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落实,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已经成为教育工作者的共识。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开展智慧课堂,加强阅读教学,能够丰富学生的汉语语言知识,更能拓展学生的思维,让学生的学习技能有所提高。本文将结合核心素养培养目标,关注小学语文智慧课堂的构建,探究阅读教学策略。
关键词:语文;智慧;阅读;课堂;素养
前言
语文学科,是培养学生语言能力,拓展语文思维,丰富其文化素养内涵的重要方式。在小学生的成长过程中,语文学习对其学习能力的提高和生活技能的丰富都有积极影响。在核心素养培养理念下,关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模式的创新,打造智慧课堂,能够让小学生的多项能力得以培养。
一、打造趣味型智慧课堂,深化阅读教学
培养学生的汉语语言能力,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目的。在课堂中,学生不仅要学习语言,还要积极将所学习的知识应用到个人交际之中。只有积极应用,才能形成完善的语文思维,形成端正的语言学习态度。但在当前的小学语文课堂中,绝大多数小学生并不积极发言。教师也没有办法通过师生互动,获得有效的教学信息。这样的教学现状,与教师的教学风格相关,也与学生的个人性格相关,更与学生的语言积累量相关。小学生的语言学习经历较少,他们存在词汇匮乏和语言组织能力低下等问题。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借助趣味化课堂的打造,利用阅读活动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特别针对语言能力相对较弱的学生,鼓励他们积极复述所学内容。对已经学习过的内容进行复述,能够帮助学生建立语言学习的信心,促进学生在表达过程中形成语文学习的成就感。
像在讲解《我要的是葫芦》这一课时,教师要通过语文阅读教学丰富学生的自然见识。通过阅读,了解植物的叶子与果实之间存在的关系,了解故事背后所阐述的道理。同时在阅读过程中要鼓励学生发现观察事物的正确方式,促进小学生观察能力的提高。打造趣味化的课堂,深化阅读教学,需要教师设置丰富的课堂活动,提升学生的语言积累量,让学生具有快乐的阅读学习体验。在课堂导入环节,教师可以给学生呈现实物或者葫芦的图片。让学生先观察,通过观察生动地描述他们眼中的葫芦,激发学生的互动意识,促进学生积极参与,与阅读主题走得更近。接下来,要通过课文配图的方式引导学生观察图片,按照顺序分析图片上的信息并将这些信息表达出来整合成一个故事,发现万物之间皆有联系的道理。在组织教学时,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小组,以小组为单位完成以上任务。加入竞争要素,促进学生积极参与提高效率,为小组的胜利而快速思考,积极交流。这对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和语言表达能力的提升都有积极作用。
二、打造信息型智慧课堂,深化阅读教学
阅读教学,不仅要向学生传递语言知识,更要丰富学生的文化建设,帮助小学生建立正确的审美态度。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关注阅读内容中生活现象的记录,更要重视语文知识的总结,文化知识的开拓,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形成健康的审美理念。语文教育工作者要关注语文学科独具的审美价值和文化传承意义,将文化教育与审美教育通通落实到教学活动中,增强教学过程的底蕴,让学生发现语文学科的独特之处。以往的教学过程中,文化与审美能力的培养,是教师最容易忽视的部分。做好语文基础知识的传播需要强大的文化氛围,提高教学活动的全面性,才能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小学生受到个人生活经历和情感经历的影响,在阅读学习过程中很难全面体会到作者的写作意图。因此,教师要通过文化渗透和审美教育,利用智慧课堂的打造让学生发现阅读学习的魅力所在。
像在讲解《荷叶圆圆》这一节内容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给学生展示荷叶圆圆的图片。让学生在欣赏荷叶的过程中,了解作者赋予荷叶的情感,了解荷叶代表的具体意象。促进学生深入到荷叶的形象分析中,将荷叶形象与作者的情感更好地连接在一起。又如在讲解《手术台就是阵地》这一课时,教师可以利用白求恩大夫真实故事的讲解,传播相应文化知识,让学生了解白求恩对工作极端负责的态度,了解国际主义精神。
三、打造探究型智慧课堂,深化阅读教学
小学生的语文思维包括多项能力,像发散思维能力、想象思维能力等。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关注阅读教学对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用智慧化课堂的打造,促进学生积极探究。在阅读学习过程中启发思维,不断深入理解文字背后的真实意义。过去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只关注语文学科知识的单向传递,忽视了学生主动思考的权利。在当前的教学中利用启发式教学,促进探究型智慧课堂的打造,启发学生的思维。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更能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特别是在学生进入五、六年级之后,他们所面对的主观题目越来越多。死板的思维定势,会极大地限制学生能力的散发。在智慧课堂的打造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探究体验,通过有效探究任务的设置,让学生积极应用知识,展示个人优势。
像在讲解《司马光》时,教师可以借助课文插图,让学生们一起探究图片的顺序。在课前,教师将插图复印、裁剪,分给各个小组。让学生们一起观察人物的表情与动作,找到其中的逻辑关系共同讨论。这是培养学生逻辑关系、交际意识的绝佳机会。又如在讲解《十六年前的回忆》时,教师可以借助“他虽然离我们远去,但他却留下了富贵的精神财富,面对眼前这位中国共产党的优秀缔造者,你想说点什么呢?”这样的问题,促进学生整理全文,对人物形象加以探究,说出自己的想法,在阅读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探究思考能力,让学生成为真正的阅读者。
结语
综上所述,智慧课堂有不同的构建方式,教师要关注小学生的真实语文学习需求。利用核心素养理念和智慧课堂模式,打造出符合小学生审美特点和学习水平的语文课堂。用智慧课堂,推进阅读教学效率的提升,促进小学生爱上阅读,积极学习语言知识,丰富个人语言见识。
参考文献
[1] 刘玉梅. 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智慧课堂阅读教学[J]. 语文课内外,2020(8):85.
[2] 孙倩倩. 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智慧课堂阅读教学探析[J]. 百科论坛电子杂志,2020(9):1186-1187.
[3] 潘家武. 核心素养下小学语文智慧课堂阅读教学对策探析[J]. 课堂内外·教师版(初等教育),2020(8):6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