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从乒乓球技战术得到启示,在对学生欺凌现象进行归因透视、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对防治学生欺凌提出“加大力度,全面爱护;提高速度,及早关注;变换角度,落在实处;拓宽线路,多方协助”的应对策略。
关键词:防治学生欺凌;乒乓球技战术
国球乒乓球,是世界流行的球类体育项目。龙瑞小学是省乒乓球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多年来在各项比赛中均成绩优异。乒乓球技战术的主要构成因素是力度、速度、维度、角度和线路等。在梳理学校防治学生欺凌、打造平安校园的工作思路时,笔者发现与这些技战术有许多可取之处,下面就结合实际,谈谈其策略。
一、加大力度,全面爱护
打乒乓球时,选手大力击球,力量作用于球,球速、方向发生明显变化,给对手制造麻烦,进而得分。
小学是学生行为习惯养成的关键阶段,也是人生发展起步的重要环节。学生欺凌是学生不良行为习惯的表现。假如学生出现欺凌问题,哪怕仅仅是小小的苗头,也需要进行防微杜渐式的批评教育。
防治学生欺凌,学校要加大力度,全面爱护:一是要加强专项教育,开展以学生欺凌治理为主题的专题教育,邀请公安、司法等相关部门到校开展法制教育,组织教职工集中学习对学生欺凌事件预防和处理的相关政策、措施和方法等;二是要建章立制,制定完善学生欺凌的预防和处理制度、措施,建立学生欺凌事件应急处置预案,明确相关岗位教职工预防和处理学生欺凌的职责;三是要完善体系,加强学生欺凌治理的人防、物防和技防建设,充分利用心理咨询室开展学生心理健康咨询和疏导,公布学生救助或学生欺凌治理的电话号码并明确负责人;四是要制定处置流程,一旦发生欺凌事件,要及时发现、调查处置,涉嫌违法犯罪的,及时向公安部门报案并配合立案查处。
二、提高速度,及早关注
高手过招时,为了压迫对方的准备时间,一般都是在最短的时间内把球回击到对方的台面上,迫使对方措手不及,进而拿分。
由于小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他们普遍缺乏自我管理、自我约束的意识与能力。如果一个学生违反了纪律,没有受到及时的批评指正,那么接下来可以预见的就是破窗效应的连锁反应。
防治学生欺凌,学校要提高速度,及早关注:一是要切实肩负起教育管理的责任,采取有效措施防范校园暴力;二是要经常对学生进行青少年保护相关法律知识教育;三是要加强青少年学生心理知识教育和心理技能训练,提高学生处世经验和能力;四是定期开展心理、思想道德课程教育,适当组织同学间的协作活动,加强团队互助意识。
此外,家长同样要做到以下几点:一是要承担起预防校园暴力的责任;二是要看管好孩子,远离暴力游戏、暴力性动画片及电视剧,不要沉迷于网络;三是要给予孩子更多家庭关爱、注重和孩子的沟通与交流;四是平日教育孩子时,不要采用打骂等极端行为,否则会对孩子心理造成负面影响;五是对孩子爱之有道,不要一味的满足其要求,要适当进行挫折教育,培养孩子坚强品格;六是教育孩子上下学尽可能结伴而行;七是给孩子的穿戴用品尽量低调,不要过于招摇。
三、变换角度,落在实处
乒乓球桌面积有限,要使自己打过去的球更具杀伤力,可以调动对方前后、左右的移动或奔跑,因此乒乓高手过招时都注重讲究落点角度的选择。
学生欺凌通常具有非均衡性、隐蔽性、持续性的特征,教育工作者和家长往往难以判断学生是否真正遭受到欺凌,或是容易低估学生欺凌的发生率及其带来的危害,所以,学校教育要注意角度的选择把握,除了教育学生不要欺凌同学,还要教育学生懂得如何应对学生欺凌。
防治学生欺凌,学校要变换角度,落在实处:一是要告诉孩子遇到校园暴力,要沉着冷静,采取迂回战术,尽可能拖延时间;二是必要时,向路人呼救求助,采用异常动作引起周围人注意;三是人身安全永远是第一位的,不要去激怒对方;四是顺从对方的话去说,从其言语中找出可插入话题,缓解气氛,分散对方注意力,同时获取信任,为自己争取时间;五是在学校不主动与同学发生冲突,一旦发生及时找老师解决。
四、拓宽线路,多方协助
在乒乓球比赛中,高水平选手通过改变击球线路,调动对方左、右奔跑,并迫使对方正、反手交替击球,从而打乱对方节奏,赢得胜利。
学生欺凌现象的发生,涉及学生个体及其家庭、学校、社会等多方面的因素。所以,预防和消除学生欺凌,需要拓宽多条线路,需要社会各界要通力合作。
防治学生欺凌,学校要拓宽线路,多方协助:一是呼吁有关部门对未成年人法律制度进行与时俱进的修订和完善,实现教育、保护、预防等法律价值的平衡。二是建议教育行政部门应当积极履行其行政立法职能,适时研究制定《反对学生欺凌法》,明确学生欺凌行为的性质和范围,以及学校、社区、家庭在消除学生欺凌中的角色和责任,为消除学生欺凌提供法律和制度的保障。三是学校继续加强有关学生欺凌预防的理论和实践的研究工作,深化对学生欺凌现象的认识和理解。
以上是乒乓球技战术在防治学生欺凌方面给予的启示,我们教育工作者要行动起来,把握好教育工作的“力度、速度、角度和线路”,给孩子关注,对学生欺凌说不,让爱在校园常驻。
参考文献
[1]史京军.乒乓球技术对学生工作的若干启示.《现代企业教育》, 2014(10):435-435
[2]张宏亮.乒乓球技术训练的教学实际探索.《改革与开放》2013年07期
[3]俞伟跃,耿申.防治学生欺凌和校园暴力需综合施策.《人民教育》,2017 (9):53-55
[4]张善伟.力量的博弈:学生欺凌和校园暴力的归因与预防.《现代中小学教育》, 2018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