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社会科学»教育学>>如何搞好小学体育教学与德育教育的融合发展

如何搞好小学体育教学与德育教育的融合发展

作 者:杨柳青 (河北省石家庄市灵寿县寨头学区女庄小学,河北 灵寿 050500)

摘   要:本文主要介绍了如何搞好小学体育教学与德育教育的融合发展。在小学的体育教学中贯彻德育教育是必须的,同时还应必须做到以学生为本,做到从学生的心理特点出发,尊重学生身心发展,把开展德育教育与体育教育有机的结合起来。争取把德育教育渗透到体育教学的各个环节。
关键词:小学体育;融合发展;德育教育;体育教学;师生关系

一、德育教育是为了提高受教育者的道德觉悟与认识
陶冶道德情操,树立道德观念,培养道德品质,锻炼道德意志,进而养成道德习惯。因此在小学体育教学中融入德育教育是非常重要的,本身学校教育的目的就是让学生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可以全面发展,让学生成为有理想、有纪律和有知识的社会主义新人。体育教学过程要想落实德育教育,首先,把提高学生学习德育教育知识转移到自我判断、自我教育和自我选择等道德能力的培养上,绝对不能盲目的对学生进行道德评价,要发挥学生的自主能动性。其次,实现德育教育向民主性转变,通过老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之间的民主、平等的合作与交流,引导向学生进行自我批评、自我教育,培养自我的道德行为选择能力、道德判断能力、提升对不良影响的免疫。有这样才能使得体育教育的德育教育由原来的理论教育上升到实践教育,也就是通过学生自己亲身参与实践,让学生形成一种良好的、健康的生活。养成自育能力,对学生将来进入社会及适应社会变化有很大益处。
二、教学中融入德育教育的主要途径
根据学生心理特点,从实际出发利用有效的教学方法,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渗透德育教育。要想做到这点,教师必须把握有利时机培养学生的优良品德,以下是具体途径和方法:
 (一)通过教师本人的仪表及言行进行德育教育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言传身教对学生的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有非常大的影响。所以作为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注意言谈文明,举止大方,思路逻辑性强,幽默风趣,做到讲解清楚、言行一致、示范规范,进而通过教师的仪表感染学生,并给学生留下一个良好的师表形象。使得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良好的熏陶,从而达到老师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目的。体育教学中教师应先做到,通过自身的言语来影响学生,并通过自己的实际行动激励学生,达到德育教育的目的。所以体育教师在教学的过程应该做到:(1)语言,授课时使用普通话,言谈文明;(2)仪表,穿衣要适合体育教学特点,要精神抖擞;(3)示范,动作要正确;(4)板书,既要字迹工整,又要注意格式是否正确;(5)行为,举止要大方、得体;(6)环境,体育教具应摆放在设计好的合理的场地。所以教师应严于律己,在教学过程不怕吃苦,不怕累,做到老师先做,带动学生养成自我教育的良好习惯,用实际行动激励学生,使得对学生的教育达到德育教育。
(二)结合教材本身特点进行德育教育
在教学过程把理论和实践有机的结合起来,就是进行德育教育的关键。就拿体育教育来说,让学生正确的认识体育课教学的目的。体育教育主要就是实践运动,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具体教材内容,通过教学计划和目的让学生全面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克服学生的怕吃苦、紧张、怕做不好的心理,多激励学生,让他们充满信心的去完成锻炼,同时也能磨练他们的意志。体育教育是为让学生积极锻炼身体是为实现四化建设和实现新时期任务做贡献为目的。在教学过程采用科学的教育方式是为了让学生提高对自然环境的适应能力。不断提高学生在不同的条件下自我锻炼能力,进而培养学生的热爱锻炼的好习惯。
(三)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尊重学生和关心学生,这既是德育教育的手段,又是老师品德高尚的表现,同时也是塑造学生灵魂的巨大力量。对于那些组织纪律差、体育能力差,不重视体育学习的学生,教师不能使用讽刺的语言刺激他们、否定他们,应该给予帮助和耐心教育,同时为他们创造更多的机会锻炼自己。比如,在每节课总结和点评时,不但要表扬表现较好的学生,还应该激励完成不是很好的学生,点评这类学生某一环节的进步,和其他学生一起鼓励他们、肯定他们的进步。这样做还有利于增加学生之间的集体感,同时也能增强他们的自信心。教师在关心学生的同时也应该对他们要求严格,尤其是体育运动能力较强的骨干,应当从严要求,对于他们的任何错误不能袒护。所谓“严师出高徒”,严格的督促使得学生产生积极的心态,提高学习的动力,有利于培养学生正确接受德育教育。
(四)构建新型的评价机制
从心理学的角度考虑,赞美之词可使表现一般的、丧失信心的、感觉失败的孩子积极上进,重拾自信。所以在教学的过程老师应多多表扬和鼓励学生。时时刻刻注意学生的发光环节,并用适当的语言表扬和鼓励学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进而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从学生角度出发,对于学生的进步表示肯定和赞扬,使得学生更有自信心。正确引导他们自觉主动的学习意识,培养他们的责任心和荣誉感。一味的赞美,最后变得毫无意义。所以选择正确的批评方法非常有用。但是,在批评学生时要注意,不能伤害孩子的自尊心,不能用粗暴的语言,不能因某学生的一个错误否定孩子的一生。不正确的批评方法,不仅可能毁灭孩子的学习兴趣,也会阻碍学校德育教育的目的。所以,可以从学生的心理特点,先对学生的优点进行表扬,再对学生的缺点进行批评,这样学生在接受批评后肯定会用积极的心态去面对自己的不足,积极改正自己的缺点。从学生心理特点对学生进行体育教育,需要教师机智的把赞美和批评运用恰当,才能把德育教育引领到健康的发展方向。
总之,在体育教学中融入德育教育不仅是学校改革的方向,也是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所以每个教育体系在重视体育教育的同时,还应该重要德育教育。要想给予学生更好的思想品德教育,教师首先要具有一个良好的思想品德,教师必须严格要求自己,注重言传身教。注重自己的仪表,以身立教,以良好的教学态度认真对待工作,通过自身潜移默化的去熏陶学生,达到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目的。德育教育的形成,是在一定的社会实践活动中形成并发展起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