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随着科技及信息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我国航空飞行技术得到了长足的进展。主要表现在飞行监视技术、飞行训练技术和飞行运行技术等方面不断完善和发展,为我国飞行技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从未来飞行技术发展趋势分析,飞行技术将与卫星技术相互融合、自动飞行系统逐步推广和应用、机载数据库的管理和维护不断完善、实现复杂环境和区域的飞行等方面实现新的突破,从而推动飞行技术的发展。
关键词:飞行技术;发展现状;未来趋势
航空飞行技术不仅直接关系到飞行安全问题,也体现了一个国家的国防实力和综合国力。目前我国在航空飞行技术方面取得很大的进展,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着的一定的差距。因此,正确认识现阶段我国航空飞行技术的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对我国航空事业的发展和国防安全意义重大。
一、航空飞行技术发展现状
我国航空事业起步于上个世纪50-60年代,随着科技的发展,飞行运行技术也不断发展,实现了各种低能见度及高原运行等复杂环境条件下的飞行任务,为我们航空飞行的技术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低能见度飞行技术
低能见度飞行常见于特殊天气环境条件,直接影响飞行员起着陆的安全性,因此一直是航空领域关注的重点。当能见度较低时,驾驶员无法清晰有效的判断飞机前方降落环境的位置及相关状况,容易造成操作失误,导致飞行安全事故的发生。而随着现代科技技术在飞行技术中的普及应用,低能见度飞行技术也逐渐成熟和完善。目前,在低能见度条件下综合运用了平视指引系统、合成视景系统以及平视指引系统等三大系统,大大降低了飞行和着陆过程中的危险性,保障了特殊环境下飞机的安全运行。目前,这三大系统已在我国军民航空领域得到广泛普及和应用,比如:民航飞行中对平视指引系统(HGS)的飞行标准做出了相关规定,允许配备有平视指引系统的航班可以将决断高从I类的60m降到45m。
(二)高原运行技术
高原运行技术目前正处于发展阶段。受高海拔、气候寒冷等高原恶劣环境条件的影响,飞机、机场的运行都存在着较大的难度。我国航空部门基于高原的特殊环境对高原机场进行合理的分类,并提出具有针对性的相关标准。分类标准主要依据海拔高度的不同,将高原机场分为一般高原机场和较高高原机场。其中,将海拔高度1500m作为一般高原机场的划分主要标准,而将海拔高度2438m作为一般高原机场与较高高原机场的分类限值。同时,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针对高原运行的相关技术也有了长足的进展。目前,积极推广使用的新型高原运行导航系统是RNPAR ,其技术原理主要以“卫星导航+惯性导航+气压垂直导航”为主,为高原运行的飞行提供良好的导航服务。RNPAR 高原导航技术的推广能够大大降低高原运行和同行的相关标准要求,解决了高原运行的众多困扰难题,为推动高原运行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三)飞行监视技术
近年来,飞行监视技术已经在国内外飞行领域得到了重大的发展。从国际飞行监视技术发展来看,主要集中于 ADS-B 和 ADS-C 技术的应用和开发中,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已经对相关技术进行普及和推广,不仅大大降低了运营成本,而且提高了运营效率。在我国发现现状看,ADS-B 和 ADS-C 技术也逐渐得到应用和发展。 主要是我国民航学院的部分地区已经开始通过应用 ADS-B 技术对飞机运行进行相关监测,推广和普及已逐渐形成规模。同时,我国相关部门还针对 ADS-B 监测技术颁布了《在无雷达地区使用 1090 兆赫扩展电文广播式自动相关 监视的适航和运行批准指南》,更多关于飞行监视技术的应用和开发项目也在逐步开展。
(四)飞行训练技术
驾驶员的飞行技术直接关系航空飞行的安全性。目前针对飞行员技术的训练,我国民航部门也有严格的标准和要求,特别是对飞行员进行螺旋、大坡度盘旋下降等特技方面,有更为严格的要求。在航空通信英语方面,我国也依据 ICAO 的标准做出了相关规定,要求驾驶人员应最低达到ICAO4 级英语标准。在飞行训练相关设备方面,主要采用高质量的模拟训练设备为主要基础,并配备相关的低成本实践辅助训练设备来完成对飞行员飞行技术的训练。这种严格的训练设备体系的推广使用,既能实现良好的飞行技术训练效果,同时又可以降低训练的成本和训练周期,实现双赢的局面。目前,在我国大部分航空学院的培训体系中,重点增加针对 CBT、无限模拟器、IPT 等的训练时间和应用规模,从而达到相同训练效果下的最佳效益。
二、飞行技术未来发展趋势
随着我国科技的进步和信息技术的发展,新技术不断与飞行技术实现融合,将会同高科技形成共同发展的趋势。具体来说,未来航空飞行技术将呈现出以下特点。
(一)飞行技术与卫星技术相互融合
目前大多数国家在实行飞行检测时都要借助卫星导航来实现,例如 ADS 监视技术的报告的飞机精确位置信息时,都需要依赖于卫星系统的定位和导航功能。在飞行通信方面,基于卫星数据链的 CPDLC 通信方式也逐渐推广和普及。因此,在未来的飞行技术发展中,将会与卫星技术形成共同促进、共同发展的趋势。
(二)自动飞行系统逐步推广和应用
从现状阶段看,我国军事和民航领域都已经配备了精确地导航和自动飞行系统,在执行飞行任务时能够精确自动控制航向和航线,但仍有部分运输机无法达到相关导航性能的要求。而自动飞行系统的逐步推广和应用将会从一定程度上解决该类问题,为飞机的精确定位和自动飞行提供良好的保障,并逐渐成为现今飞行技术的重要技术。
(三)逐步完善对机载数据库的管理和维护
目前航空飞行中PBN、ADS 等飞行辅助新技术得到了普及和推广,这类新技术的使用不仅能提高飞机对于航向和航线的自主确定,还能逐步摆脱对于地面导航的依赖。但其弊端是加大了对于定位信息数据的严重依赖。因此,其于这种现状,相关人员要做到做到及时、合理和准确的管理和维护机载数据库,从而做到对于飞机飞行安全性的保障。因此,机载数据库的合理管理和维护是飞行技术未来的重要趋势之一。
(四)实现复杂环境和区域的飞行
目前随着我国空军及民航事业的迅速发展,民众对飞行目的地的需求也不断扩大,表现在某些针对存在飞行挑战的地区需求也日益增多。但在这类地区中,由于环境、地理和气候等因素的影响,使的机场建设和飞机运行都存在着极大的困难。因此,在未来的飞行技术的发展中,针对挑战性的区域或环境,实现合理的飞行运行将会是重要的发展趋势之一。
三、结语
总而言之,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发展,航空飞行技术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使飞行安全系数越来越高,在未来的发展中,人们对航空飞行技术的要求和飞行安全越来越高, 我国航空飞行技术将会继续向着信息化、自动化、自主化方向发展,会有更加广阔的提升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1]姚德清,魏毅寅,杨志红,崔乃刚.空天飞行器制导控制技术研究进展与展望[J].宇航学报.2020(07)
[2]程金陵,徐世宁,等.民用飞机驾驶舱综合显示系统的发展趋势[J].民 用飞机设计与研究,2009(4):1-3.
[3]陈湘燕,陈东程.高原机场及航线实施 RNP/RNAV 运行优势探讨 [J].中国民航飞行学院学报,2007,18(4):20-23.
[4]李鹏.浅谈飞行技术与飞行安全[J]. 科技风.201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