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社会科学»教育学>>“元阅读”视域下数学深度学习的教学实践

“元阅读”视域下数学深度学习的教学实践

作 者:钱 祎 (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平潮实验初级中学,江苏 南通 226361)


摘   要:随着数学课程改革的逐步推进和素质教育的普及,数学教学的重点已不再单纯是对学生解题能力和解题技巧的训练,更多地是要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将“元阅读”的教学策略导入到初中数学深度学习的教学实践中,可以切实有效地帮助学生更加精准地把握数学学习中的重点内容,凸显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心智特征,为学生拓展一种更为宽广和深刻的思维方式。
 关键词:元阅读;初中数学;深度学习;教学实践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改革的进一步推进,初中数学教学已经得到了人们越来越高的重视。但在传统认知中,数学是一门理科学科,因而无需培养学生的数学阅读思维和阅读能力。但实际上,数学阅读同样是数学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正确、精准地理解数学知识、数学题目要求的重要前提,更是切实保障数学教学效果的重要影响因素。数学教师要具备解读教材阅读活动的意识,丰富文化知识在立德树人方面的内涵。 “元阅读”教学理念是现代教学改革中生成的一种全新教学方法,对学生快速了解文本内涵具有重要作用。
一、“元阅读”教学策略概述
“元阅读”是一种以学生的认知结构为基础发展而来的心智活动,它通过对学生的阅读全过程进行全面监控的方式,有选择性地进行材料阅读的精读部分、略读部分和跳读部分,来排除一切影响学生阅读的不良因素。在“元阅读”应用于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学生是阅读的主体,教师要根据学生的阅读情况进行积极的调节、引导、构建和意见反馈,培养学生运用整体浏览、快速阅读等方法对文本形成整体理解并准确提取信息的能力。作为一种超越一般阅读的阅读方式,“元阅读”可以有效控制阅读成本,从而对学生的阅读行为发挥重要的调节作用。
二、“元阅读”视域下数学深度学习实践
(一)抽象数学语言的生活化
经过小学阶段的数学学习之后,初中学生已经基本具备了一定的数学思维和读题能力,但随着初中数学理论知识点难度的升级,学生必须不断提升自身的读题能力以更好地适应难度不断增大的数学理论知识和数学题目。以往的阅读训练往往是训练学生逐字逐句去阅读和理解,这种阅读思路对于很多复杂性、综合性知识的深度学习往往效果并不理想。而“元阅读”教学理念的应用,实现了学生阅读过程的思维转换,即以一种更为生活化和口语化的语言形式来完成对数学语言的转化,从而为学生对知识和题目的理解提供便利条件。一方面,生活化的语言是学生日常生活所熟悉的一种语言,以生活化的语言展开数学知识的教学,可以拉近数学学习、数学问题解决与学生数学学习兴趣之间的距离,另一方面,数学语言具有较强的逻辑性、严谨性和抽象性,既涉及文字叙述,又涵盖公式、图表等内容,因而,将这些内容以生活化语言进行描述,也可以从整体上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和数学认知,从而引导学生对数学学习进行深入思考。
比如在讲解轴对称相关内容时,倘若只是按照教材中的内容列举轴对称图形的共性,学生可能会存在一定的理解难度,这时候就需要教师将这部分的理论知识以生活化的教学语言进行展开。在教学活动开始前,教师可以先带领学生们一起观看几组图片:北京四合院平面图、俯视图,通过观察可以发现,这类复杂建筑往往具有两边近乎一致的特征,而这种特征直接造就了建筑的艺术性。然后再回归到教材,向学生展示一些简单的图片,学生就会很容易地理解轴对称的相关特征,最后可以让学生动手操作,自制轴对称图形,这种有理论到实践、由繁化简的转化思维,对数学教学效果起到了重要的保障作用。
(二)枯燥几何问题的图形化
将枯燥乏味的数学理论知识文字与可视化、直观化、形象化的图形相联系,通过二者之间的相互转化来提升学生对数学理论知识的理解,这种方法即为“数形结合”思想。初中数学课程由代数和几何知识两部分构成,代数主要关于事物之间的数学关系,而几何则是对数学关系的空间性质和结构的展示,因而,几何问题的学习与理解不可避免地要图形相联系。在对数学题目的理解时,为了深度剖析题干中各个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逐字逐句地阅读题干要求,剔除那些不重要的干扰条件,然后将已知条件用图形的方式进行直观化的展示,从而更为精准地理解题意。
比如在解答以下题目时,就可以进行图形思维的转化:
小明每天去上学,途中会路过一个高4米的陡坡,沿着该陡坡走大概12米左右即可到达坡顶,问这个坡的坡度大概是多少?
通过“元阅读”方式解决这个问题,可以将其简化为一个三角图形题目,即已知高4米,一条边长12米,求该边长与底边的夹角度数。
经过问题中关键信息的抓取以及几何问题的图片化处理,学生就可以利用学习的知识很快计算出答案。
(三)复杂数学关系的图表化
将复杂数学关系进行图表化处理以更为精准地理解和处理数学关系,这既是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考查,也需要学生具备较强的数学阅读能力。通常情况下,这种方法常常用于信息量非常丰富、数学知识较为抽象的数学应用题中,将题目中的已知数量关系以图表的形式进行展示,可以对题干中的隐含条件进行直观展示,从而对只是依靠文本阅读所无法掌握的关键信息点进行有效补充,从而加深对题目的理解,并快速找到解决问题的关键。
对于学生思维模式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的转变而言,初中数学学习阶段是一个至关重要的时期。针对现阶段初中数学教学中“重解题能力培养、轻阅读能力训练”的教学现状以及由此引发的学生数学阅读能力较为薄弱、数学答题效果较差等问题,将“元阅读”教学理念融入初中数学教学中,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数学深度学习效率,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数学解题技巧的合理应用等发挥重要作用。因此,数学教师应当充分把握“元阅读”教育理念的深刻内涵,提升个人和学生的数学阅读重视程度,充分发挥数学阅读的教育功能,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有效进程。
参考文献
[1]刘吉琼.减轻学生课业负担 提高语文课堂实效[J].文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2011(04):46.?
[2]陈兵.浅谈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减负增效”[J].科学咨询,2011(36):122-123.
[3]宋荣.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现状及改进策略[J].甘肃教育,2020(05):129.
[4]马瑾瑜,张海安.减负增效背景下小学语文作业创新设计探讨[J].新课程,2021(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