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系河南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
课题名称:提高初中数学试卷讲评课有效性的研究(课题批准号:2021YB1347)
摘 要: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我国教育领域开始了素质教育课程改革的进程,其中最核心、最主要的一点就在于为学生减负、为课堂增效。作为初中数学教学活动中的重要环节,试卷讲评不仅承载着经验总结、思路拓宽、规律揭示和能力提高的重要功能,更对学生数学思想的形成、数学素养的提升以及学生未来的学习与生活存在长远的影响力。而在素质教育背景下,如何提高初中数学试卷讲评课的实效性,使之在新课程理念下焕发新的光彩,同时让初中学生在这个过程中查漏补缺、拓展思维,需要初中数学教师认真思考和不断探究。
关键词:初中数学;试卷讲评课;实效性;提高策略
引言
教学、考试、总结、升华是构成教学活动完整体的重要内容,其中,教学的效率和成果往往需要考试来进行检测和评估,而考试所得的结果往往为教学活动的设计、教学方式的调整等提供着客观、合理、极具参考性的教育价值。试卷讲评是在练习或考试结束以后,教师针对学生的考试情况进行整体分析和评价的过程,从根本上来讲,试卷讲评课是一种学生巩固所学数学知识、提升数学应用能力、内化数学基本规律的重要课型。
然而,现阶段的初中数学试卷讲评课过于依赖教师的“一言堂”,讲评课缺乏计划性、讲评课形式过于单一、讲评课内容过于局限以及后续性的缺失等现象十分严峻,而由此导致的教师“条条是道,滔滔不绝”、学生“似懂非懂、恹恹欲睡”的教学困境,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试卷讲评课实效性的发挥。针对这种情况,为了进一步落实素质教育的多元要求,同时满足初中学生全方位的数学学习需求,必须重视初中数学试卷讲评课实效性的提高。
一、有效开展初中数学试卷讲评课的基本原则
(一)凸显学生主体性
以往的试卷讲评课更多地是强调教师在课程组织过程中的主体性,即以教师的分析讲解为主,因而导致了学生参与度较低、讲评课有效性较差的局面。因而,在提高初中数学试卷讲评课有效性时,就应当彻底改变“教师一卷讲到底,包打天下”的讲评方式,凸显学生的课堂教学主体性,积极调动学生参与试卷讲评的主动性、能动性和创造性,通过为不同学生创造自己总结、自行讲评的机会,让学生逐渐养成自我反思、自主探究、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意识。
(二)凸显讲评激励性
在第斯多惠看来,相对于本领的传授,教学的艺术应当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对于初中学生而言,数学课程的学习难度要明显高于其他学科,所以当考试过后,学生们往往会因为成绩不理想而陷入一种极端的负面情绪中,最明显的表现就在于对分数的敏感性。倘若教师在讲评的过程中过于关注相关统计数据(如及格率、试卷最高分、全班平均分等),就会在不经意间对学生的自信心、自尊心造成一定程度的伤害。因此,在开展初中数学试卷讲评课的过程中,教师应当尽量避免提及以上敏感词汇,用激励性的语言和手段代替批评性的点评,如夸奖学生数学试卷的卷面整洁、解题规范,学生解题思路新奇、富有创造性等,通过这种激励性的评价来保护学生的健康心理状态。
(三)凸显问题针对性
在一套完整的数学试卷中,会存在难易程度不同的题目类型,而初中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能力、解题思路等各方面的差异性也会导致学生在错题数量、错题类型等方面的不同,倘若教师以面面俱到,从第一道题讲到最后一道题,一方面会造成试卷讲评课时间的浪费,另一方面也会使学生无法掌握错题的关键和重点,甚至引起学生的厌烦心理。因此,在提高初中数学试题讲评课有效性的过程中,教师要凸显错题的针对性,针对普遍问题和个体错误进行针对性备课,首先抓重点和典型错题,通过“查病情”、“找病源”以及变式训练等过程,让学生在错误中学会思考、总结和举一反三。
(四)凸显思维多元性
与初中阶段其他学科不同,初中数学题目往往可以从不同角度、运用不同的知识点和解题技巧进行解答,也就是数学课程学习和解题过程中常常提到的“一题多解”概念。因此,在初中数学试卷讲评课堂上,教师应当以提升学生思维的多样性、全面性为基本方向,鼓励学生打破常规,延伸学生思维的宽度与广度。
二、提高初中数学试卷讲评课有效性的策略
(一)分析统计学生试卷情况,做好课前准备
