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社会科学»教育学>>浅谈小学农村班主任工作

浅谈小学农村班主任工作

作 者:孔红妮 (山东省烟台市福山区福新街道福新中心小学 265503)

我从站在讲台的第一天起到现在,一直耕耘在农村小学的田园里,我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村教师,在农村小学已经耕耘了十三个春秋。多年的班主任工作,使我深知要管理好一个班级是一项艰巨而繁重的工作,管理的成败,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健康成长。为此,我认真探索班主任工作经验,总结得失。在这里我谈谈自己任班主任以来的一些看法。
一、要全面的了解学生
要教育好学生,首先要了解学生,学生也是活生生的人,不了解清楚,就不可能有的放矢地开展工作。了解学生就是了解学生的个人情况,如姓名、年龄、性格、家庭等。要了解全体同学的特点和动向。如男女生比例,优中差生分布情况等。还要消除心理偏差,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个学生。现在农村的小学生?家长重视学习的不算多,很多家长只知道孩子穿好吃好,只知道不能“穷孩子”,只知道长大做好自己的接班人,还有留守儿童,很多家长外出打工,一般由不识字的爷爷奶奶带着,由于隔代管理,养成了一些坏习气等,这就学生有的生活不能自理,缺乏自觉性,有的学习马虎、纪律松散,有的只会消费、不会克服困难,这就要求班主任必须从各方面,用多种方法尽可能地了解学生的情况。做到心中有数,管理起来才能对症下药。
二、要尊重学生,关爱学生
“谁爱孩子,孩子就会爱他,只有用爱才能教育孩子。”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而育人应该是班主任的首要天职。如何育人?我认为,首先要尊重学生,这里有两个方面:一是尊重学生本身,尊重他们的身体和生理的健康成长,应允许他们有自己的存在方式。二是尊重他们的人格,能包容学生的方方面面。其次,要关爱学生。要关爱学生的学习与生活,多与其谈心和交流,帮助他们寻找学习的方法和乐趣,鼓励他们对学习充满兴趣,对生活充满信心,对未来学习充满希望。农村的孩子,多数属于“散放型”,家长没有辅导孩子的习惯。而是听之任之,加之其它方面的原因,孩子在学习上表现出较大的差异。班主任不能依据成绩和主观去给他们下结论,要平等对待。如:座位编排不能因为因为成绩的好坏而区分,在对待学生上不能有喜爱冷落之分等。班主任的角色就是一个平衡杠,调节学生的心理,对差生给予一定的关怀,善于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及时给予肯定。
常言道:树怕伤皮,人怕伤心。我们也知道,现在的学生自尊心强、爱面子,最嫉恨老师让他当众出丑。因此,学生犯了错,老师不要挫伤他的自尊心,应该从关心爱护学生出发,在尊重学生的基础上指出其缺点,使之改正。如果老师居高临下,横加指责,就有可能把学生推向教师的对立面。这是与教学规范相悖的,也不能教育好学生。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自尊心是青少年最敏感的角落,是学生前进的潜在力量,是前进的动力,是向上的能源,是高尚纯洁的心理品质。”这句话提醒我们:应该维护学生恰当的自尊心,使其获得“向上的能源”。
三、培养优秀班干部
我们都知道班干部是班级的骨干,是班主任搞好班工作的得力助手,是管理班集体的重要成员之一,要建立坚强的班集体,必须有一批团结在班主任周围的优秀学生干部,培养优秀的班干部,首先要帮助班干部打实两个基础:1、思想基础。抓好班干部的思想教育,要让他们意识到班级好坏同自身工作的关系以及带领全班同学共同进步的重要意义,要让他们明确共同的思想准则,即:班兴我荣、班衰我耻。进行思想教育要抓好时机,一般要在开学初确定班干部后进行一次集体教育,另外,平时还要注意观察班干部的思想动向进行个别教育,思想教育要常抓不懈,以便打实班干部的思想基础。2、学习基础。学习是学生的基本任务,作为班干部,应协助班主任及科任教师搞好学习指导,因此应打实班干部的学习基础,班主任要加强对班干部学习目的的教育,使他们端正学习态度、掌握学习方法、严守学习纪律、培养学习习惯、树立勤奋好学的学习风气,同时,班主任还要加强培养班干部的自学能力和辅导差生的能力,使他们不仅是好学生,而且是好“老师”。
