作曲家小泽征尔说:我听了二胡独奏的《二泉映月》是绝对不敢指挥弦乐合奏《二泉映月》的。
黄美华的《渔舟唱晚》中,古诗文的融入教学、美术图画远近景以及戏曲的介入让我们在《渔舟唱晚》的课堂中慢慢地渐渐地就体会到了音乐本身隐藏的情感以及文化内涵,从而让我们感受到了真正的音乐美。
二、多种教学方式可以使学生“慢”速聆听
聆听是开展音乐教学的核心内容,因此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始终围绕着聆听而展开音乐教学。但值得注意的是,在聆听过程中,如果采用的仍然是单一的聆听模式,快速整体地一遍又一遍,学生会乏味,最后只能判断出这首音乐是否有趣,但并不能获得感性的认知。因此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就可以让学生通过不同的方式来聆听,慢一点,细一点,这样学生才会感受到民族乐器的独特性,进而激发学生探索音乐知识的好奇心。
在心理学中也提到,学生的学习最重要的是内驱力的培养,所以在音乐欣赏教学中,要让学生在课堂中能够更好地聆听作品,作为教师要想方设法,不断地以合适的方式来促进学生主动地积极地欣赏作品,本文中我总结了如下几点教学方式。
(一)以乐器的音色听辨以及模拟为方式
黄美华的《渔舟唱晚》中,后半段小提琴版《渔舟唱晚》的介入分析让孩子们更加积极主动更加意犹未尽!
在六年级下册的《牧歌》欣赏教学中,我们为了区分民族乐器马头琴和西洋弦乐器小提琴,所以在课堂之初就听了两个便于区分的小片段,采用这样的方式也因为牧歌本身也有两个欣赏的版本。
(二)以故事情境为方式
黄美华的报告中指出《二泉映月》我们可以赋予乐曲情绪本身以故事情节:如一天卖艺下来温饱无着落的归途中如孤寂一人、兀自忧愁如惨淡的月光下一个蓬头垢面的老妇用竹竿牵着阿炳等等
(三)以图形结构辅助为方式
在欣赏《二泉映月》的时候为了使情绪对比更直观,我们可以采用图形结构的方式在每个波段的上方都剪好相应的音乐便于对比欣赏,这样的方式我想更直观更便于教学。
(四)以符合乐曲本身的律动为方式
如欣赏民乐合奏《春节序曲》在中间抒情的中板部分,描写的是小场的舞蹈表演,我们可以融进东北特色的秧歌更有助于学生欣赏到乐曲本身的段落情绪。
(五)以填符合乐曲情绪的词朗诵或唱旋律为方式
这样的教学方式比较普遍,在很多的作品中间都是可以加进去,有的器乐曲本身就是由民族乐曲改编而来,像这样的影子旋律我们通常欣赏的时候就可以拿原有的歌曲来唱便于感受乐段,如《瑶族舞曲》欣赏的时候可以加入歌唱《瑶山夜歌》来辅助欣赏。如没有明显影子的旋律但又是从民歌中改变而来的,我们可以通过先唱歌曲然后再来欣赏器乐曲,如歌剧《白毛女》选段,我们可以先歌唱民歌《小白菜》来辅助欣赏。还有的器乐曲没有任何影子的我们也可以自己编创合适的歌词,如《春节序曲》中抒情部分。
(六)以鼓励想象为方式
让学生想象音乐作品的场景,能够进一步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对于高年级的小学生而言,其思维模式已经初步形成,因此让学生通过联想能够感受音乐的氛围,进而去了解音乐的背景及内涵,掌握乐器的基本演奏方法。
结束语
综上所述,“慢教育”理念下民族器乐曲的教学方法多种多样,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综合考虑课堂教学情况以及音乐教学目标,来不断完善教学重点。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也要合理运用教材内容,让民族音乐能够深入学生心中,进而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及责任感,使得民族乐曲能够在学生的心中生根发芽。
参考文献
[1]齐道喜.新中国以来民族器乐发展艺术研究[J].艺术评鉴,2021(11):15-17+21.
[1]王美勤.民族器乐曲欣赏教学五步曲探究[J].成才之路,2021(12):118-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