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立足于幼儿教育为实践,以亲子绘本为载体,依次探讨了亲子绘本对于培养幼儿勇敢、关爱、感恩等积极心理品质方面的积极作用,旨在充分挖掘亲子绘本的教育价值,培养幼儿的积极心理品质,促进幼儿的身心健康成长。
关键词:幼儿教育;积极心理;亲子绘本
一、疫情时代背景下对幼儿的影响
2020年,人们深受新型冠状病毒的影响,生命财产、日常生活和社会经济等损失严重。对于学前年龄阶段的小朋友来说这场疫情本身一定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他们,影响他们的生活和学习,影响他们的心理发展。例如在疫情防控期间,幼儿由于年龄较小,看到很多人排队做核酸、有人穿着隔离服饰,内心会感到恐惧;平时热闹的大家庭,因为疫情,大人们都不互相来往;有的父母因为工作原因也不经常回家,幼儿没有安全感,难免会引发一系列不安、紧张、担忧的心理情绪。因为新冠病毒疫情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幼儿不擅长于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心理感受与想法,与人交流起来是相对较为困难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教育工作的首位。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在重视幼儿身体健康的同时,要重视幼儿的心理健康”[1],《纲要》对幼儿心理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出了明确要求。
所以我们既要帮助幼儿做好心理疏导的同时,也要给予他们正确的疫情认知、重视幼儿的积极乐观的心理和情绪状态,以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为出发点。
二、重视幼儿的心理健康调整,培养幼儿积极的心理品质
积极心理品质这以名词最初是20世纪初美国心理学家马丁·塞利格曼(Martin E.P. Seligman)提出来的,主要是为了驳斥传统消极心理学只关注人或人类社会中存在的问题及问题的矫正,而忽视了依靠积极心理品质和力量去预防问题产生的重要性[2]。
2020年2月,教育部办公厅等联合印发《关于中小学延期开学期间“停课不停学”有关工作安排的通知》指出注重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生命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由此可见,人们对幼儿的心理健康问题关注度日益提高,但大部分人都是意识到需要进行心理干预后才发现幼儿出现了严重的心理行为,另外在对问题的发现与矫正上,很少提到利用积极的心理品质或力量去预防心理问题的出现。在当前疫情防控的困难时期,培养幼儿积极心理品质能更好的应对疫情带来的影响,让孩子能够在后疫情时代(特殊情况)之下也拥有良好健康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状态,为幼儿提供源源不断的制造快乐和幸福的力量,真正的为幼儿健康成长和发展做好指导。
三、亲子绘本对幼儿积极心理品质有促进作用
绘本作为伴随幼儿成长的伙伴,不仅让幼儿了解自己和外界作用,也是幼儿精神和情感的寄托。虽然儿童的学习方式有很多样,不一定要选择绘本为载体,但对于促进幼儿产生积极心理的品质,绘本故事是幼儿了解世界、了解他人、了解自己的一种最简易的方式。
在影响幼儿心理健康的众多因素中,来自父母的亲子陪伴影响是最大最直接的,只有在充满温馨的亲子陪伴下,幼儿才能更加开心、快乐地成长,从而形成良好的心理健康素质,实现更好的社会性发展和人生发展[3]。疫情背景下涌现出一批积极正面的英雄人物及社会事件,是培养积极心理品质的现实版“教科书”,作为真实的学习材料,能够引发幼儿强烈的情感触动,进而增强情感认同与行为改变。因此,开展亲子绘本活动有助于幼儿更好的积极心理品质的养成,也是拉近亲子关系的一种方式。