四、营造和谐班风,树立良好学风
良好的班风是班级顺利开展工作、健康发展的前提。一个班集体要想有凝聚力,首先必须加强团结,营造一种健康向上的班级氛围,因此我们提出“班级是我家,建设靠大家”的观念,就是要靠集体里每位同学的悉心经营,同甘共苦,同心同德,增加同学们的集体荣誉感,班级自豪感,形成团结协作,拼搏进取的团队精神,这种精神激励着我们不断向前进,形成了一股强大的班级凝聚力。培养良好的班风学风,不只是班主任一个人的努力就能完成的,而是全体教师集体智慧的结晶,为此,要注意与各科教师的信息沟通,一方面,深入学生之中了解学生对各任课老师的反映情况,对教师教学工作的意见和要求,并把有关信息及时反馈给任课老师,另一方面,班主任更要积极主动向任课老师了解班级的各方面情况,定期召开学生座谈会,召开班干部 会议,引导他们提出一些合理建议,一些存在问题,把班级的动向把准,工作做到有的放矢,以便不断改进,不断进取;加强与各任课老师和的协作,及时了解学情班情,也就为良好班风学风的形成架设了桥梁。
当然,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一个优秀的班集体会有一套完善的班级制度来管理,为此,我们常常组织班委或是召开班会,共同讨论班级建设计划和发展问题,发扬民主精神,调动广大同学的积极性,让大家一起参与到班级的建设当中。我们共同制定了《班级快乐公约》、《班级日常行为规范细则》、《争创先进小队制度》、《小当家制度》等一系列制度,督促同学们学习、做好各项常规工作,为班级顺利前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一学期来,流动红旗常常光顾我们班级。一个班级的班风建设好了,才会有浓厚的学风,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大家在这个学习气氛浓郁的环境中共同进步。与此同时,良好班风学风的形成,必然要有充满活力的激励机制。马卡连柯认为,培养人就是培养他对前途的希望,要鼓励学生全面展其一技之长,欣赏到自己的亮色,人人找到自信和希望,制订班级奖励条例,引起学生的竞争意识,在班级中开展各种竞赛活动,通过一系列活动,使学生有能力、有信心、有勇气去 迎接所面对的一切。
五、做好家访活动并开好家长会
家访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重要途径,是学校、家长、学生联系的纽带。孩子的教育光是由老师是不行的,还需要社会和家长的协助,其中家长的配合尤为重要。由于农村家庭文化层次的特殊化,在家访时应给家长灌输一些现代教育观念,让家长知道从哪些方面去教育孩子,怎么教育孩子,并随时与老师配合、了解学生在家里的生活、学习行为。向家长反映情况时,不能只报忧不报喜,必要时,不要将学生排除在外,家长、学生、教师在一起,可以有效避免学生产生误解,让家长、学生更诚恳地接受教师的建议,设身处地为家长着想,多与家长倾心交流,与家长一起研究教育方法才是上策。家长会上不仅要向家长汇报学生的成绩,更应该提醒家长重视孩子的身心健康,包括孩子品德言行的进步、综合素质的提高等等。所以,会上展示的不仅仅是学生的作业本、考试成绩,还应该有具有典型意义的事例、学校举行的各项活动、孩子们在活动中的表现和收获,让家长们感受到孩子们的成长。
家长会是学校、班级与家长保持密切联系,家长参与学校教育、班级管理的一种必要形式,是老师和家长交流家教经验的好平台。实践告诉我,召开家长会要时间选择要恰当、主题要集中、准备要充分。家长会开得好,会产生巨大的精神力量。家长会可以使家长更明确自己有学校配合、共同教育好子女的职责,更明确家庭教育对学生的重要作用,逐渐成为合格家长。家长会还会使班主任、家长、学生共同受到教育,让彼此的感情更深,心连得更紧。
虽然,农村小学班主任工作的内容是比较复杂而繁重的。但是只要你捧着一颗真诚的“爱心”,在希望的田野上辛勤地耕耘,是完全能够把班主任工作干得非常出色,相信有众多农村教育工作者的努力,我们农村的教育将会是一片艳阳天。