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应从课堂教学回归生活实践,达到理论联系实际的目的。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目前还存在着对课程本身的不重视、教学思路和教学模式单一等方面的问题,应该针对性的采取有效的策略,通过教育部门、学校和家长以及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来推动素质教育的实施,进而改变教学思路,采取多种模式实施课堂教学回归生活实践。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情境教学
一、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回归生活实践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对道德与法制课程的重视不足
对道德与法治课程的重视不足,这是阻碍教学回归生活实践发展的首要问题。当前个别学校往往用自习代替道德与法治课,甚至班主任与任课老师协商,道德与法治课程临时换成语文、数学等课程。究其原因,是学校过于注重升学率而忽视综合素质的提高和发展。在这种情况下,道德与法治课程本身被弱化,更何谈采取更好的回归生活实践教学方式的实施。
(二)课堂教学主体地位颠倒
传统教学方式,课堂教学主体往往往往都是以教师为主体,学生被动听课,学生学得好不好全在于教师的授课能力,往往忽视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缺乏对学生必要的引导和实践,造成教学活动事倍功半。而这也是造成课堂教学回归生活实践教学方式难以维持的重要原因。
(三)教学手段单一,学生缺少学习兴趣
对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是促成其学习成果的重要方式,特别是对于还处在懵懂时期的小学生,天然具有好奇心,此时更应该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来进行引导,但传统的教学方式中,很多教师习惯于把课程内容准备好,注重的是如何讲解好知识点,而不是想着如何做好课程设计,通过更加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是阻碍课堂教学回归生活实践教学方式发展的普遍性问题。
二、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回归生活实践的实施策略
(一)突出课程的重视程度,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道德与法治课程的设置是素质教育在学校课程中的具体体现,该课程不仅仅要让小学生掌握基本的道德与法治知识,更多的是要学会实践应用,通过该课程的学习,进而培养其对社会的认识和自觉遵守社会秩序的责任意识。而小学阶段作为素质教育的初期,学生具有很强的好奇心和模仿意识,此时若是对素质教育消极等待而不加引导和重视,那么社会环境中的一些糟粕思想和行为就会逐渐污染了小学生这张“白纸”。因此,从学校到家长,从教育部门到全社会都应该合理推动素质教育,推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发展。首先,学校要重视学生的素质教育,禁止道德与法治课程被无端占用或取消,同时,要将该课程对教师的评价考核与其他文化课程放在同等地位,从学校层面、教师层面相互督促;其次,教育部门要重视,应该加强监管,在对待学校的评价方面,要从文化课程方面转向综合全面且德育为先的理念,这也是对学校重视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推动和引导;最后,从家长到社会也应该认识到,培养对自己负责、对家庭和社会有用的人,首要任务是道德素质而非文化学科知识。只有通过全社会、各层次的共同努力才能推动学生素质教育的发展,进而才有可能谈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回归生活实践方式的研究。
(二)转变教学理念,充分体现学生主体
传统的教学理念是以教师为主体,学生被动接受的方式。课堂教学往往以教师的讲授、板书为主,并且在教师评价时,评价的也是教师讲授知识点是否够精细、是否具有吸引力等,再者就是通过学生的成绩来评价教师的授课水平。但这种传统教学方式,首先,从科学研究方面难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据有关研究分析,学生通过被动听讲和看书对知识点的理解记忆并不深刻,而通过自己复述出来则可以达到较高的记忆水平,而如果能够达到自己讲给别人听的水平,那就意味着知识点就将近完全掌握。并且,人脑的记忆时间十分短暂,在一小时后如果不进行复习,学习的知识将忘记50%。其次,学生的学习精力有限,特别是小学生,无法长时间集中注意力听讲。鉴于此,应该转变课堂讲授过程中以教师为主体地位的教学理念,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进行引导的方式。在具体实施中,教师讲授过程中可以采取提问引导,学生之间分组讨论,教师和学生之间进行互动等方式,同时,要积极引导学生多提问题,抓住学生学习的难点和薄弱点,体现出以学生为学习主体的教学模式。
(三)创设情境教学方式,让教学回归生活实践
课堂回归生活实践的具体实施,应该从教学活动和社会实践两个平台进行。
在教学活动中的课题回归生活实践,实际上就是在课堂上要理论联系实际,一方面,学习的内容要结合书本,又不能局限于书本,可以通过练习生活实际来扩充知识和加强知识的理解。例如,《我们的节日》,其知识内容是让学生清楚我们中国的传统节日都有哪些,具体有些什么特色。在授课时,书本和教师的讲解起到的作用应该是引导,进而让学生自己回忆在每个节日中家里、社区都有些什么活动,进而掌握这一教学目标。另一方面,授课的方式必须多样化,这也符合小学生感性认知的特点和道德和法治课程知识的特点。课上可以采取一些小游戏来进行引导。《介绍自己》中,可以通过击鼓传花的游戏方式让学生自我介绍,这相比于按顺序自我介绍,不再是紧张和畏惧,而是刺激和好玩。
在社会实践当中,课堂回归生活实践,应该是教师和家长共同的责任。例如,当天课堂上学习了关于收拾房间卫生的内容,回家以后的作业一定是收拾自己的屋子,这就需要家长进行必要的鼓励和支持。当小学生们兴高采烈的告诉家长和老师,自己的屋子收拾得多么干净时,这就是课堂回归生活实践的体现,也是素质教育在生根发芽。
结束语
综上所述,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回归生活实践,首先应该加强对课程的重视程度,应将其与文化课程摆在同等地位;其次,在教学活动中,将传统的以教师为主体地位的单一式教学方法,改变为教师引导到学生去说和做的教学方式;最后,在课堂上要采取多种方式进行引导,以创造情境的方式将生活化的内容导入到课堂中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便于深刻理解知识,并且,在日常生活中要学以致用,真正达到让教学回归生活实践。
参考文献
[1]刘常运.回归生活,智慧成长——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生活化策略研究[J].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21(05):171-172.
[2]徐艳玲.让课堂教学回归生活——浅谈小学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的策略[J].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2020(03):96-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