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提出,强健体魄是青少年学生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基本前提,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体育工作。同时,新课程也强调,要充分保障小学生每天一小时的体育锻炼时间。作为积极贯彻落实国家相关政策的重要举措,小学大课间体育活动以传统的课间操为基础发展而来,不仅使小学生每天一小时锻炼时间的目标得到了保障,推动了小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更营造了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极大地促进了校风、学风的改善。
关键词:小学;大课间;体育活动;实践探究
引言
近些年来,很多小学相继开展了多元化的体育大课间活动,但本质上来讲,仅仅是一种延长了活动时间的形式主义的大课间活动,活动内容的单一化、活动形式的枯燥性严重制约着小学生的活动参与主动性。基于此,必须全面落实以人为本教育理念,在调整教师教学模式的同时,改进教学方式,全面加强小学体育大课间活动的有效性。
一、丰富活动内容,培养小学生体育核心素养
好奇心重、“喜新厌旧”是小学生与其他年龄段学生的明显区别,这也就意味着,必须不断丰富大课间活动的主要内容和形式,以充分调动和保持小学生对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参与热情,同时有效培养小学生的体育核心素养。
(一)组织趣味游戏,激发小学生参与热情
对于很多小学生而言,大课间体育活动等同于一种游戏,这种心态一方面导致了其参与活动思想的扭曲,但另一方面也为大课间体育活动内容与形式的丰富提供了有利契机。因此,教师可以在将一些灵活性的趣味游戏融入到大课间体育活动范畴内,如跳皮筋、丢沙包等,也可以开展诸如雪地探险、大鱼网(两个人手拉手抓人,被抓到的人加入拉手队伍,继续抓人)、校园寻宝(给定关键词,让学生们在指定范围内寻找教师事先放好的“宝藏”)等游戏,从而使大课间体育活动的样式更加多元、内容更加丰富,学生的参与感、体验感都得到同步提升。教师除了要从旁指导之外,还应当适时参与其中,以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在奠定大课间体育活动质量的同时,推动新型师生关系的构建。
(二)组织比赛项目,强化小学生团队意识
对胜利的渴望同样是小学生的明显年龄特征,因此,教师也可以利用这一点来组织体育比赛项目,这种类型的体育项目对小学生具有极强的吸引力,因而可以强化小学生的活动参与感。具体来讲,教师可以组织全班学生共同参与的团体式比赛,比如拔河比赛、跳绳比赛、篮球比赛、羽毛球比赛等,首先,需要将全班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的成员既要包括外向的学生,又要包括内向的学生,既要涉及体育基础强的学生,又要涉及体育基础薄弱的学生,其次要保障团体比赛项目的时间和频次,比如可以定在每周三或四组织,最后还应当根据比赛结果进行积分记录和排名,抉择出最终的冠军小组,并给与适当的物质奖励。通过参与这种团体性质的比赛项目,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得到有效激发,其团体意识也会得到进一步强化。
二、加强组织管理,优化大课间活动整体质量
科学合理的组织管理是有效开展小学大课间体育活动的重要保障,同时也是循序渐进、稳扎稳打逐步落实体育课程改革内在要求的重要依据。因而,在组织小学大课间体育活动的过程中,教师就应当注意以下两点:
首先,加强宣传教育,扫清思想障碍。针对小学生和教师对大课间体育活动重视程度不足的情况,教师应当注意对新时代、新背景下开展大课间体育活动的相关政策和要求进行全面教育,如利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介绍相关的政策内容和体育项目,或对小学生对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参与过程进行积极引导,从而使小学生能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以更加积极主动的状态投入大课间体育活动中。
其次,制定多元化方案,创新活动组织。教师是小学大课间活动的组织者和领导者,不同学习阶段的小学生在参与大课间活动上会呈现出不同的特征,这也就意味着,组织大课间体育活动必须制定多元化、针对性的体育活动组织方案,使学生能够真正地投入到体育活动与体育训练中。除此之外,要对本校现有的各种体育资源和体育健身器材进行全面了解和深度挖掘,如积极向学校反映大课间体育活动基础设施不健全、大课间体育活动场地空间有限等问题,使学生能够参与大课间体育活动能够拥有充足的、更具活力的体育运动环境和氛围。
三、健全评价系统,突出大课间活动实效性
教学评价是教学活动的重要环节,是科学评估教师教学活动效果、学生学习成果的重要途径,也是教师革新教学模式、优化教学规划的重要依据。因而,在组织大课间体育活动教学评价时,首先要确保评价系统的完备性,如教师可以依据学生在参与集体体育活动中的短时记忆、计量作业、注意力3项指标进行现场评价,客观评估小学生的运动负荷。同时在评价内容上,可以评选活动小明星、优秀团队等,给与相应的奖励和激励,进而激发小学生的活动热情。
结束语
总之,体育运动是全民身体健康之本,加强小学体育锻炼、强化小学生身体素质已经成为和文化教育、素质教育具有同等重要地位的头等大事。针对信息时代的到来以及其他因素的影响所导致的小学生体育锻炼时间短、身体素质逐渐下降等情况,教师要全面贯彻落实小学体育大课间活动理念,充分了解小学生的成长情况和身心发育规律,创新体育大课间活动内容和样式,使大课间活动的趣味性得到全面提升、体育教学活动价值得到充分发挥的同时,全面推动小学体育教学改革,促进小学生的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辜宗权.如何构建一个具有育人意义的小学体育大课间活动[J].中外交流,2021(06):230.?
[2]邓超.小学体育大课间活动长效机制的构建[J].科学咨询,2020(21):118-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