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初中阶段的学生年龄正处于青春期,他们的身体和心理都有着青春期的特点,处于正在发育的阶段。尤其是青春期孩子的心理,这个时期的学生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所以,加强对初中生的学科思政教育是非常有必要的。数学,作为初中教学中一门重要的学科,老师在教学中要把思政教育融入进去,通过数学知识的学习把爱国主义教育、思辨能力、社会责任意识渗透到学生的心中,这就需要教师的眼光不能只看到课内,而是要延伸到课外,找寻知识中存在的思政内容,结合本节课的知识,帮助学生在学好数学知识的同时,也能够形成正确的思政观念。
关键词:初中数学;思政教育;渗透;观念
前言
在我们当前的教育中,学科教育不单单只是为了让学生学会基本的课本知识,而是要做好素质教育,帮助学生德、智、体、美、劳全方位的发展,其中德,是必不可少的。由此可见,在学习当中,培养学生的基本道德素养,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于教育的全过程是非常有必要的。对于初中生来说,他们正处于身体、思想双发育时期,但是又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容易形成不良的思想行为。所以,加强对初中生的思政教育是有重要意义的。数学教材中有很多的思政教育素材,教师在教学中要仔细挖掘教材中有关学科思政教育的素材,在掌握基本数学知识的基础上,也要培养学生的德育知识,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让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时代人才。
一、以数学历史为载体,培养学生爱国精神
在我们中国古代有很多的数学名人,他们对于数学的发展起到了卓越的贡献。老师在讲课时可以给学生介绍一些数学历史上的成就和贡献,激发起学生的自豪感和民族自信心,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也能感受到浓浓的爱国之情。例如,在学习“有理数及其运算”这一课时,在讲解有理数时,教材中有提到:我国在很早的时候就已经在采用负数进行计算了,而且《九章算术》当中,也有采用“正负术”的计算方法。可以看出,我国是最早采用负数来进行计算的,这在世界上是出于领先地位的,并且在《九章算术》中是使用颜色不同的算筹,也就是类似于小棍的工具来表示正数和负数,白色的表示正数,黑色的表示负数。听完这些历史讲解,学生都会从心理产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老师也可以继续鼓励学生努力学习,像那些先辈一样,长大以后为祖国发展做出自己的卓越贡献。
二、以数学思想为载体,让学生学会思考总结
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我们会学到很多的数学思想方法,例如数形结合、建立几何模型、分类讨论、转化化归思想等等,这些思想的培养需要经过不断地总结磨炼,不断地思考,这就要求学生客观的去分析问题。数学知识的学习,是不能死记硬背的,要有逻辑思维能力,仔细读题,找出题干中重要的信息,提取出来,从而解答问题。例如在讲授“数轴”这一课时,我们要用到的就是数形结合的思想。在数学知识上,我们可以认为在同一条直线上的点为不同的数,这条由数组成的线就是数轴,通过数轴,我们可以把数和一条水平的或是垂直的直线联系起来,也就是数字和图形的结合;再如,在“平面直角坐标系”的知识点当中,两条数轴相互垂直,且有共同的原点,那么它们就构成了平面直角坐标系。我们可以用直角坐标系来表示位置,也可以表示图形的平移,把几何图形的点用坐标表示出来,这一点也是利用了数形结合的思想,将来在我们学习函数的相关知识的时候也会用到平面直角坐标系,也会进一步运用数形结合的思想;再比如学习“图形的平移和旋转”时,我们需要建立一个数学模型,尤其是图形的旋转,会运用到建模思维。在教学中,老师要逐渐引导学生去领会这些数学思维,学会用这些思维性的方法去解决问题,最终慢慢形成思辨能力,而不是靠自己的直觉和猜测。学生要做到把知识应用于生活当中,在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时,也要运用思辨能力,开动脑筋,积极探究。
三、以活动实践为载体,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
数学中有一些知识是需要我们通过一些实践活动来深入学习和理解的,老师可以设计一些有实际意义的数学活动,通过活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例如在学习“数据的收集与整理”这一课时,老师可以设计一个实践活动。就以我们常见的用水问题为例子,水是我们的生活不可缺少的资源,而且淡水资源是紧缺的,为此我们要意识到节约用水的重要性。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以十个人为一个小组,进行调查统计,分别统计各自的家里用水情况,包括洗漱用水、做饭用水以及其他的用水情况,对于淘过米之后的水,是否用来浇花、拖地等二次利用,并且进行问卷调查,统计家人对节约用水的相关问题了解多少,最后以小组为单位完成一篇调查报告。通过最后活动总结,我们要意识到:我国的水资源形势比较严峻,在日常当中,我们可以尽自己的一份力量,从小做到节约用水,并且养成节约用水的良好习惯,并加以发扬,从而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四、以信息技术为辅助,激发学生探索科学的勇气
现代社会当中,信息技术已经十分发达,且应用于各行各业当中,教学当中也是如此。为了更好地进行教学,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来辅助教学,如制作图形、建立模型,让图形动起来,增加教学趣味性,同时还能帮助我们发现一些平面上看不到的数量关系或是空间位置关系,更加直观地展示一些图形的特征,这是我们传统的教学手段没有的优势,也能够为学生进行科学探索来提供一些便利和手段。例如,在学习平移、轴对称、旋转等几何知识时,这些图形较为抽象,以及会有一些动点问题,利用动点计算线段、面积等问题,这个时候老师可以引导学生利用信息技术来制作相关的动态图形,通过动态的点的移动过程来帮助解决问题,让学生意识到信息技术对于学习上的帮助,更好地能够激发探索科学的兴趣,帮助学生培养自身探索科学的意志品质。
结语
总而言之,数学学科思政教育是现代教育的要求,也是每个老师应该重视的问题。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老师要仔细分析教材,发现其中的思政教育素材,通过数学教学培养学生的爱国精神、思辨精神、社会责任意识、探索科学等方面的品质,把思政教育贯穿到数学教学的整个过程中,帮助学生全方位地成长为一名具有良好数学核心素养的国家优秀建设者。
参考文献
[1]王丹,杨丽馨,谭音. "互联网+"背景下初中数学课程思政策略探析[J]. 文存阅刊,2020(19):89.
[2]张程程. 浅谈如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渗透思政教育[J]. 天津教育(上旬刊),2021(4):57-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