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近年来,随着农机推广工作的落实,农机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我国农机化水平明显提高,农业机械拥有量和农机操作人员的数量也在迅速增加,导致农机档案规模持续增长,随之而来的是农机档案管理工作也在不断加重,重视并加强农机档案管理对现代农机管理具有重要价值,不仅可以推进农机化进程,还能够使帮扶政策落实于实际工作中。为此,本研究针对加强农机档案管理工作在推进农机化进程中的效果和应用价值进行了详细探究,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农机;农机档案;管理;农机化进程
农业机械化对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在农业生产中应用农业机械装备,能够极大的提高农业生产技术水平以及经济效益。而农机档案则记录了农机化进程中的所有工作记录和重要信息,包括农机使用方法、枢梁等,科学和规范地管理农机档案,方能促进农业机械化管理,为便民农机服务和研发推广农机新技术、新机具等方面提供有效参考依据。但在实践中发现,因我国农机化水平的快速提高,农机档案数量明显增多,加大了农机档案管理工作难度,在这个关键发展时期,更应加强农机档案管理,给予农户更优质的服务,有利于推动农机化进程[1]。
一、加强农机档案管理的作用
目前我国基本已经实现了农业机械化,农机的应用范围十分广泛,且农机保有量较大,而农机档案管理虽然是农机化进程中最基础的一项工作,但其重要性也是不言而喻的,不能忽视农机档案管理的规范性。无论是在开展农机便民服务工作期间还是对农机化的未来发展进行科学规划,农机档案管理都发挥出了重要的参谋价值。
另外因我国农机化水平的持续提高,农机档案的数量越来越多。其管理工作量相对较大,要求也更加严格。因此,对农机档案管理工作进行加强能够有效推动农机化进程,增加我国农业化进程发展速度,有利于带动整体经济效益[2]。
二、农机档案管理工作中的不足
(一) 管理认知存在误区
在实际农机档案管理中发现,有一些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缺乏对自身工作内容等方面的正确认知,认为农机档案管理工作无关紧要,导致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与农机档案管理人员缺乏专业性有关,其并非是相关专业出身的人才,素质较低。部分管理工作人员对档案管理的重视程度不够,觉得农机档案管理工作内容没有任何新意,过于枯燥,长此以往,对其工作出现了抵触情绪,工作积极性不高。另外档案管理工作对操作人员的依赖性较强,若缺乏有效性的管理对工作效率和质量均会造成负面影响。根据各地农机档案管理工作调查情况来看,因操作人员自身能力低下,企业对农机档案管理的资金、技术投入力度小等原因,导致该项工作进展较慢[3]。
(二)管理人才素质较低
农机档案管理工作的高效开展需要专业技术人才,企业应加强对管理人员的培训、教育以及审核力度,但在实际管理中,企业并没有对管控力进行任何有效性的强化,多项制度均表现为形式化,未予以落实,且多数企业管理人才素质较低,忽视农机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此外,在现代科技迅速发展的背景下,有一部分农业企业甚至仍存在纸质档案与电子档案无法同时存在的情况,没有发挥信息技术的价值,难以提高档案调用效率[4]。
三、农机档案管理改进的有效措施
(一)对农机档案管理工作机制进行完善
对于农机档案管理工作来说,其基础环节就是收集农机档案和整理档案,也是其管理的核心内容。档案的真实性与否十分重要,这就需要相关部门对农机档案管理机制进行制定和完善,无论是档案收集还是销毁,都应严格根据国家规定进行认真记录,这也能够保证后续查阅时做到有迹可循。
当然也不能忽略日常档案管理工作,对该项工作的完善可以从三方面着手:①管理人员应认真将档案进行收集和归档。对于档案的收集应保证其录入内容真实、有效和完整,政府等相关部门也需要对档案的来源进行管控,像农机局和农机管理站等单位,在其日常档案管理工作中档案数量较多,管理工作肯定会存在不规范问题,无法保证档案质量,同时后续的档案管理工作也受到一定影响。比如农机购置补贴档案,该档案中涉及内容很多,包括工作制度、规范、计划以及详细方案等,在对所有信息收集的过程中遇到的难题较多。在管理工作中很容易出现发票遗失和相关证件、材料等疏漏的情况,甚至有部分地区档案内容主要是登记表格,缺乏其他有效材料。因此,管理人员应提高责任意识,所有立卷归档工作都需按照相关标准进行,以便于保证管理工作的高效性。②重视对档案的鉴定工作。针对已经完成建档得到农机档案应给予严格审查,对档案中的全部内容进行详细鉴定,若是发现档案内容和实际不符的情况,应立即令其负责人予以修改和更正,直至内容准确无误后方能存档。鉴定档案的工作需要及时、谨慎,应在限定内时间完成,且发现问题后应及时解决,提高工作效率。③做好档案保存工作。信息收集、归档后应将档案保存起来,属于档案管理工作中的重要环节,既要保证档案的安全性,也要保证其保密性,管理人员应挑选出专业、可靠的人才,根据相关规定展开对档案的保存工作。如后续档案出现丢失和泄露等情况,需将责任追究到个人[5]。
