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粤剧是我国的一种传统文艺表现形式,深受广东等地居民的喜爱。粤剧表演过程中,锣鼓传统鼓点的应用非常广泛,是粤剧表演中必不可少的部分,能够在指挥和控制节奏、对人物情绪进行渲染等方面发挥出重要的现实意义。基于此,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观察法,对粤剧锣鼓进行了概述,同时从不同角度出发分析了鼓点在粤剧表演中的重要作用,从出场、亮相、配合动作等角度出发,对鼓点在粤剧表演中的运用进行了阐述,能够为今后推动粤剧传统鼓点的传承创新提供有益的借鉴。
关键词:粤剧;传统;鼓点
一、粤剧锣鼓概述
在粤剧表演过程中,锣鼓地位突出,对推动粤剧表演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1]。作为世界上最古老的打击乐器之一,粤剧传统锣鼓是粤剧表演中必不可少的乐器,通过节奏鲜明的锣鼓鼓点,能够加快推动粤剧唱腔特色发挥,准确反映出粤剧戏曲表演的节奏感和感染力。从粤剧的表演来看,舞台表演过程中传统鼓点起到了指挥乐队的效果,其中鼓、锣、钹是粤剧传统鼓点演奏中的主要乐器,经过不断的传承和发展,粤剧传统鼓点已经和演员唱、念、做、打以及戏台服饰、舞台形体实现了有机融合,通过节奏的变换来进一步推动了粤剧的剧情发展。
二、鼓点在粤剧表演中的重要作用
(一)指挥和控制表演节奏
在粤剧的表演过程中,粤剧表演者的唱、念、做、打都需要控制好节奏,因此对粤剧乐队的指挥和节奏的控制工作高度重视,也是粤剧演出质量高低的关键[2]。传统鼓点能够帮助粤剧表演者完成戏曲的节奏转换,通过传统鼓点不同层次演奏,能够指挥和调动整个伴奏乐队,为实现粤剧剧情的自然顺畅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同时,通过鼓点对粤剧表演节奏的把控,能够推动剧情的发展,确保粤剧剧情实现张弛有度,增强观众在粤剧中的观剧体验。另外,在粤剧的表演过程中,粤剧演员的表演有一定的间歇。
(二)烘托表演动作,塑造人物形象
粤剧表演过程中,演员的唱、念、做、打有独特的表现形式,这也是粤剧戏曲的特色[3]。因此在传统鼓点的应用中,必须要和粤剧戏曲中不同的表演形式和表现手段进行紧密配合,起到烘托表演者动作的积极作用。在粤剧表演过程中,武打更容易激起剧情表演高潮,相比于其它的表演内容,粤剧武打场面中,更需要传统锣鼓的配合。在粤剧表演者武打动作前,主要通过激烈、紧张、铿锵的锣鼓鼓点效果,充分烘托出特定环境中人物的情绪,也能够紧紧抓住观众的心理,帮助粤剧演出获得群众好评。此外,在粤剧表演中,传统鼓点要根据不同的节奏、音色来凸显出人物形象,能够更好地烘托人物的性格。
(三)能加大情境渲染,提高表演感染力
在粤剧的表演过程中,对舞台情境的要求较高,需要利用舞台的全方位呈现,进一步体现出粤剧剧情的层次感。要想达到这种效果,就必须要对传统鼓点的应用进行充分研究,实现鼓点的精准设计。在粤剧武打场面中,前期可以通过大堂鼓来进一步烘托出武打动作前的紧张情绪和宏大气势,在剧情推进过程中,要由大场面延伸到生活场景,可以选用小堂鼓来营造出自由、超脱的氛围。此外,粤剧传统鼓点在制造音响方面的作用也非常显著。
三、鼓点在粤剧表演中的运用
(一)出场的鼓点应用
粤剧表演中,演员的出场至关重要,表演艺术家在出场中的印象,能够影响观众对粤剧整个戏曲的判断。因此,在不同的粤剧戏曲中,根据不同的角色,出场中鼓点应用和配合方面有着较大差异。例如,在粤剧的文场表演中,更多的是使用文锣、文京锣,在武场的表演中,出场人物多用高边锣、武京锣,这也是粤剧表演中的重要规则。例如《红梅记》中的主角裴舜卿出场时,人物具有意气风发的特色,因此就需要用简单的“大撞点”来烘托出裴舜卿风流倜傥的性格。又比如,在武打场面中要多用武场锣鼓,《水淹七军》中的关羽出场,主要用了武场锣鼓,一个大“四击”将关羽的英雄气概和雄风万丈进行了合理的阐述。通过这些鼓点的运用,能够将粤剧戏曲中不同角色的性格特点进行区分,能够帮助粤剧角色出场更为顺畅,更为合理。
(二)亮相的鼓点应用
亮相是粤剧戏曲表演中至关重要的一环。通过亮相这一表演动作,能够进一步展现出粤剧戏曲人物的性格特点,实现出锣鼓和表演者动作的配合,能够凸显出粤剧的精髓。例如,《芦花荡》中张飞的戏曲表演中,亮相时需要通过不断地跳跃来展现出岳飞的勇猛形象,但是如果鼓点配合不到位或者是没有锣鼓的衬托,张飞的表演者在舞台上难以展现出勇猛的形象,比较呆板。通过亮相中锣鼓的烘托,《芦花荡》的表演更有特色,有着鲜明的粤剧表演特点,能够将张飞等粤剧艺术形象的性格进一步描绘出来。因此,在亮相过程中,鼓点的应用一定要配合人物的整体形象,掌控好粤剧戏曲中的人物性格,结合表演节奏,让观众观看到精彩的粤剧人物亮相。
(三)配合动作的鼓点应用
唱、念、做、打是粤剧表演的核心要素,通过传统鼓点的配合,能够让做、打两个因素充分发挥出作用,提高粤剧戏曲的观赏性和娱乐性。武打动作是粤剧动作配合中的重要组成,在烘托武打动作紧张激烈程度时,必须要通过传统鼓点来进行配合,不断烘托出良好的演出气氛。例如在《宝莲灯》中,二郎神上场时,锣鼓鼓点变得轻缓,将人物的多疑进行展示。又比如,在一些武打场面中必须通过激烈的传统鼓点让表演者的武打场面更有震撼力,通过鼓点来带动动作节奏,让表演者的精神和观众的情绪得到进一步的振奋。
结论
粤剧历史由来已久,传统鼓点在粤剧表演中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不仅能够指挥和控制粤剧戏曲的表演节奏,还能够烘托粤剧表演者的情感,增强粤剧戏曲的感染力。由此可见,粤剧传统鼓点对粤剧的传承和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推动粤剧在新时代背景下不断寻求突破的关键。本文对粤剧出场、亮相、配合动作时鼓点的运用进行了分析,能够为今后传统鼓点在粤剧演出中发挥出重要作用提供了一些新思路。相信随着今后广东粤剧的不断创新,粤剧传统鼓点的应用将得到进一步的延伸,为粤剧吸收其他艺术形式优势、推动粤剧精益求精提供重要的支撑,推动粤剧达到新高度。
、
参考文献
[1]卢劲壮.锣鼓在粤剧表演中的表现功能研究[J].戏剧之家,2017(07):55.
[2]徐杰.论粤剧锣鼓的艺术特征[J].北方音乐,2015,35(12):94.
[3]欧飚.粤剧锣鼓的作用与运用[J].南国红豆,2014(02):47-49.
作者简介:
黄康喜,(1988-),男,籍贯;广东省廉江市,大专学历,研究方向是粤剧传统鼓点运用与创新,中级职称,现任深圳市粤剧团有限公司掌板(司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