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是新课标背景下创新教学模式,是基于更加系统、实效和针对性的教学模式,而作业设计作为整体教学模式下的重要一环,需要与单元整体教学模式相统一,遵循整体、分层以及趣味性的设计思路,以情景创设、生活化、主题化设计来激发学生的作业兴趣、拓展作业的空间、提高作业的层次。
关键词: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作业设计
引言
传统的小学英语作业布置尚存在问题,作业内容往往是以听、读、写等方式进行,内容零散,其练习方式表现在重复性、机械性的呆板映象。在这种情况下,学生的作业缺乏兴趣,效果低下,且长期作业的过程中造成作业敷衍了事,显然不利于教学效果。而采用单元主题教学模式,是以主题式、生活化的特征呈现教学内容,而在这一教学思想指导下,作业的设计也应该体现这一特征,从而让学生的作业变得有趣味、富有探索挑战性,利于整体教学效果的提高。
一、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下的作业设计思路
单元整体教学下的作业设计思路必然要与单元整体教学观念、模式相统一,为此,要遵循整体性、分层次以及趣味性特点。
(一)整体设计思路
整体设计思路包含三个方面。第一,与单元总体教学目标的一致性。单元整体教学的教学目标设定是基于教学大纲内容下,对单元整体的从多个角度进行的要求,包括词汇、语句的听、说、读、写。相对而言其目标的制定是教给教师去掌握的,内容较为机械。教师在布置时,要将以主题性的教学活动涵盖教学目标的内容,同时,又不能超出教学目标的内容。第二,与教材形式之间的衔接性。单元整体教学模式中教材形式是以主题为线索的知识形式,作业的布置仍要按照教材形式的方式进行延续或衔接,这样可以让学生不会感到陌生感,让作业的完成更加顺畅;第三,基于单元主题活动形式上的递进性。单元整体教学的教材内容是以活动为载体的知识承载方法,在作业设计时,可以仍然延续教材或课堂上的活动内容继续进行,这仍是以减少学生陌生感,提升作业效果为目的,
(二)分层设计思路
分层设计是以注重学生的差异性,关注学生全面成长为原则的作业设计理念。一方面,考虑到学生之间知识的积累情况、个人理解能力、学习能力等差异性;另一方面,素质教育理念及“双减”教育政策,更重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而减少无意义的机械式、重复式联系作业的相关要求。为此,采取分层设计思路,让每一层次的学生都有难度对应的课后作业,达到让每一名学生都在进步的目的;并且,减少无意义的重复性作业,采取综合性的、探究式的作业形式,这显然有利于培养学生学科思维和能力。
(三)趣味设计思路
趣味设计思路是充分发挥单元整体教学理念的优势,摒弃传统教学过程包括作业布置上的弊端。单元整体教学理念体现的是教学全过程,显现出主题化、生活化、任务化的特征,显然,作业设计必须遵循这一思路。形成一个主题线索引导、一个生活化内容易于学生接受、一个任务化的过程让学生们探究,这显然更能让学生们感受到乐趣,从而对作业更加主动,达到教学效果的提升。
二、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下的作业设计方法
单元整体教学下的作业设计方法是在设计思路的基础上进行扩展,通过具体的实例创造设计方法,达到灵活运用的目的。
(一)用情景激发作业兴趣
用情景激发作业兴趣的作业设计是基于提升学习动力的客观规律创造的方法。小学阶段的英语课程学习一般从三年级至六年级,这一阶段的学生正处于感性向理性逐渐发展的阶段,有着一定的理性学习的控制约束力,但是否喜好才决定了学习效果。在传统的作业布置形式中,以听写单词、语句以及重复的练习方式为主,十分的枯燥乏味,学生的英语作业虽然在理智的控制下强行完成,但在长期被动的接受过程中逐渐变成了一种敷衍。基于此,努力激发学生的作业兴趣是创新作业形式的首要目标,为此,以单元整体教学模式下的作业设计思路就成了指引。在设计过程中,必须注重情景化的应用,让学生拿到作业首先感受到的是故事、是场景,在类似于“补充完整故事”的形式下完成了作业、巩固了课堂知识。
(二)用生活拓展作业空间
陶行知生活化教育理论,简单来说就是教材、工具、方法均从生活中来,这与单元整体教学模式相契合,而作业设计作为单元整体教学模式中的重要环节必然也要遵循这一方法。一方面,作业的主题、形式、内容取自于生活,便于学生理解和接受。另一方面,作业的形式可以突破传统形式,而采用更多途径和更多完成环境。
以人教版Pep三年级下册unit2 为例,这一张以My family为主题,作业设计如下:
1.请与爸爸妈妈一起对话,将下面的内容补充完整。
who’s that women?
She’s my
who’s that man?
he’s my
Hi.Mom!This is my friend,Amy.
Nice to meet you.
Too.
2.你会与其他小朋友进行上面的对话吗?
在上例中,以介绍自己家庭成员的对话形式进行,其内容和对话的形式均来源于学生的生活,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完成了听、说、读、写的教学目标。并且,这样的作业形式相比于传统方式而言,拓展了作业的空间,让作业不再拘泥于书桌和笔尖,让学生们感受到了自由。
(三)用主题提高作业层次
以主题为线索,将作业内容的完成应用到生活场景中,是提高作业层次的好方法,而提高作业层次又具有创新教学方法吸引学生兴趣的作用。为此,作业设计要紧密围绕课本中的主题线索,设计出多层次的生活化作业内容。
例如:在学习Unit4 Do you like pears?这一课时,作业布置可以这样:
1.跟随爸爸妈妈走进水果店,用英语告诉爸爸妈妈你妈喜欢吃哪些水果。
2.打电话给爸爸,告诉他你喜欢哪些水果。
上例中,围绕着“Do you like pears?”为主题,作业1采用进水果店内的英语对话,是一种任务式作业方式;作业2则采用电话形式说出喜欢的水果,是一种场景化的作业方式。这显然是围绕着pears主题进行了多层次的作业形式,无形中提高了学生的英语口语能力。
结束语
单元整体教学模式既是一种思路也是一种方法,小学英语教师运用该模式进行作业设计时,要充分掌握其设计思路和方法,让学生从枯燥的重复性作业中解放出来,通过生活化、分层化、趣味化的作业设计,让学生在享受快乐学习的同时,实现学习效果的提升。
参考文献
[1]王雪洁.论科学素养视域下的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设计方法[J].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2020(10):30.
[2]茹国琴.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视角下的教材分析与设计[J].校园英语,2020(07):92-93.
[3]盛雨儿. 单元整体教学与小学生英语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