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社会科学»教育学>>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提升学生的朗读能力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提升学生的朗读能力

作 者:李延军 (河北省石家庄市灵寿县初级中学,河北 灵寿 050500)


摘   要:本文主要结束了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提高小学生的朗读能力。关注全体学生,特别是朗读能力不强的学生,以最大的努力提高这部分学生顺畅朗读。朗读能力较强的学生可进一步提出“根据提示读出语气”。为以后年级的语文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小学语文;积累语言;朗读;学习情趣;情感主线

一、研究背景
朗读是小学生学习语言,积累语言,形成语感最重要的方式之一,也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语文课程标准》中要求小学各年级都需重视朗读,让学生充分朗读。如何解决目前二年级学生的识字不多,朗读能力有限,唱读现象普遍的情况,是当前教师的首要目标。
二、疑问
低年级同学由于注意分配能力较差,识字不多,在朗读时善于将注意力集中在读准每个字的音节上,从而忽略了词与词之间的联系,以及课文所表达的意思,在朗读课文时也就容易发生一字一拍拖腔拉调唱读的情况。低年级正是学生培养兴趣,养成良好习惯,培养能力的学段,让每位学生形成良好的朗读习惯和朗读能力是语文教师教学的重要任务,由此可见在小学阅读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对课文展开以“情”朗读,还有一定的难度,首先如何让学生兴趣倍增,并带着感情展开阅读,逐步将自己融入角色,最后结合关键词语的意思,理解文章大意,从阅读中学习文中做人的道理。
三、教材简析
《九色鹿》是一篇神话故事。课文运用对比的手法,以九色鹿美丽、善良反衬出猎人的丑恶、贪婪和忘恩负义。以猎人前后截然不同的行为对比,以及猎人最终的下场,让学生从中体会到不能做个忘恩负义的人,要做个知恩图报,遵守诺言的人。针对当前学生朗读存在的问题,在本文教学中,应以抓住加强学生对生字词的理解,促进学生朗读的顺畅性为重点,展开以“情”朗读:首先范读,以情传情,引学生入情入境,其次让学生带着感情去朗读,将自己融入角色,再次已读带讲,升华文章中心,最后从“指读”过渡到“视读”。
四、教学实录
实录(一)
师:(范读) 传说很久很久以前,森林里有一头九色鹿。它的头上长着一对雪白闪亮的鹿角,身上的毛有九种颜色,奔跑起来,好像一道美丽的彩虹。
师:(提问并抽答)大家想象下九色鹿的样子,说说对九色鹿的看法。
生:九色鹿很美丽,它有九中颜色,就像一只仙鹿一样。
生:它的鹿角是白色的,一跳一跳的,很可爱。
生:九色鹿在山林里才有,还很美丽。
生:九色鹿生长在山林里,有白色的鹿角,九中颜色的鹿毛,很漂亮。
(在文章开头我以轻柔缓慢的语调,赞美的语气来读,让学生沉浸在对九色鹿的美好想象中,然后用提问抽答的方式了解九色鹿在他们心中的样子,然后再组织他们想象九色鹿的美丽,展开阅读,这时,学生阅读的语气和语调都有所改变。
实录(二)
师:(范读) 猎人为了得到国王的悬殊,违背了自己的誓言,带着国王的军队来到湖边。他假装掉进湖里,骗九色鹿出来救他。九色鹿救起猎人,浮出湖面,看到一群围捕它的士兵。它气愤极了,怒斥猎人:“你出卖了我,你是个忘恩负义的家伙!”说完,它腾空而起,把背上的猎人丢进湖里。
师:一般情况下,我们在读描写突然发生变化、焦急或遇到危险状况的句子时,大多读得快些、急促些;表现高兴、兴奋、夸耀的语句时则音调略高;表示伤心、沮丧的句子时则低沉缓慢。对九色鹿发现自己被猎人背叛的这段,我们就要用急促的语气,带着伤心、沮丧感情来阅读,这样才能真实体会九色鹿当时的心情。大家找下这段话中,能体现故事转折的词语有哪些,分别应该以怎么样的语气来阅读?
生:假装、骗---狡猾、虚伪的语气
看到……---沮丧、失望
 气愤、怒斥---愤怒、讨厌与憎恶
 出卖、忘恩负义---无辜、伤心
(在猎人对九色鹿信誓旦旦地承诺时,范读时则注意言辞恳切的情感;在九色鹿知道对猎人出卖她时所做的一切时,则应表现出愤怒,要读出厌恶的语气。通过范读,让学生找出情感起伏的关键词语,再进行朗读,学生即能很快地融入课文场景,与作者产生共鸣,对猎人这个形象产生讨厌与憎恶的感情。)
实录(三)
师:九色鹿第一次救猎人时,猎人对九色鹿是怎样的感情?你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来?
生:第一次九色鹿救猎人时,猎人对于九色鹿是有感谢的心情的,从‘信誓旦旦’、‘一定’这两个词语可以看出猎人对于九色鹿的感激之情。
师:那么信誓旦旦的意思是什么呢?
(我就针对“信誓旦旦”这个词语对学生讲解,感受猎人此时对于九色鹿做出承诺的那种肯定,与后面出卖九色鹿的行为形成鲜明的对比和反差,“如果把‘一定’换成其他词语呢?”指导学生用其他词语替换“一定”,再朗读,感受其中的语气,让学生自己体会感情强烈程度,体会在此时,猎人对九色鹿的感情。)
师:九色鹿第二次救猎人时,九色鹿对猎人又是怎样的感情?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来?
生:九色鹿第二次救猎人时,九色鹿对猎人是憎恶、失望的,从‘怒斥’、‘愤怒’这两个词语可以看出。
师:正确。(及时评价,对学生来说十分重要)
五、教学启示
(一)激发学生学习情趣,抓住情感主线,才能促使学生读好文章
小学阅读教学具有生活化特征,它和课本教学内容、略微抽象的生活联系在一起,在小学生眼中,生活是多姿多彩的,加上《九色鹿》这篇课文是一篇神话故事,文中运用对比的手法,用九色鹿的美丽、善良反衬猎人的丑恶、无耻,用猎人自己前后截然相反的行为对比,让学生从中体会到不能做个忘恩负义的人,要做个知恩图报,遵守诺言的人,学习起来更有吸引力、想象力,同时附有教育意义。
(二)深入朗读的同时,再学习理解词语含义,效果明显
通过层层深入朗读训练,同学们对于文章感情的投入已经有一定的程度,这个时候再回过头来对选词填空的学习,学生对于词语的理解又有了更加深入的学习。学生的情感就像是一朵火苗,只要我们教师恰当地激发,就可燃起熊熊烈火。针对目前二年级的学生所有的朗读水平,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基本上能做到理解词语意思。这个时候我们可以适当地对学生的想象力进行延展。
总之,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提高学生朗读能力并非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但是只要多练习,多培养学生在朗读中投入积极情感,使语文课堂成为情感的课堂,朗读就会产生无穷的魅力。当然,要想让学生读好课文,真正的进入文本,教师在每一节课里都要激发学生学习的情趣,起到主导示范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