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社会科学»教育学>>数学实验与小学数学教学效果的影响关系

数学实验与小学数学教学效果的影响关系

作 者:郑其霞 (安徽省合肥市长丰县半岛一号小学,安徽 合肥 231100)


摘   要:数学实验教学,用实验的思维方式去思考、设计课堂教学,更利于发挥数学学科的教育功能,体现数学科学的精神实质,培养学生的理性精神。
关键词:数学实验;小学数学;教学效果;影响关系

一、做好调研工作,积极策划安排
首先需要由课题组,结合课题研究的方向和目标,统筹制定一个读书的方案,组织课题组的每个教师都阅读与实验内容相关的书籍,然后进行交流与探讨。比如,《小学数学实验教学的理论与实践》、《教学实验论》、《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小学数学教学基本概念解读》等,定期的组织课题组成员召开读书交流分享会,及时共享信息资源。同时还能够拓宽课题组成员的视野,增长教师们的学习经验,从而为在课堂中实践提供一个经验和借鉴。
其次就是要了解当前小学高年级阶段,数学教学中开展实验课教学的基本情况。通过案例研究法进行调查访谈,全面的了解当前小学高年级数学实验课的教学现状,可以通过发放抽样问卷、调查与访谈、分析与总结的形式进行调查。随后就是梳理小学高年级阶段,数学教材当中适合开展实验教学的内容,课题组的成员不仅要将五年级和六年级教材中可以开展实验教学的章节进行整理,还要通过课堂实践不断的改进,最终制定一个实验指导手册(如下图)。
最后,结合小学高年级段的实验内容和类型,分成五年级和六年级进行分别研究,然后组织开展教学。结合实验教学内容,大致分为了操作类实验、模拟类(探究发现)实验、规律研究类实验这三类,同时将三类实验分五六年级同时开展研究。
二、结合数学实验,具体展开教学
(一)丰富教研活动,提高专业素养
结合实验教学的内容和类型,本校积极组织开展了多种提升教师专业教学素养、完善学生实验操作能力的活动。比如,开展了以“学生的实验操作”为主题的教学设计大赛活动,本次活动的开展,提高了教师的实验教学设计的创新能力,促进了教学交流与共享。再如,开展以学生实验为主题的公开研讨课,通过组织教师参与实验观摩课,既实践了课题组前期的一些思考,同时在课堂教学中,又促进了全新知识系统的生成,也为教师们的下一步课堂实施提供了充足的思考和借鉴。
除此之外,根据市县教育局《关于举办 2020 年合肥市中小学实验教学说课评比活动的通知》要求,结合本校的市级课题《数学实验在小学高年级课堂教学中应用的实践研究》,本校的课题组,还组织了有关实验课的说课比赛活动。通过举行此次活动,提升了教师的实验操作水平,进一步促进了教研活动的实效性,结合本次说课活动,继续依此为契机,实施实验课堂教学,并将教学设计大赛经典案例再次在课堂上实施。
(二)结合具体实践,总结课程范式
1.操作类实验
很多数学实验都离不开动手操作,如平面图形、立体图形特征的探究与相应公式的推导等,且大多需要物化的实验工具或材料的支持。
2.模拟类(探究发现)实验
在开展数学实验教学时,常常需要教师为学生进行演示,然后知道自己动手,主动验证数学的规律、性质、公式。此类课型的课堂范式是(如下图):
比如,在教学人教版小学数学“圆的周长”这节内容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模拟类的数学实验,首先可以为学生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给学生播放课件素材,引导学生的初步探究:“有只小灰狗在沿着圆形的草地路线奔跑,它跑一圈的路程是多少?”然后指导学生观看小狗奔跑的过程,提出猜想:“小狗奔跑的路程,实际上是在求什么?”随后,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模拟操作,通过具体的实例引导学生感知,教师利用事先准备好的铁丝,围成了一个圆,然后让学生猜想圆的周长指哪一个部分?随后组织学生交流与探讨,然后以小组合作的方式测量圆的周长,有的学生采用滚动的方法测量,还有的学生采用了绳测法,通过不同的方法验证自己的猜想,最后得出了测量圆周长的最终结论。随后,教师再引导学生探究圆周长与直径之间的关系,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一个巩固和提升,同时强化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通过组织数学实验,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动手操作技能,同时还实现了数学课堂教学的目标,营造了良好的气氛环境。
(三)规律研究类实验
有些数学实验,实验对象是一组有规律的算式以及算式的结果,通过一定的观察比较、思考判断、举例验证与归纳推理,就可以发现其中的规律;另外一些探索规律的内容,重点是指导学生主动的去探索和发现规律,培养学生形成观察比较和归纳概括的能力,其目标指向是过程与方法的体验,基本思想的感悟和基本生活经验的积累。
总之,经过了一系列数学课题的探究与实践开展,有效地促进了我校数学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与成长,教师的科学技术理论素质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教师们要通过自身的学习与实践,把新的课堂教育观念转变成为自身的课堂教学行为。教师在开展课堂实验教学时,要能够从毫无头绪、没有目的、不清楚到明了,逐步地转化成为一个有意识、有目标、步骤清晰地上好一节课,并积极地撰写教与学案例,真正做到让教与研有机结合,并在理论与实践的综合基础上对问题进行科学思考,撰写出自己的研究论文,提高自身的科研能力。教师教学观念转变了,敢于大胆尝试和组织实验课堂教学,课题组成员的研究能力得到了明显的提高。
课题组成员通过探索数学实验和实践生活的结合点,积极开展各种实验活动,一方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通过动手操作,使学生深化知识,更深刻的理解概念、公式等,实现在“做”中学。实验活动结束后教师们积极指导学生撰写数学小论文,参与市级小论文评选,学生的操作实践和创新能力得到提升。

参考文献
[1] 谭洁奇.数学实验融入数学课堂教学效果的影响因素分析[J].数学研究,2018,(02):43-44.
[2] 王亚辉.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情境与教学效果的关系[J].时代教育,2015,(07):65-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