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新课标下,传统的教学模式无法满足对于学生的长足发展需求,将信息技术和学科教学深度融合,实现教育的信息化和现代化,对于学生的培养更趋于多元化发展,将思想方法和知识教育相互统一,以知识学习为主线,通过科学的教学方法和设计,塑造学生积极的情感态度价值,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在阶段性的教育过程中,实现对于学生知识技能的培养和心理发展建设,本文主要介绍了我对信息技术与小学有关课程整合的粗浅认识。
关键词:新课标;小学信息技术;小学数学;有效策略;翻转课堂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应用到课堂的具有非常大的重要性 首先,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学生始终处于被动学习状态,难以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但是,把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应用到信息技术教学中,可以使信息技术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其次,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运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可以很好地弥补传统灌输式教学模式的缺陷,促使小学生能够自主学习信息技术知识,应用在实践训练中,从而提升教学效率。
一、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应用到课堂的必要性
(一)时代发展的需要
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应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课前学生可以通过多个渠道进行学习,以此培养他们获得信息、分析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而且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进行合作交流,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和运用信息技术知识;二是新课程改革的需要,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新时代的教育目标应该是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如果一直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培养综合型人才的效果有限,而使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自学能力与探究能力。
(二)利用教学视频,学生先学
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应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主要教学环节是教师为学生提供导学资料,然后让他们进行自主学习,教师则从旁辅导学生学习。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主要区别在于导学资料的运用和课堂教学环节的变化。在传统的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预习环节一般只初步了解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而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导学环节则对教师与学生提出更明确、更高的要求,学生在阅读导学资料之后,应该完成配套的测试题,并且对于不解的地方提出质疑。以问题为引领进行更加深入的思考,或者尝试运用相关的知识进行计算机操作,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往往会遇到一些困难,而困难能够促使他们深入思考,进而产生打开教学视频学习信息技术知识的动力,然后根据视频内容有针对性地学习。
(三)自主选择学习,提升成效
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教师运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由于采用先学后教的策略,可以把大量的学习资料上传到服务器上,让学生一边观看,一边操作,以此提升学习效率,以便能够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对优等生来说,可能无需教学视频的帮助就能轻松掌握学习内容,完成教学任务;中等生则可能需要看完教学视频,在视频的引导下学习信息技术知识和掌握操作计算机的技能;对待优生来说,即使有教学视频辅助,对于一些较难的知识点也难以理解和掌握,此时,教师与同学应该帮助他们完成学习任务。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以学生为前提,突出先学后教,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起到主体作用。
二、信息技术和学科整合的重要意义
信息技术开始广泛的应用到了日常生活中,而信息技术和学科的深度融合已经成为当前教育教学发展的趋势,教师利用信息技术实现教育的信息化和现代化的发展,信息技术和学科教学完成知识的整合和价值的整合,同时优化整个教学课程,教师立足于课程结构目标,以学生为发展中心,利用信息技术整合教学资源,丰富教学内容,拓展知识视野,同时优化教学设计和活动,对课程资源进行有效的开发和利用,最终以学生的长足发展为目标,实现对于学生理论实践的创新能力培养,以及立德和树人的发展。信息技术作为教学的辅助手段,变革传统的教学模式,在教学中促进学生的主体性发展,转变以往的教师主导教学模式,而是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深入,让学生成为课堂教学中的主体,信息技术和课堂教学的整合本质上是更好地促进学生的主体性发展,从基础知识技能学习到理论实践的综合发展。
三、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程整合的有效策略
(一)整合教学资源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中,教师利用信息技术媒体整合教学资源,在知识教学中实现对于学生的基础性教学,发展性培养,将文本内容的碎片化知识进行有效的整理和归纳,制作成相应的数学导学案和微视频,教师整合教学资源,构建完善的教学知识体系,在教学中引导学生系统性的深入学习,在基础知识学习的过程中,对学生进行知识的拓展和延伸,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电子白板教学
加强互动教学教师在教学中,将传统的文本教学内容制作成电子课件的形式进行呈现,增强学生的视觉感官体验,教师在教学中将视频图片插入课件之中,随后通过电子白板分批呈现,分批呈现的功能可以引导学生从浅入深的学习,保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以构建完善的知识结构,放大镜功能重点标注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让学生认知了解教学过程中的难点,屏幕的批注功能,学生可以将自己对于问题的不同看法进行即时的表达,教师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思路方法和问题进行针对性的讲解。同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和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推行互动教学的模式,在基础知识的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三)情境教学
创新教学设计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利用信息技术创新教学设计和活动,让学生在教学中能够得到多方面的认知学习,教师在教学中,推行情境教学的模式,构建真实的情境教学,让学生在感知学习的过程中,加深对于内容的认知理解,教师利用信息技术将课堂和生活紧密联系,让学生能够得到直观的认知学习,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个人认知经验对数学知识的学习理解。
总之,信息技术和课程的整合,教师需要利用信息技术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和课堂结构,依托课程教学目标,立足于课本教学,通过信息技术构建完善的教学体系,推行教育的信息化,现代化发展,实现对于学生的综合发展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