四、研究目的
本研究旨在利用亲子绘本对幼儿进行积极心理品质教育,比较大班幼儿在疫情期间通过亲子绘本活动,来分析亲子绘本对幼儿勇敢、关爱、感恩的积极心理品质的影响。同时对幼儿亲子绘本活动的观察和分析了解绘本故事是怎样影响幼儿的积极心理品质的。并且提出相应教育建议,使教师能够有效地利用绘本对幼儿进行积极心理品质的教育。
五、研究方法
(一)文献法
文献法指的是搜集、鉴别、整理和分析文献,并通过对文献的研究形成对事实的科学认识的方法。为了了解与本研究相关领域的研究现状、为了更好的为后续研究建立合理的研究框架和体系,在知网以及期刊书籍上查找与本研究相关的三个方面,其中包括亲子关系、幼儿积极心理品质以及绘本。通过对以往研究进行阅读、分析、整理的过程中,建构了此次研究的研究思路、研究框架以及获得以往研究中较为成熟的研究手段。
(二)问卷调查法
问卷法是国内外社会调查中较为广泛使用的一种方法。问卷是指为统计和调查所用的、以设问的方式表述问题的表格。问卷法就是研究者用这种控制式的测量对所研究的问题进行度量,从而搜集利用亲子绘本促进幼儿心理品质的有效数据。
(三)案例分析法
为更详细地了解在亲子绘本对幼儿积极心理品质发展的影响,对幼儿园幼儿的亲子绘本活动进行了案例收集,把教师组织的亲子绘本活动实录与记录进行整理作为实验统计结果的辅助分析。
六、研究结果及分析
(一)亲子共阅读绘本
在疫情期间我园开展“‘疫’起阅读”,悦享时光”的活动,组织幼儿与家长进行亲子共读绘本,幼儿和父母一起阅读,是一种充满乐趣和互动的过程,也是一种情感交流的过程,让幼儿感受家长的关爱与陪伴,在居家期间提供一个交流的契机。绘本是幼儿获取知识、培养幼儿心理积极品质、形成良好习惯的有效途径。
在亲子共读实验开始之前,对幼儿积极心理进行调查检测,前侧为没有开展亲子绘本阅读的幼儿心理调查,(如表1-1)可以得知,大部分幼儿在疫情期间都有出现害怕、孤独、烦躁的心理,但在进行亲子绘本阅读干预后,得分均有所提高,后测为进行了一次心理干预后的分值有所提高。
在进行亲子共读结束后有家长反馈“我发现孩子在绘本阅读过程中能积极参加,充满探究精神”;有的家长分享说,“我观察到自己孩子在阅读过程中专注认真,不受干扰”;还有一位家长分享“自从与孩子一起阅读绘本后,亲子关系更加融洽,孩子懂得关心我”。以上都可以证明亲子绘本阅读也是一个促进幼儿积极心理品质的有效途径。
(二)亲子创作绘本
父母与孩子在进行阅读绘本后,可以尝试合作进行绘本的创作。对于儿童来说,他们接触世界,经历了由感知到认识的过程。在疫情居家期间,亲子绘本制作,记录身边的防疫抗疫故事,幼儿有了父母的陪伴,可以抵消长时间待在家里的焦虑、不安、孤独的心理,还能增进亲子感情,利于疏导幼儿的心理健康。
幼儿在与家人的亲子绘本创作中,积极心理品质的数值都有明显的额提高。(如表1-2所示)
由此可见,幼儿在创作的过程中,能够释放心理的负能量,能够用画笔将表达不出的语言和情绪用画笔呈现,幼儿能够用乐观的态度去应对发生在自己身上的变化的道理。
(三)亲子绘本分享
在进行亲子创作绘本后,我们继续开展亲子绘本分享活动。在微信公众号平台上进行亲子绘本的分享。幼儿与父母一起,把自己创作的亲子绘本与他人分享,促进幼儿大胆讲述的良好途径。
通过表1-3可以得知,幼儿在通过亲子绘本分享后幼儿的积极心理品质的分值有所提高
七、研究的结论
(一)亲子绘本促进幼儿的勇敢心理品质
夸美纽斯把“智慧、勇敢、节制、公正作为自己的道德教育内容”。并把“这四种品德称为主要的或基本的德行[4]”儿童期是人成长的重要时期, 也是行为习惯养成的最佳时期。 在这一时期养成勇敢的道德品质, 对儿童来说是终身受益的。
在疫情期间,我们收到李泽楷小朋友的自制亲子绘本《不一样的寒假》,主要讲述李泽楷小朋友以前每次放假,妈妈都带他去外公家住,但是由于在2020年出现新型冠状病毒,这个病毒如果人一旦被感染,会出现咳嗽、发热等症状,严重的会死亡。所以期间假期不能出门,他不能回外公家玩,也不能和小朋友玩....泽楷小朋友的心理并没有出现消极和感到害怕,反而勇敢面对,科学预防,在家与家人一起玩游戏、看电视、堆积木、打球、骑单车等。并且相信有很多逆行者在与病毒作斗争,很快就能战胜病毒的。还有滕梓洋小朋友的亲子绘本《消灭怪兽,保卫祖国》,这个绘本以圈圈鼠为主角,团团、圆圆小战士们用自己发明的神奇药喷枪打败冠状病毒怪兽的故事。这两个绘本故事都运用了既轻松又便于幼儿理解的方式进行勇敢心理品质的教育与培养,让幼儿形成勇敢乐观、积极向上的心理品质。