课前准备工作是有效开展初中数学试卷讲评课的前提和基础,也是关乎学生参与讲评课时实效性的关键环节。在课前准备环节,教师需要对学生的试卷考核情况进行整体分析和错题数据统计,如出错概率较高的题目、难度较大的题目、容易出错的题目等。总体上来讲,这种整体性的分析与总结有助于直接反映初中学生对数学知识点的掌握情况,针对学生们的共性问题进行集中讲解、错误原因分析总结,针对部分学生的个性问题进行单独性的讲解,从而使不同学习层次的学生都能够得到重视,使其多样化、差异化的数学学习需求得到最大限度满足,进而提升教师试卷讲评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二)创新应用试卷讲评方法,优选讲评内容
就现阶段初中数学试卷讲评课的实际情况来讲,很多数学教师在组织试卷讲评课时,往往会从头讲到尾,既没有考虑到学生的实际答题情况,又忽视了学生的实际学习诉求,更拉低了初中数学试卷讲评课的实效性。
针对这种情况,为了进一步提升讲评效率,促进学生对错题知识的吸收内化,同时减少非必要的讲评课时间成本浪费,需要教师对讲评内容进行有效筛选和优质选择,从而实现重点明确的试卷精讲。通常来讲,数学试卷中不建议作为讲评内容的题目类型和数学知识点主要包括以下几种:学生已经掌握或者没有出错的知识点、与课堂所学内容无关的题目、与初中数学考试大纲不符或者超过初中学生现有学习水平的的题目等。除此之外,在讲评方法的选择上,也应当根据题目类型、难易程度的不同来有所区分:
首先,典型性的数学题目,应当重点讲解,从而逐渐培养初中学生良好的数学问题解决能力;
其次,出错率较高的数学题目,教师应当针对性地进行解题方法和解题策略的指导,使学生能够获得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提升,以及不断增强自身的数学技能;
第三,有待加深理解的数学题目,整合相关数学知识点,以对讲评内容的优化为前提进行试卷的统一讲解。
除此之外,还应当引导学生运用分类归纳方法来区分那些容易混淆的题目,通过对比部分知识点相近的题目来把握蕴含其中的数学知识本质,从而有效培养学生的分辨能力和思辨思维。
(三)选择适宜答案呈现方式,提高讲评效率
对于提高初中数学试卷讲评课的实效性而言,答案的呈现方式同样发挥着重要作用。新课标强调初中数学要积极承担促进学生思维发展、提升学生学科能力的教育功能,这就要求数学试卷讲评课要特别重视试卷结果和学生思维过程的呈现。因此,教师在组织数学试卷讲评课的过程中,要注重将数学思维方法与试卷讲评课程的有机融合、相互渗透,从而夯实初中学生数学学习、数学问题解答的理论知识基础和思维方法基础。
具体来讲,在试卷讲评过程中,教师应当避免直接展示参考答案的呈现方式,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逻辑思维能力为主要方向,以初中数学试卷的具体内容为出发点,合理选择差异化的答案呈现方式,比如正误答案对照、一题多解方法比较、多媒体展示等。通过这样差异明显、形象生动的试卷讲评教学方式,一方面可以唤起学生参与试卷讲评的主动性、能动性和创造性,使其能够更积极地去思考、产股关心,另一方面可以基于学生的理解开展变式训练,使学生在循序渐进中获得数学解题技能的提升。
(四)归纳整理数学解题技巧,巩固讲评效果
解题技巧的归纳整理是开展数学试卷讲评课的关键环节,是学生总结错误经验、提炼数学思想、丰富解题技巧、指导未来学习的重要途径。因此,在数学试卷讲评课程结束后,教师应当为学生预留一定的时间,让学生们再次浏览试卷,一方面查找自己遗漏的错题、理解不到位的知识点,在课上单独请教教师答疑解惑,另一方面回顾教师讲评的错题和指出的其他解题思路,并做好错题笔记,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为后续的复习工作提供极大的便利。
除此之外,针对学生们容易出错的共性问题,教师还可以开展针对性错题训练,来锻炼学生们的数学知识应用能力,同时,通过继续考察学生的答题情况来明确学生们对之前出错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结束语
总之,作为初中教育阶段检查数学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数学试卷在某种程度上可以直观地反映学生的学习状态、对知识的理解与应用效果以及教师的教学成果,更将对教师调整教学计划和教学方法提供重要且必要的实时数据参考。因而,为了实现教学效果最优化,教师要坚定“方法是关键、思维是核心、渗透科学方法、培养思维能力”的基本方向,立足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认知规律,因势利导,使学生获得错题得以纠正、能力得以培养、素养得以提升的最佳学习成果。
参考文献
[1]牛文军,高轶群.优化试卷讲评方式,增强讲评实效性[J].中学数学,2019(22):82-83.?
[2]王喜.初中数学试卷讲评课的教学策略研究——兼谈练习讲评课的教学策略[J].数学教学通讯,2020(02):31-32.
[3]林丹群.微课助力让初中数学试卷讲评课绽放新光彩[J].考试周刊,2018(14):77-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