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初中英语教学,重在提高学生的英语语言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拓展学生的语言视野。利用不同的学习技巧优化学生的阅读学习,也成为当前英语教育创新的热点问题。将思维导图应用到初中英语名著阅读教学活动中,不仅能够让学生的阅读逻辑越来越清晰,还能开发学生的阅读潜能,促进其阅读成效的丰富。
关键词:思维导图;名著;阅读;内容;思路
一、名著阅读前,应用思维导图
名著,对于很多初中学生来讲是遥不可及的存在。很多初中学生缺少英语名著阅读的信心,在日常学习实践中,大多数学生对其敬而远之。他们认为名著的篇幅较长,读起来太费时间,没有持续阅读的耐心。因此,教师要关注初中学生名著阅读兴趣的激发。兴趣的培养,在于用阅读文章中的部分信息,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促进学生开展自主阅读。教师要考虑初中学生的阅读情况与阅读水平,充分考虑各类因素对学生名著阅读情绪与心态的影响。利用思维导图,做好阅读准备。教师可以变换不同的方式,在阅读前制作或者引导学生绘制思维导图,在培养学生自主阅读意识的同时,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思维导图的绘制,切入点不同,会给学生的阅读学习产生不同的影响。
例如,在阅读《小妇人》之前,教师可以用自己绘制好的思维导图,为学生讲解故事的梗概,激发学生的名著阅读兴趣。思维导图可以从“安妮”这个主要人物入手,通过思维导图展示安妮与其它人物之间的关系,像安妮与马修和玛瑞拉为收养关系,再通过下一级信息,展示出马修和玛瑞拉人物品质和性格特点。引导学生在阅读开始之前,对安妮与二位收养人之间的关系进行预测,预测出一些小的故事情节。而其它人物,则只展示名字,不展示人物关系。这些未展示出的内容,就会成为激发学生阅读好奇心的要素,促进学生找到阅读过程中的关注点。同时,鼓励学生在阅读前主动预测,构建出个性化的阅读思路。根据自己的预测成果去阅读,一边阅读一边对比,有利于学生名著阅读成果的丰富。除此之外,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主要人物的名字,让学生构建一个属于自己的“小妇人”故事,用思维导图展示出来。以此为前提再去阅读,有助于阅读动力的充足和阅读速度的提高。
二、名著阅读中,应用思维导图
在阅读过程中,部分初中学生的阅读习惯不好,导致最终阅读没有成效。这些学生虽然眼中在过英语词汇,却并没有动脑去理解阅读文章的意思。在阅读后,也不知名著真正所言。因此,教师要积极利用思维导图,给学生安排合理的阅读任务,让学生一边阅读一边思考,使完成思维导图,能够帮助学生对阅读内容产生深刻的印象。根据名著阅读的难度和阅读量,结合学生的阅读水平与理解水平,安排好每日阅读任务。要求学生将以章节为单位,绘制能够清晰表达每章节基本内容的思维导图,有利于学生一边阅读一边梳理阅读内容中涉及到的人物、事件之间的关系,产生自己的思考成果,获得个性化的阅读体验。
举例来说,在阅读《秘密花园》这一名著时,教师可以结合阅读的长度,结合章节,让学生两天阅读一章节,绘制章节化的思维导图。《秘密花园》这一名著,围绕性情古怪且孤僻的小女孩玛丽伦罗克斯开展,讲述其在父母双亡后,一直生活在姨父的阴沉大房子中。一次偶然的经历,让其误入荒芜且禁闭的花园,在花园里结识迪肯与柯林,开启快乐大门的故事。故事中的主人公,与初中学生年纪相仿。故事的讲述方式,符合初中学生的阅读审美。在审美类似的前提下,让学生阅读一边绘制思维导图,形成其个人的积累,也鼓励学生在思维导图中写下自己的个性感悟,有利于初中学生名著阅读过程的精细化。有的初中学生善于文字表达,提取每个章节中的故事关键词和关键人物,绘制思维导图。有的学生善于简画,借助字画结合的方式绘制形象的思维导图。允许学生在名著阅读的过程中发挥自己的特长,尽情表达自己的想法,真正享受名著阅读,才能使学生产生后续阅读的强大动力。
三、名著阅读后,应用思维导图
阅读后,是深化阅读成果的关键时期。在名著阅读后应用思维导图,促进学生对阅读成果查缺补漏,有利于初中学生阅读成果的饱满化。利用思维导图加强课后练习,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强化阅读感情,能够帮助学生解决阅读过程中产生的诸多问题。在思维导图绘制过程中发现阅读问题,教师可以提供具有针对性的指导,帮助学生丰富阅读技巧,开拓阅读见识。
以阅读《格列佛游记》这一名著为例,教师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阅读记忆,明确名著的逻辑,抓住要点,绘制思维导图,温习名著内容。在《格列佛游记》中,最为明显的思维导图分类依据便是四个重要的游记地点,大人国、小人国、慧骃国、飞岛国。从四个地点入手,再罗列出四个地点游历时发生的事情。有的学生会因为无法确定游历事件,而再次翻阅名著确定。有的学生因无法确定事件的先后发生阅读,反复思考与确定。还有学生会在绘制思维导图时,提笔忘字,也需要再次翻看,确定书写。思维导图引导下,学生会发现个人在语文学习方面存在的不足,且能依靠名著及时弥补,提升个人语文学科的综合学习水平。
结语
综上所述,将思维导图应用到当前的初中英语名著阅读教学活动中,是教育创新发展的必要趋势。在初中阶段,教师要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借助思维导图这一思维工具,培养学生的构建能力。促进学生在英语名著阅读学习的过程中,学会收集、归纳语言信息,找到表达的正确方式,促进其逻辑思维能力水平的提升,从而更好地完成课内学习任务。
参考文献
[1]周轶婷. 思维导图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运用策略探讨[J]. 考试周刊,2021(10):109-110.
[2]胡军文. 思维导图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探析[J]. 学周刊,2021(1):99-100.
[3]赵金莲. 思维导图在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J]. 学周刊,2021(15):73-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