(二)亲子绘本促进幼儿的关爱心理品质
关爱是指关心与爱护他人的积极品质。培养幼儿关爱的品质是为了他们以后更好的融入社会与生活。对此,我们幼儿教育工作者应该重视幼儿关爱的心理品质培养和教育。
像陈佳钰、陈弘毅小朋友和妈妈一起创作的《神奇的梦》这一绘本故事,故事主要讲述妈妈下班做完家务后,由于妈妈太累了没有陪伴他们,佳钰与弘毅的不理解开始讨厌妈妈,第二天妈妈变成了“老妈妈”。然后通过佳钰与弘毅两个小朋友关心照顾“老妈妈”的一系列行为,最终变回来年轻美丽的妈妈,原来这只是一场梦。这个亲子绘本故事里,妈妈以变成“老妈妈”的趣味形象,用简单的图画描述和贴近自身生活的情景显现在绘本上,让佳钰与弘毅理解妈妈其实在生活上陪伴照顾他们很多,而且不能时刻陪伴在自己身边。在创作绘本的过程中,也让佳钰与弘毅体验到被人关心的幸福以及关心、照顾他人的快乐,他们的内心也埋下了一颗关爱身边人的意识和种子。
(三)亲子绘本促进幼儿的感恩心理品质
感恩教育是随着时代发展的需要,逐渐形成体系的一种以意识、情感和行为为中心的教育,是幼儿德育的重要内容之一[5]。
在此次疫情中,各个行业都有冲到最前面的人,也是有了他们才有了抗疫的初步胜利,我们要对他们有敬畏之心,感恩之情。因此我们利用此次机会,在疫情期间开展公众号寒假特辑,针对疫情对幼儿进行感恩教育的培养。欧萌萌小朋友的亲子绘本《致敬逆行者》,这个绘本主要讲述我们国家在疫情蔓延下,全国人民众志成城,医生护士、警察叔叔、志愿者和还有很多一线工作人员不怕困难在与病毒战斗一起抗击疫情的故事。绘本结合幼儿所看到和经历的内容,用自己的话语说出自己遇见的人和事物。如萌萌说“那些一线工作者像超人一样帮我们赶走病毒这个大怪兽,他们很辛苦,我很感激他们”“我也要做一个心中有爱的人,要做一个乐于助人的好孩子”。还有在劳动节、母亲节、父亲节的时候,我们继续延续开展亲子绘本故事,让感恩教育不只是停留在言语上,还要体现在实际行动中,如郑焱杰小朋友的亲子绘本《勤劳的环卫》;潘俊宇小朋友亲子绘本《我是妈妈的好帮手》;潘加俞小朋友亲子绘本《我的爸爸》等,以上亲子绘本故事都结合自己经历,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去感谢身边人,践行感恩教育,让感恩不只是停留在情感上,也要幼儿把感恩化为行动。
结束语
综合以上分析,后疫情时代背景下学前教育教学工作开展之中所存在的困境受到了教师的重点关注和重视,而在对学前教育和教学工作进行有效规划的过程中,以幼儿的积极心理品质教育为出发点,充分利用亲子绘本对于培养幼儿积极心理手段有极大帮助,培养积极健康的心理品质是幼儿教育的核心任务,积极的心理品质不仅能预防心理问题,而且对幼儿潜力的开发和人格的培养都有着无穷的促进作用,是其能健康成长和幸福生活的保障。
参考文献
[1]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规定,北京示范大学出版社,2001.11
[2]袁祖英.家园共育下幼儿积极心理品质的培育[J]基础教育,2020.11
[3]吴锡君.探究亲子陪伴对幼儿心理健康的影响及科学陪伴幼儿的方法[J].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21(01)
[4]范琐哲,黄秋香.儿童勇敢品质养成教育探究[J].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2018,34(05):1-5.
[5]党淼,秦旭芳. 以爱之名,唤心之行——疫情之下的幼儿感恩教育思考[A]. 中共沈阳市委、沈阳市人民政府.第十七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中共沈阳市委、沈阳市人民政府:沈阳市科学技术协会,2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