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社会科学»教育学>>小学生数学反思能力培养的策略

小学生数学反思能力培养的策略

作 者:孙凤鸣 (泰州市康和实验小学,江苏 泰州 225300)

摘   要: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实施,现代教育对小学数学又提出了新要求,数学教学不光是要让学生学会基本的数学知识,更要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小学数学是学习的基础阶段,也是我们学习的主要科目之一,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也要从基础阶段开始抓起。学生有了反思能力就能在学习中不断进步,所以,老师要采取有效的方法和措施,培养学生的反思思维和能力,帮助他们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和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深化认识理解,探索数学规律。
关键词:小学数学;反思能力;策略;提高

前言
对于学习来说,反思是非常重要的。只有通过不断地反思才能不断地进行总结,才能不断进步,对数学学习来说更是如此。老师通过反思可以提高自身的素质,学生通过反思可以发现自己的问题,从而去解决问题,提高学习的效率。学生在学习中难免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但是解决这些问题不能光靠老师,这就需要学生学会反思问题,老师在这个过程中要进行正确的引导,及时帮助学生找到错误原因,调整思路和方法,同时引导学生在反思中找到数学规律,让学生对知识有更进一步的理解和认识。老师要通过正确的方法来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让他们学会多层次观察和解决问题,促进学生数学能力的不断提升。
一、培育学生反思思维,鼓励学生积极反思
在教学活动中,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反思是一种主体性行为,只有学生真正认识到反思的重要性,内心愿意反思,才能真正有效果。所以,老师在教学中要从学生自身入手,培养学生的反思思维,让学生意识到反思的意义,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发挥反思的作用。首先,老师要引导学生学会回头看,也就是对所学的知识进行回想。在解答完问题后,看看自己有哪些知识是掌握不够的,有哪些是理解错误的,及时去纠正和完善,其次,让学生学会做笔记。不仅是要记录一些重要的知识点,在学习过程中要随时学会分析自己遇到的问题,并且记录下来,然后去寻找问题的原因和解决方法,思考的过程也就是反思的过程,通过不断地分析总结,发现其中的规律,从而掌握所学知识,最后,要引导学生学会分析题目内容。很多题目给出的条件包含的都是多方面的内容,有的内容是有助于解决问题的,但是也有很多是干扰条件,这就需要学生去分析题干,筛选有用信息,同时要学会举一反三,不仅要解决这一道题目,而是要通过这一道题学会解决这一类型题目,这也是需要不断地反思和总结的,从而培养学生的反思思维。
二、利用解题过程培养学生反思能力
数学具有很强的逻辑性,每一个数学问题都是有章法的,需要根据一定的规律来推理和思考,老师在教学中要利用解题的过程,引导学生去思考和分析,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例如,在教学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混合运算”这一课时,我们需要学习加减乘除混合运算,在混合运算中有时会用到一些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等,例如,27+35+53=?124-23-37=?一些计算速度比较快的学生能很快算出答案,但是对于一些计算较慢的学生还在埋头苦干,紧张计算,对于这种算式,我们可以通过一般的方法从头到尾计算,但是其中也有一些规律可循,我们可以请一些计算比较快的学生来展示一下他的计算方法:27+35+53=(27+53)+35=115,124-23-37=124-(23+37)=64,通过这样的计算过程,大家明白,混合运算可以用这样简单的方法来计算,这时,老师可以引导学生反思,通过这样的题目,我们可以得到什么启发?除此之外,哪种类型的题目也可以用这种方法来计算?在解决具体的题目之后,让学生进行反思总结,不仅可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同时也能学会举一反三。另外,除了在课堂练习中来培养反思能力,老师也要结合课后作业来培养学生反思能力。很多学生虽然在课堂上跟着老师的思路会解决问题,但是一旦到了自己去做课后练习就容易出错,有的是因为粗心大意,有的是因为对知识的理解不透彻,囫囵吞枣,所以,老师要根据学生课后练习中容易犯的错误来引导学生进行反思。例如,在学习“混合运算”运算时,我们会学到连续的减法,如157-40-23=?如果给这个算式加一个括号如157-(40-23)=?很多学生粗心大意,容易在括号这里犯错误,把这两个题型搞混,所以,老师可以根据学生容易犯的错误,多总结这类型的题目,让学生反思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问题,这样的话在以后的学习中就会避免出现同类的问题,准确率也就更高了。
三、积极构建反思平台,培养学生反思技能
在我们以往的教学中,大部分老师在讲完课后就会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直接去进行课后练习,遇到不会的问题或是不理解的知识,老师通常都会在课后单独指导,虽然能够帮助学生理解知识,但是长期下去学生缺乏自主思考的时间和机会,太过依赖老师,不会进行学习反思,不利于以后的学习。所以,老师要改变这种教学方法,为学生构建反思平台,让学生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反思总结,思考自己掌握了哪些知识,哪些是不会的,哪些是理解不到位的等等,以此来消化所学知识,培养反思技能。例如,在学习“平行四边形和梯形”这一课时,一些学生在认识梯形时很容易犯的错误就是觉得梯形的两条腰应该是一样长的,把一般的梯形看成是等腰梯形,然而并不是所有的梯形都是等腰梯形,有的图形可能看起来一样,但是实际上是不一样的,让学生反思我们应该怎样去辨别和分析?梯形的基本特征是否已经掌握?容易犯的错误能否注意不再犯等等?不要着急布置作业,先让学生回顾所学知识,进行反思,然后再通过课后作业去巩固和练习,这样掌握的知识才能更牢固。
结语
总而言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对学生发展是很重要的。老师要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反思思维,引导学生学会反思,通过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来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要积极为学生构建反思平台,创造反思的机会,让学生通过反思来巩固知识,从而提高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张莉.试析小学生数学反思能力培养对策探究[J].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2021(2):120-121.
[2]王蕾.基于小学数学课堂培养学生反思能力的策略探析[J].新课程研究(中旬-双),2021(4):115-116.
[3]戴仙珠.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学生反思能力的培养研究[J].读与写,2021,18(1):170.
[4]吴娟.提升小学生数学反思能力的策略研究[J].读与写,2021,18(5):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