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社会科学»教育学>>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现状问题及策略

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现状问题及策略

作 者:查建华 (重庆市涪陵城区第七小学校,重庆市 408099)

摘   要:在小学校园中,校园文化是新教学改革局势下学校特色文化发展的重要素材,同时也是学校在办学实践过程中,一点一点积累下来的精神财富,不仅对于小学生的影响重大,同时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落实在小学教学课程当中的重要体现。所以,本文主要探究在小学校园中开展文化建设面对的问题,然后分析促进校园文化建设的有效策略,希望能够提供一定的指导和帮助。
关键词: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现状问题;策略研究。

引言
众所周知,一座学校的传统文化建筑,就可以很全面的反映出这个学校所拥有的精神风貌,是学校在漫长的教学实践过程当中,创造与沉淀出的精神财富。良好的校园文化,不仅能够愿孕育出良好的学生教育,同时还能够彰显本学校的特长与个性,促进学校的学生健康快乐的成长。但是经过实际的教学实践调查可知,当前有部分小学在建设校园文化过程中还存在许多问题,值得进一步交流与讨论。
一、校园文化建设现状
通过实际的教育实验研究表明,当前大多数学校在构建校园文化过程中,状况是不容乐观的。校园是教育的主要场地,所以学校在构建校园文化建设时必须按照学生的精神发展规律。不过,目前有很多学校为增加学生们的学习成绩,忽视遵循文明建设的基本准则,也因此导致校园文化建设中产生了不少问题。
一方面,是对校园的文化和建设认识不够到位,有的教师不能够准确、全面的把握校园文化的内涵,也没有深入理解校园文化的作用,因此,不能够形成完整和科学的校园文化建设机制,大学理念大多是“强化管理,以人为本”,空喊口号,也不注重对历史内容的传承,缺乏明确的校歌,校训和校徽等等,都是对校园文化建设不重视导致。另一方面,学校创设的文化建设方式不够新颖、高效,文化建设的形式单一,效果也不明显,都是定期的举办一些特色的校园文化活动,这种固定模式,慢慢就会变成学校的例行公事,从而缺乏活动开展的意义,严重缺乏文化建设的创新。
此外,部分教师过分强调校园文化建设的外形,却忽略了文化实质。校园文化的核心内容是指精神文化因素,进行学校传统文化建设时,要将物质文化当成载体,通过这个手段进行精神文化建设,而不管在于文化活动、文化设施或者形象设计上,这样体现了该校的教育观念与传统文化建设。由此可见,目前在学校文化建设过程中所面临的状况是不容乐观的。
 二、促进校园文化建设的有益途径
(一)突出校长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核心作用
 学校的领导和决策者是校长,其自身所体现的教育观念、价值取向,会直接决定着学校的办学风格、办学理念,同时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学校的物质、精神文明建设。所以,该校必须要重视传承学校的优良传统,重视建立校风和学风,努力营建和谐、良好的教学环境;同时,学校必须建立超前的办学理念,促使着教育教学在不断的改革与创新,在自觉建设校园文化的过程当中,发挥自身的领导和决策作用。
现如今,学校文化教育事业正在日益向多元化、学科、艺术和群体化等方面发展,每个学校都要承担起共同建设校园文化的使命感和责任心,积极完善学校办学条件,完善教学措施,革新教学理念,更加注重对中小学生情感和个性的熏陶与培养,帮助每个小学生都在小学阶段,树立一个崇高的人生理想,形成一个健康的人生态度,从而培养出更具有创新意识和开拓精神的未来接班人。
(二)强化物质文化建设,营造优美环境
加强校园物质文化的建设,是保障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基础,因为物质文化建设和管理,能够直接在反映出一个学校的办学水平。所以,应当从创建优美的校园环境入手,优化学校育人的氛围。根据现代中小学的特征,在促进学校物质文化建设同时要体现科学性、教育性、艺术性和经济性,科学性就是指学校要科学合理的空间布置,从总体上做好学校整体规划;教育性则是要在物质文化教育构建过程当中,渗透思想文化教育的内涵,使德育渗透在物质文化教育的构建过程之中;艺术性则是要严密的组织和设计,形式与内容是完美契合的,能够给学生一种美的享受;经济性则是要考虑经济和实用,因地制宜的体现艺术性和时代感。
另一方面在构建校园空间时,也要充分体现绿化与美化,通过对学校文化的装饰,表现出全校师生的共同情感与思维,包括了学校的板报内涵和样式,名人名言,课堂设计等,都要构建一种具有个性的校园氛围,一方面,不仅能够发挥美化与装饰学校环境的功能,另一方面,还能够以独特的物质文化形态去影响学生,陶冶学生的情操,净化他们的心灵。
(三)丰富课余文化建设,完善校园文化生活
众所周知,思想文明建设活动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主要载体,所以通过认真的组织与策划形式丰富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就可以引导着学生们在学习之余,绽放才华、展现特色,从而推动了自身的发展和完善。所以,要予以学生必要的行为引导和物质帮助,并组织学校进行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
比如,有的学校就开展了学科兴趣小组,如文学社、篮球队、舞蹈队等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能够吸引小学生积极的参与,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文化素养和学科能力。既要有知识性的活动,又要有娱乐性的比赛,弘扬我们国家的优秀文化传统,形成学校精神,感染着一代又一代的学子。
总而言之,在小学校园文化建设中,教育工作者既要重视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同时还要积极创新促进文化建设的有效策略,促进校园文化建设的更加积极、和谐与健康。

参考文献

[1]白冰.农村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现状、问题与优化策略[J].课堂经纬,2018,04(102):45-46.
[2]王兴成.探讨当前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的现状及策略[J].新课程研究,2017,33(012):65-66.
[3]张富维.探究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现状及改进策略[J].英才教育,2016,2(023):78-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