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教育科学规划2021年度重点课题“‘五育’并举下自育课程的建构与实践”(课题编号:202113489)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
摘 要:小学英语对话课中应有一条清晰的话题主线,并基于主线开展多种形式的游戏教学,让学生在说,唱,玩,演中学习和运用语言。本文以一节对话课的教学实践为例,从设置主线,导入人物,激活话题,合作学习,真实语用等方面,阐述了基于话题主线的游戏教学在小学英语对话课中的应用与实践。
关键词:话题主线;游戏教学;对话教学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指出,语言技能是构成语言交际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应通过大量的专项和综合性语言实践活动,形成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为真实语言交际打基础。[1]对话就是语言交际的一种形式,广州版的小学英语三、四年级的课文都是以对话的形式呈现,五、六年级的课文也有一半是对话,可见对话教学是小学英语教学中的主要组成部分。通过教学,学生可以学会对话技巧,提高自己的口语表达能力,最终达到综合运用语言的目标。如何让学生乐于开口说并在情境中习得语言,笔者认为教师应该找出每节课的话题主线,并设计出与其相关的游戏进行教学,能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课堂参与度,也能使教学流程更加清晰紧凑,学生的知识构建更加科学有序。
本文以教育科学出版社的《英语》四年级下册Unit 7 What do you do when you have free time? 为例介绍基于话题主线的游戏教学在小学英语对话课中的设计与实施。
一、明确话题主线,清晰语言目标
好的导入能在一开始就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并能帮助学生预先感知将要学习的内容。因此在导入环节就应该紧扣教学内容的核心话题,用有趣的相关素材鼓励学生说唱或讨论,让学生清晰本节课的话题,为后续的学习打好基础。
本节课的话题是Activities,在热身环节教师带动学生边做动作边唱歌曲What do you do everyday? 歌曲的内容既有趣又贴近生活,教师的带动唱在一开始就拉近了与学生的距离,再加上有趣的视频,学生乐于开口唱并在歌词中复习学过的有关活动的动词词组,为引入课题做铺垫。接着通过歌曲内容把What do you do everyday?换成What do you do when you have free time?引入课题,让学生清晰本节课的话题和目标句型。 再以free talk的形式让学生用他们学过的知识自由谈论,进行头脑风暴。
二、基于话题主线,导入背景人物,激发学习兴趣
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直观生动的形象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在对话课上,教师应根据话题,找到符合主线,学生又喜欢的人物形象作为情景设置的背景人物来展开教学,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活动参与度。
本节课的话题是Activities,如果整节课都是让学生谈论自己和同学的活动,根据四年级学生的知识积累和年龄特点,他们不会一直有话可说。如果以一个卡通人物来设置情景,学生的兴趣就会大大提升。教师选取了电影《超能陆战队》中的BAYMAX为背景人物,通过PPT以拼图的形式向学生逐步展示出今天的卡通人物BAYMAX,学生在观察图片的过程中进行猜测和了解主人公。接着,教师展示BAYMAX的日常活动图片,让学生在本节课的第一个游戏Sharp eyes中来复习之前学过的有关活动的动词短语。运用图片和游戏展开复习,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以这种形式进行复习,也能尽可能多的把相关学过的短语在设定的人物上直观地展示出来,既调动了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又扩大了输入量。
三、巧用游戏,激活话题讨论,编织新知网络
小学生年龄较小,但是他们的好奇心强,对新鲜事物特别感兴趣。适时地展开游戏教学能激发他们的求知欲,让学生对即将学习的内容保持好奇心,促使学生自主学习,让课堂氛围更加融合活跃。教师乐于教,学生乐于学就是高效课堂的前提。在对话课中教师在设定的情景中用游戏的方式激活话题的讨论,学生在玩乐中习得与话题相关的单词和句型,而与话题无关的一些新单词,同样可以通过巧妙的游戏设计和教师的过渡语让这些单词和与设定的情境和句型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学生在游戏中进行练习和口语交际,编织自己的新知网络,完成语言目标的学习和综合运用。
