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社会科学»教育学>>如何有效运用节奏教学提高幼儿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如何有效运用节奏教学提高幼儿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作 者:李铭芳 (北京市昌平区机关幼儿园,北京 昌平 102200)


摘   要:随着社会发展进程的不断加快,全面推动幼儿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已经成为了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发展发现,并得到了社会的一致认可。作为幼儿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幼儿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集中反映了幼儿的艺术修养、文化底蕴、创造思维和实践能力,有效运用节奏教学提高幼儿的艺术审美对于发展和健全幼儿的完善人格,帮助幼儿获得全方位、立体化的审美感知,进而能够感受美、表现美、演绎美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幼儿;节奏教学;审美创造能力;运用对策

引言
作为幼儿园教育中培养幼儿想象力、审美能力和创造力的教学活动,节奏教学是在原有音乐的基础上,跟随着音乐旋律产生的律动节奏感,是实现幼儿身心真实感受与音乐融会贯通的重要途径。核心素养培养背景下,遵循幼儿艺术发展的客观规律,充分尊重和体现幼儿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以提高幼儿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为最终目标来有效开展节奏教学,对于幼儿的全面发展至关重要。
一、开展音乐节奏训练,培养幼儿创造力
实践锻炼为理论学习提供了丰富多元的内容源泉,理论学习同时也需要经过实践来检验和完善,而音乐节奏训练就是使幼儿获得丰富、全面、综合审美体验的重要机会,也是培养幼儿音乐创造力的重要途径。因而,加强针对幼儿群体的音乐节奏训练,既是提高幼儿节奏教学质量的关键,又是培养幼儿艺术审美和艺术创造力的重要环节。
具体来讲,开展音乐节奏训练,首先要激发幼儿参与音乐节奏训练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此,教师可以充分挖掘幼儿身边蕴藏的丰富节奏训练素材,如心跳声、呼吸声、汽车声、鼓掌声等,在此基础之上启发幼儿主动思考、引导幼儿开展节奏训练。这些能够有效刺激幼儿听觉的节奏声音,能够挖掘幼儿与生俱来的节奏潜能,使被动学习转变为更具有主动性和创造力的反应能力。其次,还应当强调对学生进行基于运动的节奏训练,如听到铃鼓打击节奏来变换走、跑、全身活动等运动,通过反复的日常练习来强化幼儿的肌肉记忆,并在此基础之上,结合个人理解来创意不断的变换动作。
二、开展故事表演活动,锻炼幼儿表现力
喜欢故事、爱好表演是幼儿群体区别于其他年龄段学生的本性特征,因而,在开展幼儿节奏教学过程中,教师就可以把握这一重点开展具有独特性、趣味性、音乐性和艺术审美性的音乐故事表演活动。特别是对于中班、大班的幼儿来讲,他们已经积累了一定的故事素材和生活经验、表演能力和创编能力,因而,通过音乐故事表演活动来锻炼幼儿的创编思维和表现能力具有明显优势。
首先,教师要依据幼儿的年龄特征,让幼儿们首先选择自己喜欢的音乐故事,然后为幼儿提供充足的时间和自由,让他们来讨论这些音乐故事是否适合表演、哪样的形式更适合对其进行表演等。经过层层筛选,最后确定要表演的故事。
其次,在教师指导下,幼儿们完成小组和角色的划分,并集体准备故事表演活动所需的道具、服装等;
最后,在学生们表演结束后,由学生进行组内互评、由教师进行针对性指导,并对自身的表演进行改进,
通过自选、自导、自演、自评的过程,幼儿可以加深对故事的理解,同时也可以使幼儿的表现力和创造力得到有效锻炼。
三、开展生活观察活动,挖掘幼儿创造潜能
生活是理论知识的源泉,生活中富含着丰富的教学资源,而这些教学资源往往将在挖掘幼儿创造潜能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因而,在运用节奏教学来培养与发展幼儿创造力的过程中,教师应当特别强调对幼儿年龄特征和学习特征的挖掘,通过引导幼儿细心观察生活,感受花花世界的千变万化、精彩纷呈,而后综合调动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思维,引导幼儿将自身的生活观察融入到节奏学习中,从而挖掘幼儿的创造潜能,比如观察自然音响(雷声、风声、下雨声等)中的节奏,或者从日常语言中归纳节奏(老爷爷慢吞吞走路的声音、闹钟声的滴滴答答声等),通过归纳概括生活中的节奏音响来逐渐形成正确的思想方法,以更好地理解音乐节奏教学中所涉及的节奏和相对应的情感表达、人格塑造和氛围渲染等。
四、开展音乐欣赏活动,升华幼儿审美能力
音乐欣赏是音乐教学的重要环节,也是培养幼儿音乐审美能力和创造力的重要途径,通过聆听或其他辅助手段来体验和感受音乐作品的艺术内涵和情感内涵,进而获得精神层面的满足和思想层面的升华,这是开展音乐欣赏活动以升华幼儿审美能力的基本前提和最重要目标。具体来讲,在组织音乐欣赏活动的过程中,教师要充分保障幼儿认真聆听音乐作品的空间,在作品的选择上要结合幼儿已有的生活经验和音乐经验,只有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幼儿的欣赏兴趣,使其更深刻地投入到对音乐的理解与接受当中。
比如《钟表店》音乐作品欣赏活动,该作品中出现了多种多样的声音,比如开门声、钟表声(如挂钟声、闹钟声、怀表声等)、口哨声以及发条松弛和钟表匠上发条的声音。在组织欣赏活动时,教师就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不同类型的声音,从而让学生在聆听音乐作品时能够正确区分不同类型的声音。在此基础之上,还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钟表店里工人的日常工作,然后将其与自身对音乐作品中不同声音的理解相互融合,从而体会不同铃声与音乐结合所产生的独特韵律和节奏。
结束语
总之,在幼儿教育中开展音乐节奏教学,是幼儿感知音乐的基础,是提升幼儿音乐素养、音乐审美和音乐创造力的重要途径,更是完善当前幼儿音乐教育体系的重大改革举措,对于实现幼儿全面发展、推动幼儿音乐教育改革具有重要意义。因而,幼儿教师要正确看待节奏教学的重要教育价值和教学现状,通过引导幼儿观察生活以及开展节奏训练、故事表演和音乐欣赏等活动,有效培养幼儿的艺术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参考文献
[1]高悦斌.节奏训练在幼儿钢琴教学中的重要性和范式讨论[J].文艺生活·下旬刊,2020(06):203-204.?
[2]杨丽.试论幼儿园音乐教育中节奏教学如何有效开展[J].速读(中旬),2017(06):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