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社会科学»教育学>>浅谈“双减”形式下的初中数学作业布置批改与反馈

浅谈“双减”形式下的初中数学作业布置批改与反馈

作 者:徐思权 (安徽省六安市金寨县金江实验学校,安徽 六安 237300)

摘   要: “双减”形式下,以减少学生作业压力为途径,为全面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提供良好教育氛围和条件。初中数学作业在布置、批改以及信息反馈方面需要充分立足学生实际,以切实贯彻落实“双减”政策作为创新途径探索方向,需运用创新原则,在作业布置内容与形式、批改与反馈形式方面进行全面优化改进。文章主要以“双减”形式作为研究背景,分析初中数学作业布置原则及作业布置、批改与反馈实施策略的研究,以期为初中数学作业设计切实落实“双减”政策提供一定参考。
关键词:双减;初中数学作业;布置批改与反馈

引言
“双减”政策下以减轻学生作业负担与学习压力为主要政策目标,在实践教学中,需转变教学理念,以学生实际为出发点,在开展初中数学作业布置批改与反馈制度建设时,需注重学生兴趣的培养,自主学习兴趣的提升以及学生之间差异性问题。实施策略研究时需要设计更为精炼的作业内容,减少重复、机械性作业给学生带来的压力与负面情绪影响,运用更具丰富性和针对性的作业形式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兴趣,丰富批改与反馈途径,为教师实施教学改进与优化提供更多客观依据。
一、“双减”形式下初中数学作业布置原则分析
(一)注重基础知识的巩固
初中数学作业布置需以巩固课堂教学内容,夯实学生数学基础性知识作为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只有奠定了较为稳固的数学基础性知识之后才可能运用自主思考与研究,进行知识的创新应用于探索,进而达到“双减”中关于减轻学生学习压力的政策目标。因此,初中数学作业的布置首先需遵守的原则就是巩固学生基础知识,为提高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奠定基础和可能。
(二)培养学生积极主动性
学生完成作业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是学生学习兴趣的表现,也是营造良好作业氛围,减轻学生作业负担的最要目标和途径。因此在开展初中数学作业布置过程中,提高作业的趣味性、探索性等可以激发学生知识探索欲望,使学生在兴趣的引领下,开展更多知识内容的复习、预习与探索。
(三)注重学生间的差异性
 初中数学教学内容存在一定的知识理解与应用难度,对于不同学习基础、能力的学生而言,其难易感受差别较大。因此,以“双减”为背景开展初中作业布置原则分析时,需充分立足学生实际,以学生为中心,正视学生之间存在的差异性。加强分层作业的布置是体现学生中心地位的重要途径。学生在完成与自身能力相当的作业时,才可从中有所获取,否则难度过大则只会加大学生作业负担,过于简单又会让学生丧失学习兴趣,浪费学生时间。
二、“双减”形式下初中数学作业布置批改与反馈策略研究
(一)提高作业内容精炼化程度
“双减”形式下开展初中数学作业布置需以精炼作业形式为主,减少重复、机械性作业内容与数量,使学生有足够的课余时间针对自身学习不足或兴趣开展自主学习。作业内容的精炼主要体现在知识范围、深度、形式三个方面。需要作业内容具有较全面性和突出重点性特点,也就是既要兼顾教学内容的全面体现,还可通过加大重难点类型题目数量的方法,加强学生对重点知识内容的巩固与学习。学习深度方面需以教学内容为基础,适当提升知识深度,切忌过于深奥增加学生学习负担与学习自信心。可适当增加探索类型知识内容,培养学生自主思考能力。在形式方面可以以理论概念、基础知识题、拓展类型题目等提高题目形式的灵活性及多样性。以上海科学出版社八年级上册数学“一次函数与二元以此方程”教学内容为例,在作业形式的布置方面可以通过与学生实际生活相关的应用题型、单纯考察理论概念的填空题型或者具有开拓学生思维的开放性类型的题型等不同作业形式进行布置。以丰富的题型代替传统作业布置中重复性和机械性作业内容,提高作业内容的精炼化程度。
(二)加强分层式作业内容设计
“双减”政策下,开展分层式作业内容的设计主要是针对不同学习基础、能力学生而开展的作业创新。在进行作业设计时可以分为A、B、C三个等级,难易程度从易到难。对于学习能力强基础知识夯实的学生可以直接完成B、C等级作业,对于中等学生以B等级作业为主,同时选做A或C等级作业,对于学习基础较差学生以巩固学生基础知识为主,以完成A等级作业为主,同时要求完成部分B等级作业。从作业难易程度和数量两方面进行学生作业减负设计,可以使不同学习层次的学生从中分别获取到与自身情况相符的知识与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信心。学生良好作业心态的培养,利于学生积极主动性的提升,可以激发学生提升自身知识素养的想法与行动,进而使学生在较为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完成作业内容。
(三)丰富作业批改与反馈形式
“双减”形式下,加强初中数学作业批改与反馈形式的多样化建设,对于提高作业布置效率和教学效果均有积极性帮助作用。传统的批改作业时仅仅使用对错形式,无法使学生从教师批改中获取更多关于自身作业完成情况的信息,不利于学生后期调整学习方法及反思。为了充分体现教师对学生个体的关注与尊重,可以通过简短语言形式将点评。特别是学生常见性错误、较重难点知识内容中存在的不足等,教师以简短评语指出学生错误原因,使学生从教师批改作业中获取更多学习知识、方法,并感受到自身被教师关注与重视的体验感,利于学生积极性及师生关系的和谐发展。作业批改形式也可通过学生互评,老师抽查等方式进行,学生在互评过程中,可以吸取到其他同学好的学习方法及解题思路。老师抽查的方式,具有一定的概率性和不确定性,同时丰富抽查方式,增强作业批改的趣味选择性,可以起到活跃教学氛围的作用。
结束语
在初中数学作业设计中落实“双减”政策,不仅仅是减少学生作业数量方面的压力,而是需要加强作业布置的科学性和多样性,以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生核心素养,减轻学生作业负担为方向与教学目标。在开展作业布置时需注重学生基础知识的夯实以及学生主动意识的培养。以更为精炼的作业内容和丰富的作业形式、分层作业设计方法等提高作业效率和质量。在进行学生作业批改与反馈形式多样化建设过程中,需注重学生意见与建议的收集,通过学生参与作业批改,增加学生信息反馈渠道的方式来体现学生的中心地位,提高作业设计的科学性和高效性。

参考文献
[1]吴艳.初中数学作业批改方式亟需创新[J].中国新通信2020,22(01):212.
[2]刘丹.新课标下初中数学作业设计的思考[J].科技风,2019(3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