本节课的语言目标分在两个大环节中完成。在第一个环节中完成有关活动的短语,新单词 cartoon, king和句型What do you do when you have free time?的教学和操练。教师用图片来展示BAYMAX日常做的事情,指导学生玩第二个游戏Guessing Game。但这个环节展示的并不是完整的活动,而是相关活动中所要用到的道具。目的就是让学生在第二个猜测游戏中完成新的动词词组的学习。教师扮演BAYMAX,引导学生用两个句型来猜测:What do you do when you have free time? Do you ...? 如:图片是耳机,学生需要猜测出的目标短语是listen to music;图片是照相机,学生需要猜测出take photos;图片是书,学生需要猜测出 do some reading。这个游戏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好奇心,在猜测的过程中既操练了句型,又在句型中整体感知和学习了新的词汇和短语。其中有两个新单词cartoon和king,就是设置在短语watch TV中进行学习,学生已学过这个短语,图片是一个电视机里播放的孙悟空的形象,学生在猜出watch TV 后,教师很自然地指着图片询问Do you like watching cartoons?This cartoon is about Monkey King. Do you like Monkey King? 学生借助图片就可以理解新词的意思了。在学完了全部的目标短语后,教师示范学生配动作读词组,并在小组中合作巩固练习新词组。然后,指导学生玩第三个游戏TPR Game。教师读词组,学生做动作。这个游戏可以检测出学生是否掌握了新词组的意。接着引导玩第四个游戏BOMB Game检测学生是否掌握词组的音。教师把5个BAYMAX日常会做的活动图片完整展示出来,设置其中一个活动是BAYMAX今天不愿意做的目标活动,如果指到这个活动,学生就不能读出。这个游戏既可以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又可以检测学生是否掌握了新词组的音。
这个环节通过三个游戏,学生掌握了相关的目标单词、短语和句型。然后教师进一步设置谈话任务,让学生结合自身的实际,运用刚刚学过的新知询问同学并回答自己空闲时的活动。这一真实的情境的创设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用能力。
在第二个大环节中完成新词feel, bored和句型Shall we...?的教学。教师继续扮演BAYMAX,并设置情境,一边做动作,一边说I feel bored.通过情境和肢体语言让学生理解新单词feel和bored, 并引导学生用新句型Shall we...?来邀请BAYMAX参加活动,教师在PPT中用九宫格的方式把学生需要用到的短语用图片展示,并在其中设置四个BAYMAX乐于接受的活动,用多媒体的声效来回应学生提问,在这个环节中,猜测的游戏和多媒体的运用调动了学生的好奇心和积极性,学生乐于主动运用学过的知识来完成邀请任务,课堂气氛活跃。
接着教师利用学生刚刚猜对的短语,以故事的形式讲述BAYMAX将会和学生一起参加的活动,提供学生在语篇中整体感知语言的机会。也为对话听力的整体感知做铺垫。
四、围绕话题,统一游戏评价方式,促进合作学习
在英语课堂中,学生的合作学习也尤为重要,学生在掌握了目标语言后,教师应尽可能多的给学生创设合作学习的机会。本节课学生在完成了对话的学习后,在小组中进行跟读和角色扮演。然后教师用背书游戏来检测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的学习效果。教师把学生分成男生组和女生组并选出两名学生,每次分别擦去对方组的三个短语,检测学生是否还能背出完整的句子。最后全部的内容被擦去,学生是否能背出对话。这样的挑战游戏比直接让学生去背诵课文要有趣和有效。学生乐于接受挑战,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就掌握了对话内容的识记。
有趣的游戏学习和合作学习后教师及时给出相应的评价能更好的鼓励学生,提升他们的学习自信心和成就感,巧妙的评价设计也会为教学目标的达成锦上添花。本节课设计的评价方式,是给BAYMAX充电,学生在完成相应的学习任务后,卡通人物就会在PPT的设置中充进一格电,与电影中的人物设定相吻合。这一新颖的评价方式让教学流程更完整、顺畅,也让学生更有兴趣去挑战更多的学习任务。
五、联系生活,拓展话题,培养语用能力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中强调,各种语言知识的呈现和学习都应从语言使用的角度出发,为提升学生“用英语做事情”的能力服务。[1]英语学习的最终目标是为了能运用英语做事情,所以在拓展环节中教师应帮助学生在创设的真实语境中实现真正的语用。合适的阅读语篇不仅能拓展学生的知识面,还能为学生的语言输入打下基础。
本节课的最后,教师围绕Activities这一话题,改编了一个小文本,让学生阅读了解不同地区孩子的课后活动。教师还给出基本的语言框架,让学生通过对比进行思考,然后再写作。这种方式让学生有话可说,有例可循。
总之,基于话题主线的游戏教学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能使师生关系更为融洽,教学流程更为顺畅,课堂氛围更加活跃,能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学习的主体。作为教师在不断提高自身业务水平的同时,还应多了解时下学生最感兴趣的话题和活动,才能设计出学生喜欢的游戏和切合实际的教学主线,达成高效的英语课堂。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 2011年版[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教育科学出版社.2014.义务教育教科书.英语(三年级起点)四年级下册[T].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