(二)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
因农机档案管理工作量越来越大,其工作人员也越来越多,而档案管理具有严谨性,其对工作人员的要求较高,同时还要求管理人员自身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可以从一下几个方面入手,可将农机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提高:①提升政治素养。对于农机档案管理工作来说,少不了工作人员的参与,管理人员应提高自身思想政治觉悟,具备极强的社会责任感,能够帮助其在档案管理工作中起到模范作用。②增强工作人员的专业技能。农机档案管理专业性较高,不仅要求工作人员对档案基础知识详细掌握,还要求其对业务各方面的专业知识都熟悉,需要定期对工作人员进行专业培训。③加大宣传推广力度。若想通过农机档案管理推进农机化进程,就需要加大宣传推广力度,相关管理人员应重视宣传工作,提高有关部门的支持力度,有利于更好的发现和解决问题[6]。
(三) 改善档案管理工作环境
农机档案管理时需要专门的档案室和档案柜等设施,管理人员应注意检查基础设施的完整度,若缺少部分设施应立即补充,当档案保存地过于陈旧时还应给予翻修,且确定临时替换点。只有对档案管理工作环境进行优化,才能够跟上时代发展的脚步,防止出现安全隐患,保证农机档案的保存质量和管理效率,防止发生火灾、受潮等不良情况。此外,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农机档案管理也应建立数字化档案管理体系,提高管理效率,与纸质档案相比,具有查阅方便、存储空间小等有点,减小保存和传输难度。
(四)加强档案开发利用深度
对于广大农民来说,其对农机资源的共享途径最重要的就是农机档案,这也是农机档案管理工作的实行原因和最终目的。比如农机购补档案,对档案进行编制、管理时,应对农机购入补贴工作档案和其他档案分别存档,在实际工作中还应对农机购置补贴工作制度等内容进行详细分类,而农机购入的活动又包括了多个环节,如装备、试验和示范等。农机购置补贴政策中,群众如果对农业机械设备的了解程度越高,则其对农业机械新技术的接受程度越高,因此相关部门应重视对群众的教育宣传,让广大农户可以意识到农业机械新技术对农业应用的重要性,提高其对农业机械新技术的认知度;而且还应为农户提供对应的技术服务,让农户可以熟练操作农业机械,增加其对农业机械新技术的掌控力度;不同农户具有一定差异性,应制定不同的政策和措施,必要时可应用实践工作,让农户可以通过自己操作农业机械新设备,了解到机械设备的优势,让其能够接受[7]。
四、结语
综上所述,农业机械设备对我国现代化农业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促进作用,应用价值较高,也是农业发展的核心方向。在农机投入期间,应保证每项政策都要落实到实际工作中,提高农业现代化发展速度,同时加强农机档案管理,要求工作人员应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对所有管理政策熟练掌握,以便于为农户提高更高质量的服务,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推动我国农机管理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白雷雨.基层农机档案管理问题及其对策浅析[J].农业技术与装备,2020(11):80-81.
[2]梁莉.如何提高农机安全监理档案管理水平[J].农家参谋,2021(10):64-65.
[3]刘爱杰.加强农机档案管理,推进农机化进程[J].时代汽车,2021(07):16-17.
[4]周远波.农机档案管理的重要性及策略[J].南方农机,2019,50(18):37.
[5]马丽萍.加强农机档案管理,推进农机化进程[J].农业开发与装备,2020(08):15+18.
[6]周卫务.加强农机档案管理推进农机化进程的思考[J].广西农业机械化,2019(01):26-28.
[7]丁姗姗.做好县级农机档案管理 加快推进农机化进程[J].农家参谋,2018(08):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